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雲邊有個小賣部,貨架堆著歲月和夕陽,背後就是山。老人靠著躺椅假裝睡著,小孩子偷走了一塊糖。淚水幾點鐘落地,飛鳥要去向何方。人們聚和離,雲朵來又往。講故事的人,總有一個故事不願講。時光飛逝,悄悄話變成紙張。 ——張嘉佳《雲邊有個小賣部》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說實話,張嘉佳這個名字是我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才去特意瞭解的,結果出乎我意料,後悔曾經《陪你從全世界路過》火遍大江南北的時候我都沒有去關注背後的作者,因為他的文字正是我喜歡的風格。

而他的人生經歷真的就像他的文字那樣,虛構中帶點真實,順從又帶著些許倔強。他的“初舞臺”來自於他的“睡前故事”。那個時候的他陪伴了無數人度過無數個夜,每天晚上睡覺前,他都會用文字給人講睡前故事。那些故事都並不很長,讀到的人有時會感動得哭,有時會被逗笑,有時會笑著哭,沒法睡覺了。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這些故事的轉發量動輒幾百萬,上千萬,後來集結成冊,編成了一本書《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而裡面的金句也流傳到鋪天蓋地,直到現在都被人瘋狂轉載,其中有一句你一定很熟: “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如這山間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陽光一般的人,溫暖而不炙熱,覆蓋我所有肌膚。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這世界有人的愛情如山間清爽的風,有人的愛情如古城溫暖的陽光。但沒關係,最後是你就好。

這本書當年就賣了幾百萬本,成了年度現象級的暢銷書。裡面的很多故事,被很多導演買走了電影改編權。而張嘉佳也憑藉這本書,登上了年度作家富豪榜。

我想,他之所以會成功,那是因為文字裡邊滲透著的是一種獨屬於他自己的風格。沒有冗長枯燥的片段,節奏非常明快,每個場景的畫面感很強,轉換也乾淨利落。人物的對話非常口語,噼裡啪啦的,也很像電話臺詞。故事裡的有些情節雖然可能有點兒狗血,有些煽情。但狗血裡有熱血,煽情裡有真情。

總的來說,張嘉佳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而他自己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即使這幾年來,紅塵堆裡滾過,在演藝圈裡混過,見識了紙醉金迷,繁華世界,我們都以為他就要止步於此的時候,張嘉佳寫出了這麼一本書,他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文字,還是想講故事,這讓人驚喜。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張嘉佳的這本《雲邊有個小賣部》出版於2018年,很新,卻和之前的作品一樣,激發了多數人的感慨,因為人們總是在翻看的過程中被喚起很多對往事的懷想。

雖然故事最後以純屬虛構結尾,我們卻可以在裡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為那些若影若現的真實感總是無比貼近讀者的世界。

在這個故事裡,我認識了生活在雲邊鎮的少年——劉十三,他和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在成長中無數次得到和失去,懺悔和彷徨。而這些所有,都成為我們心中的夢想和遠方。這篇故事是遺憾的,卻也是溫柔的。

今天我將從情感的角度來解讀劉十三的遺憾和融入故事裡的溫柔

01.遺憾也是生命裡的一道光

“在雲朵盛開的某座山下,風吹過樹林,想起簌簌的聲音,河水清澈見底,呈現出夕陽溫柔又有些哀傷的光澤。在它的旁邊,一位老人和三個吵吵鬧鬧的年輕人活色生香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這篇故事開篇就在講遺憾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首先是故鄉的遺憾,因為這種熟悉又哀傷的歸鄉之情足以打動我們每一個人,全篇的故事就是劉十三從離開家鄉到歸鄉之後的親情和愛情故事,對劉十三來說,雲邊鎮是他打小生活的地方,這裡的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後來因為離開的太久了,大致已經要把這裡遺忘了。而再次回來發現小鎮也早已物是人非,小鎮緩慢的發展著,那些幼時的舊物與人,再次出現在他的世界裡卻發現想做自己女朋友的小女孩程霜,告訴自己她有絕症的程霜、沒有繼續上學開了賭場發家致富的“

社會人”牛大田、唯有外婆王鶯鶯還是以她的拖拉機為座駕,依靠小賣部維持著生計,卻也在最後離他而去。

有朵盛開的雲,緩緩滑過山頂,隨風飄向天邊,我們慢慢明白,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書中的劉十三,和年輕時候的我們一樣,在自己離開老磚舊瓦、綠樹白牆、流淌過自己少年時光的家鄉時,是還不知道留戀為何物的。

