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和州】《和州志》中的元明時代

《和州志》原創資訊發佈後,引起了大家極大的關注。這幾天,粉絲人數不斷增加,可見家鄉的歷史,還是能引起大家的關注興趣。解讀《和州志》是一個原創文章系列,我將和縣的歷史變革分為先秦—晉代,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四個時期,同時通過文言文與白話文兩個版本的對比,讓家鄉人對和縣的歷史多一份瞭解。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元明時期的和州,這也是本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後續我將與大家分享《和州志》中的其他精彩內容。

文言文版


【方誌和州】《和州志》中的元明時代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以和州隸淮西總管府,置和州鎮守萬戶府,以歷陽縣為倚郭;十四年,隸廬州路總管府,置和州安撫司,領縣如故;十五年,升和州路,置錄事司,領三縣;二十八年,降和州隸屬廬州路。明太祖洪武元年,降歷陽縣,屬南京廬州府;升和州,仍屬廬州府;七年,改屬鳳陽府;十一年,以南京為京師,和州屬鳳陽府如故;十三年,升直隸和州,領含山一縣。成祖永樂元年,以京師為南京,和州直隸如故。

白話文版


【方誌和州】《和州志》中的元明時代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將和州隸屬於淮西總管府,設置和州鎮守萬戶府,以歷陽縣為治所所在;至元十四年(1277年),隸屬廬州路總管府,設置和州安撫司,下轄縣依舊如故;至元十五年(1278年),將和州升為和州路,設置錄事司,管轄三個縣;二十八年(1291年),撤銷和州路設置,隸屬廬州路。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降為歷陽縣,歸屬南京廬州府,當年,又將歷陽縣升為和州,仍屬廬州府管轄;洪武七年(1375年),改屬為鳳陽府;洪武十一年(1379年),明朝以南京為京師,和州仍舊歸屬鳳陽府;洪武十三年(1381年),升為直隸和州,領有含山縣。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以南京為京師,和州依然直接隸屬京師。

【方誌和州】《和州志》中的元明時代

文章名詞講解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 1276年,元軍攻佔臨安(今杭州),俘5歲的南宋皇帝恭宗。二月初五,臨安城裡舉行和平受降儀式,趙隰正式退位,南宋滅亡。同年,江北之地也納入元朝管轄,和縣也在這一年歸元朝管轄。

淮西總管府:元代初年,地方省級機構,管轄範圍包括安徽北部、安徽中部、安徽東部及江蘇部分地區。

和州鎮守萬戶府:元代分設於中樞及各路,置官萬戶,開府治事,統屬下千戶。諸路萬戶府各設達魯花赤一員,萬戶一員。和州鎮守萬戶府,類似於現在的和州軍分區。

和州安撫司:安撫司,元朝地方機構安撫司之職官。位安撫使之下,協安撫使掌司事。和州安撫司,類似現在和州警備區,協助安撫使管理和州的軍務治安。

和州路:路,始於宋代。宋代的路相當於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當於明清的府。和州路類似於現在的和州市,地市級。

廬州府:廬州府治在今天安徽省合肥市,轄區大致相當於今日安徽省的合肥市、六安市部分地區。

直隸和州:明朝初年,直屬京師南京的地區為直隸,洪武初年建都應天府(今南京),以應天府、蘇州府、鳳陽府等14個府級單位為直隸。直隸和州類似於現在的北京直轄市和州市,屬於首都圈的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