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錢,我們能給富二代什麼?

除了錢,我們能給富二代什麼?

△北京沙龍

「我們下一代的幸福要靠這一代怎麼做,如果企業家只是拼命賺錢,下一代一定不會想接,我花錢過日子就好,為何還要辛苦?上一輩為了生存,努力先賺錢,現在孩子沒有生存問題,如果沒有信念傳給他,就完全沒有經營企業的動力了。

所以我們這一輩企業家肯定要有信念,明白我為什麼要做企業?要給下一代經營企業的價值觀。」

2019年7月6日下午,何日生教授在中外管理商學院的用心籌辦下,於北京國際財經中心人瑞集團會議室,進行七月上旬最後一場善經濟主題沙龍。這是繼7月2日、7月5日深圳與球愛慈善基金會合辦、香港兩場善經濟沙龍之後,接連的又一場「善經濟」、「善企業」理念價值的推廣活動。

01共善才是至善

何教授提及,中國享受四十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一代人真的很幸福,一定要用善來延續,用文化的力量來擴大、永續這美好的成果。任何強大的經濟體,背後的文化、文明、哲學很重要,沒有這些的支持,經濟發展很難走得長遠。

除了錢,我們能給富二代什麼?

△北京沙龍

做為善學理念的倡議者,何教授提出:善就是利他,善經濟就是以善的動機、善的方法、達到善的結果。因為幸福不是純粹為金錢的累積。賺錢不是目的,幸福才是真正必須追求的至善(Summon Bonum),幸福是一種能與所有的人、事、物建立愛的關係、持守道德、參與公共事務、所獲得的一種心靈快樂和滿足。

所以善經濟是一種堅持「利他更能利己」的理念,是為了達到共享、共容、和合、共榮之美好社會的企業經營價值。而且善要一群人一起做,要共善不要獨善。

02善文化是做出來的

何教授認為,企業家不是隻有做慈善才是善,經營企業也可以是善,不管從事任何一種領域的事業,只要能以利他的精神,創造員工與社會的福祉、創造環境的永續,利益萬物、利益萬民,都可稱之為善。

除了錢,我們能給富二代什麼?

△深圳沙龍

他相信,只要我們對善經濟的理念展現出信任,敢對一般人云亦云的觀念說不,不願人家這樣過日子,自己也就這樣過日子,善的力量就出來了,文化自信就湧現了!

因為文化就是被堅信的人做出來的,而且對的事情,將會有愈來愈多人往這邊靠近。

03善的啟發與回饋

活動前晚北京暴雨,飛機延班,何教授徹夜未眠,加上連日來席不暇暖、四處奔波,疲憊的身軀並未稍息,靠著利眾的堅韌意志力,使得沙龍不減精彩的呈現,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接連深圳、香港、北京三場針對企業家和公益團體的分享,何教授讓與會者深受激勵與啟發,紛紛表達他們對善經濟的喜悅和心聲:

除了錢,我們能給富二代什麼?

△深圳沙龍

今天的講座給我很大的觸動,我覺得這是一場新的革命,靠信念把善的能量匯聚起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面對名利、挑戰時,還是要選擇信念。

——北京,慄坤

慈悲、福德,如何與企業經營結合,這方面的研究、實證,何先生是第一人吧!也是最有資格講的!何先生的研究為當前絕大部分的企業經營者解決了:有錢怎麼花,企業如何才能持續發展的困惑!我覺得太有意義了!

——香港 ,蘇亦君

除了錢,我們能給富二代什麼?

△深圳沙龍

聽完何老師的“善經濟”,瞭解到,消滅惡不能通過打擊惡,應該是擴大善;消除貧不能通過打擊富,應該是擴大愛。這對當前扶貧工作有重要意義。

——深圳 球愛慈善監事長,劉國樑

冥冥中和何教授緣分頗深。幾年前,我和太太參加了“慈濟全球實業家營”,在那裡聽到了何教授分享證嚴上人的信念,我們被深深的打動。

後來,我們瞭解並加入了球愛慈善。很多慈善家都不敢觸碰脊柱側彎這個領域,而球愛人正是秉承著「難行能行」的信念一路堅持下來。我們被球愛這種「做善事不能少我一人,再難也要堅持」的精神打動。

通過這次何教授的「以善致富,贏在心靈力」課程,更是醍醐灌頂,我們夫妻願意一起把慈善這件事認真做下去。我們一直在不斷的思考,如何結合善的力量、善的管理,將公司做得更好,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現在我們更加清楚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深圳 球愛同行基金會理事,郭致誠

除了錢,我們能給富二代什麼?

△深圳沙龍

善經濟主題沙龍讓我受益匪淺,收穫良多。雖然我是一名剛剛在英國讀完本科的畢業生,今年即將去倫敦帝國理工商學院進修碩士課程,但是參加這個活動對我影響太大了!

除了對善學和企業管理有了深刻的瞭解,也對我的學習和職業的規劃有極大的幫助。我非常慶幸和感謝在即將要走入社會的時候,可以明白未來要向哪個方向努力,這是人生寶貴的財富!

——深圳 球愛慈善志工,黃苡晴

感恩何老師贈送大家《一念間》這本書,我希望與大家分享書中的幾句善知識:

「積愛成福」

「事實上,除非我們同意,否則沒有任何人或任何事情能讓我們受傷,不管它是人事的糾葛或生命中突然襲來的無常。」

「受傷的終點是愛他人。」

——深圳 球愛慈善日行一善會員,楊亦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