那個時候的我們會把所有的美景都抹掉,把親人的好壞都丟掉,把陪伴自己度過無數個年月的玩伴忘掉,把街頭那家最好吃的小館拋諸腦後,把承載自己整個韶光年華的學校吞噬,頭也不回地,信誓旦旦的,遠走高飛。

在大多數人心中,自己的故鄉後來會成為一個點,如同亙古不變的孤島。”這是書裡的一句話,可能年輕的時候的我們是不懂的,只有我們真正經歷了生死別離,才能夠體悟到其中的真意。故鄉,應該是我們每個人記憶裡的最深刻最有遺憾的一個小小的角落吧。

史鐵生在《記憶與印象》中所說:“故鄉,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鄉,並不止於一塊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種遼闊無比的心情,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心情一經喚起,就是你已經回到了故鄉。”

其次是對親情的遺憾,在《雲邊有個小賣部》裡,“雲邊”“小賣部”都和外婆王鶯鶯有關,全篇無處不在的外婆的力量讀來令人印象深刻。

其實,劉十三和王鶯鶯的人物塑造是悲慘的,一個是沒有媽的孩子,一個是沒有女兒的外婆,他們同時思念同一個人,那個人不回來,他們只能彼此依偎取暖。遺憾的是,王鶯鶯去世時,也沒能盼來女兒。而外婆王鶯鶯的溫柔就在於每個細節。

書中的劉十三,在可以離開雲邊小鎮去上大學的時候,也沒想太多的離開了外婆和自己的故鄉。那個時候,他可能也沒想過,自己離開時,不經意看到小時候自己刻在門板上的話(王鶯鶯小氣鬼。),會成為後來字字刻在他心上的句子。因為有些事,從不因為我們年少無知而少一些冷酷和無情。

那個時候,外婆對劉十三說,“你再不回來,我就真的老了。”這是劉十三上大學後,不常回家,外婆對他說的話。這是專屬於外婆的溫柔,那種說不出想念,只能用激將法來表達思念的溫柔。

外婆老了,劉十三是知道的,只是他習慣了,他以為那個一輩子天不怕地不怕的王鶯鶯(外婆)會永遠張牙舞爪的存在在他的生活裡,給他做各種各樣的美食,叼著煙打麻將,執著的開著小賣部,永遠在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在偷偷地愛著他。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外婆說,“闖得出去,回得了家,才是硬邦邦的活法。”

劉十三說,“外婆,你會不會永遠陪著我?”

外婆說,“就算我不在,你也要好好活。”

劉十三說,“外婆長命百歲。”

劉十三像是不知外婆老之將至一樣,過著每一天,而外婆自己是知道的。在外婆得知自己命不久矣的時候,開了一天一夜的拖拉機,把她因失戀而要死要活的孫子接回了家。劉十三回到雲邊鎮,待在外婆身邊,外婆依然活得很酷很瀟灑,依然毫無保留又從不直接表達出任何愛意的照顧劉十三。直到某天,她突然倒下,劉十三才突然發現一切早有定數的事實。

當外婆說,“外婆真想好好活下去,真想永遠陪著你,外婆在,你就有家。”的時候,我的心好像被什麼東西狠狠的刺了一下,這是一種怎樣柔情的愛。

當我讀到劉十三冒著風雪冒著生命危險,上山給去世的外婆掛燈籠,照亮回家的路的時候,我的心在深夜裡顫抖。那個相依為命的又酷又帥氣的人不見了,劉十三變成了沒有家的孤魂野鬼。

生命就是如此的殘忍,我們愛的人總會以不同的方式離去,而我們只能選擇接受這樣的殘忍,唯一留下的就是記憶裡的愛和纏繞一生的遺憾。“人世間的事莫不為此,總以比想象中更快的速度飄然而去。”人可以活近百年,卻也有離開的時日,原本以為會這樣打打鬧鬧下去的祖孫,卻抵不過時間的無情。有花開時堪需折,珍惜,是外婆教給劉十三最重要的一課。

失去外婆後的劉十三,望著雲邊鎮的山間海洋,想到自己沒有外婆了,以後不會再有人舉著掃帚,滿鎮子追他,也沒有人一把掀開被子,拖他吃早飯,沒有人叼著煙,拍他的後腦勺,沒有人擦著汗,在雲邊一家小賣部搬著箱子,等自己的外孫回家。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當他想到這些的時候,即便他心碎成泥,他也只能嘶啞的喊:“王鶯鶯,你不夠意思!王鶯鶯,你小氣鬼!王鶯鶯,你說走就走,你不夠意思!

