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隨筆」--貓

「時間隨筆」--貓

一直以來都想為貓寫點東西,但對我來說,關於貓靈魂深處的記憶不甚美好,所以遲遲不願動筆。今春鄉下婆婆家的貓生下三隻小貓,沒多久小貓就被村人抱走。大貓白天病怏怏臥在沙發上,不吃食,微閉著雙眼,偶爾睜開看看忙進忙出的人們,馬上就又閉上。到了晚上,骨肉分離的疼讓大貓徹夜哀號,屋裡屋外一聲接一聲地喚著,聲音撞到門窗、灶臺、柴草上返回來,一下一下割裂著黑夜,異常悽苦,聲聲錐心。當時也正值婆婆故去,枯夜守靈,長明燈恍惚閃爍。婆婆的靈魂或許正站在門前的樹上注視著她難捨的家和親人。更或許婆婆的靈魂依附在那隻貓身上,悽苦的叫聲裡有婆婆無限牽掛和沒有來得及說出的叮囑。連續三天,每到夜晚十二點後,屋裡屋外都回蕩著大貓的叫聲,直達夜的深處。婆婆入葬後,大貓也逐漸安靜下來。直到前些日子又生4只小貓,它們總是圍著大貓蹭來蹭去,格外親暱。可能從小就對生活存有敬畏,更加堅信貓能通靈,它們和我們一樣擁有著自己的精神世界。

「時間隨筆」--貓

最近工作一直忙碌,同辦公室的兩個小美女都沒空交流,下午快下班時才湊到一起聊起她倆的貓,一隻虎斑,一隻藍短。兩人從如何餵食,說到各自貓的形態重量,再聊養貓趣事,似乎有聊不盡的話題。貓已成為她們自己的家庭成員,彼此陪伴,彼此守候;貓也成了她們之間工作之餘放鬆和交流的媒介,共敘友誼,分享快樂。想想她們這代人,家庭成員少,情感缺失多,她們需要更多的溫暖和情感補償。喵星人的靈性和智慧、華美的外形、嬌柔的體態都讓它更容易進入我們的生活,讓人憐愛,成為夥伴。我身邊的同學、發小、文友都不乏鏟屎官,並樂此不疲。

「時間隨筆」--貓

我應該算是邊緣愛貓人士。五六歲時鄰居送我一隻貓,非常喜歡,興高采烈抱回家,放到了床上逗玩。不想床主人卻十分厭惡,抓起小貓直接甩了出去。小貓的叫聲痛徹心肺,更把我嚇哭,不知所措,還因此引發了一場家庭戰爭,戰火蔓延很久,至今在我心裡留有陰影。成年後對童年的經歷頗多感慨,也明白了童年的生活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多麼大的影響,對性格的形成起著多麼大的作用,以致現在的我每每回憶此事,都似乎能聽到小貓淒厲的叫聲,心有餘悸。

後來又養過一隻白色波斯貓,長長的毛光亮順暢,叫聲溫柔,形態優雅,舉止高貴。這隻貓很粘人,尤其在我看書看報時,它非常不安分,用爪子去扒拉書或報紙,直到我放下書報去陪它玩。那時因為經常長時間不在家,怕照顧不好它,更怕它寂寞委屈,後來就送給了一個愛貓懂貓的朋友。

最近試探著想再養一隻貓,下了半天決心終究還是沒有勇氣。總覺自己不管是心理還是物質都準備不夠,養貓也會對不起它。養一貓陪你老,從無到有雖歡喜,從有到無卻悲傷。既然受不了分離,還是不養的好。

「時間隨筆」--貓

貓眼中的世界是不是顛倒眾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