一部人與鳥的傳奇:那一眼遇見,便再沒能忘掉你容顏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便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有時,那一眼,便是朝朝暮暮。正如遊隼第一次出現在觀鳥人貝克的視野,那一眼望見,便成痴愛,終其一生。

遊隼,平常之下貌不驚人。他只有在天空馭風飄蕩,俯衝翱翔時,才能盡顯他極盡舒展的姿態之美;也只有在空中對獵物展開極致完美的獵殺,方顯他的風姿和驍勇。他桀驁、狂野,他是飛鳥世界的王者,是自由的化身,一萬英尺高的遼闊蒼穹任其弛聘翱翔。

一部人與鳥的傳奇:那一眼遇見,便再沒能忘掉你容顏

01

“我們這些拋錨停泊了的俗世之人,永遠想象不出遊隼那雙眼睛裡的自由。” 這正暗合了觀鳥人貝克對自由的渴望。

貝克出生於上世紀20年代,英格蘭南部的埃塞克斯郡。從小患有嚴重的類風溼關節炎,隨著年齡增長,他的關節粘連變形,並伴有長期的關節疼痛,所以二戰時被免除兵役。他一生都沒離開過埃塞克斯郡這片群鳥紛飛的海岸灘塗。

這裡的世界清澈、雋美,但難免會單調,沉悶,加上病痛的折磨,貝克總是鬱鬱寡歡。作為一個零基礎的觀鳥人原本只是當它為消遣。從夜鶯到雀鷹,直到第一次遇見遊隼,便被深深吸引,將自己深陷其中。

一部人與鳥的傳奇:那一眼遇見,便再沒能忘掉你容顏

遊隼,他智勇,冷靜,果決,善於隱蔽偽裝自己,站在枯枝敗葉間儼然就是它們靜默的一份子。他深不可測,像個睿智的偵探對獵物的動向明察秋毫。他平時會隱蔽在某個制高點警覺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動向。

冷靜如他,沉著如他,有時一連幾小時站立在原處,沒有十足的把握絕不輕易先發制人。一旦瞄準機會,便是重拳出擊,動作迅捷而凌厲,一擊命中讓獵物毫無躲藏之力。

他可以捕殺體積比他大兩倍的鳥類,有時就連比他身軀龐大很多的金雕,他也敢於發起攻擊。因為他是俯衝速度最快的鳥,從高空疾速俯衝朝下的力量可以輕易將獵物撞擊而死。他性情狂傲無羈,一旦失手,絕不戀戰,而是灑脫決絕地飛向他處,準備另一場空中較量。

一部人與鳥的傳奇:那一眼遇見,便再沒能忘掉你容顏

他是天空中最狂野,最桀驁不馴的猛禽,對群鳥有著極強的威懾力。只要他的出現,頃刻間,便引來群鳥一陣驚慌失措的尖叫和逃竄。但他並不是每次出現都殺氣騰騰,他身姿輕盈優美,在高空盤旋飄飛、恣意舒展。天地之間,了無拘束,此刻他僅為自由而飛。

但遊隼的生活並不總是這樣任性狂野,了無拘束,那些被他嚇得四處逃命的群鳥也會奮力發起反抗,他也時刻面臨不可預知的危險和挑戰。它們的世界也是一個江湖,鬥智鬥勇,相生相殺。

一部人與鳥的傳奇:那一眼遇見,便再沒能忘掉你容顏

02

敢於向遊隼發起頻頻攻擊的主要是烏鴉。有人說烏鴉是最聰明的鳥,他們的智商高到可怕。在群鳥相安無事的棲息地,最先發現遊隼行跡的往往是烏鴉。他們熱心地給其他鳥兒擔任安全警戒任務,第一時間從喉頭迸出急促的鳴叫,向其他鳥類發出警報。

有時不待鳥群散開,幾隻烏鴉乾脆主動出擊,飛成一道弧線對遊隼進行合力圍攻,同時用尖利的鳥喙啄向遊隼的各側。遊隼以一己之力,同他體積差不多大的烏鴉們在空中展開激烈的搏殺。遊隼一般會奮起迎敵,迎戰的過程中他總能佔取到有利高度,制勝胸有成竹。


一部人與鳥的傳奇:那一眼遇見,便再沒能忘掉你容顏

有時興致頗好,則故意同烏鴉一陣周旋,假裝來個疾速盤旋上升,又突然一個急轉,來迷惑那幾只烏鴉。而烏鴉總是在追逐時衝過了頭,再折返回來,遊隼早已越過他們的上空。眼見烏鴉被自己戲弄一番,便不屑戀戰,而是揮展著修長的羽翼,朝更高遠的蒼穹揚長飛去……