這樣的遺憾教會了劉十三什麼叫珍惜!因為心空了,可以離開,可以永不回來,只是心中缺少的那一塊,任你如何眼淚橫流,如何傷痛氾濫成災,都不會再被填滿了。

最後是愛情的遺憾,“有些人刻骨銘心,沒幾年會遺忘,有些人不論生死,都陪在身旁。”小說中有一個一直很喜歡劉十三的女孩,叫程霜。一個天生多病多難的女孩,一個醫生說她活不了多久了,她卻為了愛情不管不顧地活了20年。

她簡單、勇敢、直爽、大方,一生中逃出家三次,每一次都選擇無條件地站在劉十三的身邊。或許是因為他們相遇的太早,也許是他們想要的太多,最終他們失去了彼此。

愛我們的人,可能早已在冥冥中出現,只是我們太年輕了,想要看更精彩的世界,愛更辣的女孩,想要不一樣的青春,和夢想自己一定要有一段夠酷的打死不悔的愛情。所以,上大學的劉十三,第一眼愛上了那個叫牡丹的女孩,當這個女孩離開他,去到別人身旁的時候,他在考場裡哭到崩潰,那個時候,他以為牡丹對他而言,是刻骨銘心,永不會忘的人。直到他得知牡丹要結婚了,還在妄想,自己是不是還可以等她,等她離婚了,回到自己身邊。

而程霜卻在他身邊一直默默陪著他,陪他失戀,陪他失落,陪他完成工作目標,陪他生活在美麗的小鎮。遺憾的是,劉十三一開始並沒有發覺,而當他想要珍惜的時候,那個人已經離去了,我記得有一次在雲邊鎮,程霜問劉十三,如果選一個人做女朋友,選她還是牡丹的時候?劉十三突然發現,“牡丹”那個銘心刻骨的名字,他居然好久沒有想起過了。而等到劉十三去找程霜,想要給她過生日的時候,程霜已經去世了。他只剩下了,想念。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在繞了一大圈之後,劉十三才明白自己最愛誰。遺憾就是當程霜媽媽說出:“你就是她生前一直提起的劉十三啊”的時候。那個在自己事業的低谷期,對自己不離不棄,一直相信自己,卻不能陪伴自己到老,我愛你成了不能說出口的默契,但是人人都知道,劉十三愛著程霜。這樣的遺憾教會了劉十三什麼是堅持。

02.融入故事裡的溫柔

“她穿著碎花短袖,白頭髮攏成一個髻,胳膊藏進套袖,馬不停蹄忙東忙西。”

“王鶯鶯操持羊肉是一絕。取山羊後腿肉,切塊,沖洗乾淨,下鍋和水煮開撈出,一邊用冷水衝,一邊用棒了敲打五分鐘……鍋中放油,蔥白、薑片、蒜頭煸香,沖洗完的羊肉加辣椒爆炒。小火,加黃油生抽老抽。換大火。洋蔥切塊同煮十五分鐘,撈出不用,收汁。 汁濃肉嫩,一碗噴香,羶氣全無,只留鮮糯的羊味,包括劉十三在內,全鎮人民毫無抵抗能力。”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堅強剽悍,還很會生活的外婆是溫柔的,外婆的存在像一束光照進了劉十三的生活,而劉十三的存在也讓王瑩瑩多了活下去的理由,這種互相補給的溫柔最致命。

在張嘉佳的敘述裡,王鶯鶯是個厲害的老太太,不光力氣大,脾氣暴還很能幹,一個人經營一家小賣部,會讓孫子到鎮上租《青春的岔路口》,會做許多拿手菜,還會開著拖拉機到處跑,她擁有如此強悍的生命力,像是永遠都不會老。

她開拖拉機進城又回鄉的那段很震撼我,一夜奔襲上百里,只為看看孫子過得好不好,過得好就默默離開,回雲邊鎮安頓好一切,過得不好就帶他回去,讓他知道終歸有個地方護著他。這樣的溫柔是深入人心骨子裡的。

“王鶯鶯,你怎麼才來?”

