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幾個渠道可以深度觀察到網絡輿情

網絡輿情的發現,最關鍵的就是要發現“民眾最關心的是什麼,討論的是什麼,滿意的是什麼,不滿意的是什麼

”,要做到及時發現輿情,就要做好輿情的分析,主要的輿情發現渠道有以下幾個:

今度達人 | 從哪幾個渠道可以深度觀察到網絡輿情

一是相關的政策、措施、機構改革等信息出臺引發的輿情。例如國家監察委的設立這類輿情的關注,主要以人民日報、新華社和央視新聞三大央媒的報道為主要發現渠道。

二是與社會民生、人民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法規引發的關注。例如科教文衛機構、工商、稅收、婦女、政法等方面的新政策。這類信息的發現渠道主要以專門性的媒體,例如中國婦女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長安網等所屬行業主要媒體為渠道。

三是對國內重大熱點新聞事件的跟蹤報道、熱點評論等。這類主要以各大媒體為主,例如澎湃新聞、新京報、財新網等媒體,這一類也是接觸最多的輿情獲取形式。

四是社交媒體第一手的信息發佈。具有高度互動性及活躍性的社交媒體已經成為輿情的集散地,從輿情第一現場放出的信息,其中蘊含著苗頭性、傾向性的輿論通過快速傳播往往會引發社會關注。此類主要以“兩微一抖”為主。此外,豆瓣、虎撲、知乎等專業性社交論壇也日漸成為主要的輿論策源地。

五是社會思潮理論動態輿情。這類輿情的接觸相對較少,存在極強的壁壘性,主要通過學術性的網站,媒體、期刊等引發關注。

六是境外輿情的倒灌波及境內。隨著中國和國際社會的聯繫越來越緊密,越來越多的境外輿情也開始影響我國境內輿論場的穩定。這類輿情比如金特會、臺灣選舉、美國選舉等等,主要通過紐約時報、BBC等媒體,推特、Facebook等社交平臺來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