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半途而廢的負罪感,我們將何去何從?

面對半途而廢的負罪感,我們將何去何從?

今天出去散步,突覺堤上楊柳又添新芽,又是一年陽春三月,猛回頭,發現去年一年努力堅持養成的幾個微習慣因為一個節假日而逐漸停滯。

意志力的考驗是不是必須要日復一日,日事日盡?我曾經一度這樣捫心自問,甚至因為這樣的停滯而焦慮和恐慌,最終在自責和負罪感之中逐漸放棄了曾經的目標。

直到最近看到一個故事,對我解決這個顧慮和恐慌有了極大的啟發,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人養了一條魚,視作至愛,有一天他餵魚的時候一不小心放的飼料太多,把魚給撐死了。此人非常傷心,決定給他的魚舉行隆重的葬禮——火葬。


時間選在午時三刻,現場選在一片鮮花叢中。葬禮時間一到,他點燃了火,含淚炙烤那條撐死的魚。


烤著烤著,絲絲的香氣飄進他的鼻孔,午飯沒吃的他,頓覺腹中飢腸轆轆,就這樣,他找來了孜然和辣椒,順便帶來了昨晚上喝剩的白酒……就這樣,這條魚成了他的腹中餐。


吃完後,他還不忘悼念一句:生的光榮,死的偉大!

故事的最後寫了這麼一句話:很多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時候並不會按照你既定的步驟和方向去進行,所以,只能在發展的過程中去解決問題,結果圓滿即可!

面對半途而廢的負罪感,我們將何去何從?

看完這個故事,我豁然開朗,有時候,目標確定,儘管半途停滯,但也不阻礙你前進的道路,你依然可以朝著你的目標努力,不是嗎?

我們不僅要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

我們在養成一些好習慣時,總會遇見一些意外情況,比如:當你正在堅持每天看書時,正好這時工作上又有許多需要你處理的事情,你無法每天都堅持下去,那麼你也不要著急,等忙完了這幾天再繼續閱讀。

有些事也並不是每天都要你堅持做,只是需要你能把這件事一直做下去,最終達到你的目標,這就夠了。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有一個習慣稱之為“以終為始”,說的是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眼下的當務之急是什麼,想清楚這個問題後確定好目標,牢記自己的目標並付諸於行動。


以終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寫一份個人使命宣言,即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成就怎樣的事業。

面對半途而廢的負罪感,我們將何去何從?


當你有了這份個人使命宣言,就不需受制於外界環境以及情緒的干擾。當然,前提是你要時刻謹記,不僅僅讓其停留在紙上。


這份個人使命宣言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有所改變,我們可以不斷的更新;它也可以是一個時間段的,比如:你這段時間可能要把重心放在學習上,那麼你就要確定好什麼時候完成這件事,然後把任務分配到每天,甚至每一小時。

目標確定,改變和堅持從來都是反人性的,即使痛苦,也要信仰。

面對半途而廢的負罪感,我們將何去何從?


有了這份個人使命宣言,它能夠很好的指導我們前行,能夠讓你高效的利用時間,精力,才能。只要我們心中有永恆不變的真理,就能屹立於動盪的環境中。

當然,要成為高效的自我管理者,還需要兩件法寶:“積極主動”與“要事第一”。

積極主動不言而喻,就是你要主動去做一些自己認為正確的事,並非被動。它是由內而外的改變個人行為,讓自己變得更充實,然後再去施加影響,改變外界環境。

要事第一指的是先做最重要的事,其實自我管理的實質就是自律,是對計劃的實施。重要之事不可受芝麻綠豆小事牽絆,保持專注,有時候也要勇於說不。

有時候我們缺乏主動性,事事要人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拖延,辦事效率低下,這時我們就要以個人使命宣言作為指引,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要營造有利的外在環境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同時在面對外界干擾時要時刻提醒自己要把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別讓瑣事牽著鼻子走,做事保持專注,提高效率。

面對半途而廢的負罪感,我們將何去何從?


積極主動,要事第一,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方可四兩撥千斤,事半功倍。

古人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自我管理有時候很簡單,當我們確立了目標(這個目標是方方面面的:諸如生活、事業、家庭、學習,等等),就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安排好進度,根據突發狀況也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做到要事第一,不可因小失大。

實幹興邦,空談誤國,關鍵在於落實。

最後說一句,你我共勉:一定要行動,行動,行動,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