“不哭不哭,外婆來了。”

她明明難受得緊,心疼又病痛,但還是哆哆嗦嗦地收拾東西,搬不動就搬很多次,再扶著喝醉的孫子躺到拖拉機裡。一路顛簸,他吐幾次,就停幾次,溼毛巾擦臉,又哄又勸。祖孫倆相依為命,磕磕絆絆,吵吵鬧鬧,但都是彼此心中最柔軟的地方,這樣的愛就如同冬夜裡的暖爐,照進人的心裡。

有時候想,是不是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這樣的人。回憶起來,都是綿綿的溫柔。她燒的菜好吃,做的事細緻,講的故事也格外有趣。哪怕偶爾惹她生氣,也不氣惱,末了還會從兜裡掏出一兩塊硬硬的橘子糖給自己。

其次還有劉十三的溫柔,故事裡的劉十三並沒有所謂的主角光環,他努力學習,成績卻普通;認真生活,境遇卻一般;用心去愛,半途卻夭折,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遇到普通的難題。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離開雲邊鎮的劉十三並不快樂,他在城裡過得不好,處處碰壁,時時受挫。偶爾會遇見好心人,比如,那個給他炒飯的阿婆,但更多是令人沮喪的時刻,工作永遠無法轉正,交房租都成問題。

但是他有他的堅持,他並不是想成為多麼了不起的人,只是想在人山人海里,牽喜歡人的手,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這也是一種溫柔,對未來美好生活嚮往的溫柔。

王鶯鶯去世後,他想念王鶯鶯到極致,因為在他的世界裡,王鶯鶯是不會老,不會死的,她那麼生機勃勃,時不時就跟他打得煙塵滾滾,他夢想著外婆會長命百歲,會親眼看著他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最後到大城市享福。

最後,他明白了,雲邊鎮就是他在現實受挫後的溫柔港,給他時間恢復,讓他看得到生活中還有可以為了愛燒掉一切的那把火,他還要為了弟弟將來而忍耐,還有需要守護的姐姐以及那個為了他三次出現又三次離開的程霜。這些人都像是從山腳亮到山頂的那一盞盞燈,讓曾經失望、灰心的他找到回家的路。

此時此刻,劉十三的溫柔變成了真實的生活感受,那就是堅持。他告訴了我們,生命是有光的,這個光可能是親人,可能是愛人,也可能是某個相遇又離開的人,但他們存在過,愛過,給予過,也讓我們願意變成另一道照亮別人的光。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面對愛情時候的溫柔也是溫暖的,劉十三明知道自己做了傻瓜一樣的備胎,可他卻不因自己是備胎而退讓,他認死理,他不認輸。此時,這樣有韌性的劉十三是可愛的。尤其是他在與“情敵”單挑時,形象瞬間高大起來,自帶光環。這樣溫柔中帶著善良的劉十三著實溫暖到了我。

最後是那個身染惡疾的小姑娘程霜的溫柔,她彷彿在劉十三的世界裡一閃而過,卻最終植入到了劉十三的全部生命裡。故事裡的程霜從小就喜歡劉十三,而木訥的劉十三的初戀卻是大學裡的牡丹,等到劉十三醒悟的時候,程霜的病卻讓她過早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即使到生命的盡頭,她對劉十三最後的要求也僅是:我愛你,你要記得我。程霜的溫柔無疑是讓人心疼的。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除此之外,故事裡邊還有其他人物的溫柔,比如牛大田遇到秦小貞之後,可以一把火燒掉自己的棋牌室,生生為自己燒出一條愛情路,重新拿起高考教材,準備高考,還有瘋子王勇衝進銀行,砍傷了秦小貞,臉上縫了二十六針之後毀容,牛大田也沒有絲毫的嫌棄,一個平庸上進,一個甘苦同心,這也是一種別樣的溫柔。

這本書的結局無疑是悲慘的,外婆走的時候,劉十三坐在院子裡把自己坐成了雪人,那會身邊還有個程霜陪他,他身上的脆弱、可憐、委屈都顯示得明明白白。當最後程霜也走的時候,劉十三又只有他自己一個人了,手裡拿著畫,畫上寫著“我愛你”。

最終,所有的人物走的走,離開的離開,故事也到此劇終,我們沒辦法再看到劉十三吊兒郎當或者傷心欲絕的樣子了,因為肯認真去看的兩個人,都不在了。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突然想起一句話“誰不是一邊悲傷一邊被溫暖,因為生活終究會有光。”此時此刻的你,是否也有思念的人,或者那個人就在身邊?珍惜每一段溫情,即使已經成為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