有時椋鳥經常利用數量上的優勢,去制衡遊隼。它們在空中飛成一個包圍圈,將遊隼四面夾擊。遊隼在一群椋鳥形成的旋渦和噪聒中,沉著冷靜地振開雙翅,輕盈而有力地朝下劈砍,一下甩開肩上的椋鳥,撕開一道豁口,殺出重圍。此刻的遊隼像離弦之箭,會陡直向上攀升,悠然飄入萬尺高空,用時竟不到一分鐘。

一部人與鳥的傳奇:那一眼遇見,便再沒能忘掉你容顏

椋鳥活潑,好尋釁,每次同遊隼較量都敗興而歸。於是它們故意惟妙惟肖地模仿遊隼的叫聲,以假亂真來嚇一嚇其他鳥類。有時椋鳥也會模仿其他鳥類的叫聲,自娛自樂一番。

在遊隼面對迎面而來的危險中,他總是能無懼無畏地以一己之力突出重圍,無愧於真正的空中勇士。這個群鳥紛飛的江湖,一點也不比人類簡單。這裡有爭鬥、有廝殺、有謀略,亦有眼前的歡快滿足,更多的是滿懷小心翼翼,彼此都在生存與危險的狹路相逢間遊離。

一部人與鳥的傳奇:那一眼遇見,便再沒能忘掉你容顏

03

遊隼是風一般的存在,想要獲得他的接受認同,貝克以鷹的思維和禮節去逐漸緩和遊隼的野性;又以深切的悲憫和理解去分擔鷹的恐懼。貝克總是穿著同樣的衣服,甚至包裹著臉,小心翼翼地接近著遊隼。

就這樣貝克不斷穿行在埃塞克斯周圍兩百英里的鄉村原野,追逐著遊隼的行跡,其中的枯燥,搜尋,等待,都在遊隼出現的剎那化為喜悅的光芒。

一部人與鳥的傳奇:那一眼遇見,便再沒能忘掉你容顏

一開始遊隼總要同貝克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他總能找到一個最佳觀察角度,將貝克置於自己最好的視角內。他會靜靜地凝視著貝克的眼睛,默默地審視,判別那眼神裡有沒有潛藏著危險。遊隼如此機警,同樣能辨認出貝克眼中的善意。慢慢地,他對貝克放下了一些戒備,能近距離的彼此默默注視,心有共通地待上那麼短暫一刻。

隨著時間的推移,遊隼趁著捕獵的間隙,會追尋貝克的行蹤而來,他會悄然飛到貝克身邊的樹枝上,顯示出一種特別的溫順,彼此的眼神勝過一切言語。聰明如他,他知道貝克在極力呵護成全他,抑或在某個地點耐心等待著貝克。因為貝克能幫他驚飛獵物,便於他在空中展開捕殺。

一部人與鳥的傳奇:那一眼遇見,便再沒能忘掉你容顏

他們慢慢接近對方,彼此信任感增強。在黑夜裡,就在樹枝上,他睡意漸起,卸下防備的他全身羽毛蓬鬆,柔軟得令人想擁他入懷。即便貝克與他近在咫尺,他那麼警覺,竟也可以安然睡去。

貝克常常沉浸在鷹的世界,想象著自己就是一隻鷹。在野外累了就像鷹一樣睡去,每當此時,遊隼會心有靈犀地追尋貝克而來,在他的頭頂----僅幾十碼的距離,點開翅膀輕柔地盤旋,目光熠熠地俯視著貝克。

他對一半是鷹一半是人的貝克充滿了好奇和探索欲。眼裡滿是新奇和困惑。而貝克每次在遊隼對自己饒有興趣的觀察和探究中,靜靜地趴伏在原地,卸下人類的鎧甲,眼中滿是愛惜的柔光。

一部人與鳥的傳奇:那一眼遇見,便再沒能忘掉你容顏

他也分明能感受到貝克的呵護,就算貝克在他面前一點點挪步向前,他也只是靜靜地看著表示默許,不會驚慌地馬上飛離,能讓貝克在咫尺之間感受著他的呼吸、他身上的活力和光芒。

遊隼這種不可觸及的自由靈魂,是貝克讓我們看到遊隼活潑可愛的另一面,宛如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貝克和遊隼都在試著走近對方的世界,似乎又都有點害羞,熱切地向對方伸出手來但又不敢緊扣,心有共通但又固守著一份人與鳥的邊界感,他們心心相惜但又不可觸摸,他們這種聯結溫暖且神秘。

一部人與鳥的傳奇:那一眼遇見,便再沒能忘掉你容顏

遇見遊隼,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貝克眼前,讓貝克的生活活力煥發。這十年的追鷹歷程,貝克著書《遊隼》,憑藉這部極富盛名的作品《遊隼》獲得1967年的達夫·庫珀獎。書中貝克對自己的情感蛻變歷程也做了忠實紀錄,細心品讀可以看出這是一部由觀鳥人成為鳥的故事。

那一眼遇見,便是生命的全部,遊隼成就了貝克,貝克又成就了一部人與鳥的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