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網絡中的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

  庚子之初,新冠疫情蔓延中華大地。自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號召以來,老師們紛紛投入這場特殊的“抗疫”,堅守了自己的崗位。自2月10號起,線上教學轟轟烈烈開展已經近兩個月,如此大規模的線上教學,可謂是史無前例。教師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利用各種教學軟件,把線上教學做到了極致。在特殊時期採用這種“雲課堂”的形式,較好地解決了不能開學的問題,稱得上因時制宜,與時俱進。

  

  疫情隔空不隔愛,對於班主任來說,雖然不能和孩子們面對面,但是,班級的管理工作也不能停滯不前,對於學生的思想教育也不能鬆懈。線上教學期間,我對我的班主任工作也在不停思考,不斷總結,勇於創新,敢於實踐。

  

  一、樹立信心,共戰疫情

  

  由於疫情的影響,臨近正月十六開學,人心慌慌。我一面做好教學的準備工作,一面給學生做好心理輔導:新冠疫情不可怕,只要我們掌握科學的預防方法,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重新回到校園。線上學習初期,由於孩子們不適應這種新的學習方式,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出現了很多問題,如:有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不會很長時間,抱著不夠積極的態度;還有的人認為,開學了學校講的知識還會重新再講一遍;有的學生因為網絡和軟件應用的問題,特別沮喪......

  

  針對這些問題,我積極尋找解決之道,用微信開班會的形式,和孩子們共同商量對策。我教給他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讓他們自己也出出主意,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疫情和解決自己問題的信心,讓他們在疫情期間居家學習也能安安心心。這樣做不僅解決了學生心理和現實學習的問題,還增強了師生的凝聚力,我的班主任工作又向家庭延伸了一步。

  

  二、思想建設,常抓不懈

  

  育人先育心。特殊時期,鮮活的思想教育事例很多很多,何不利用起來給學生做好教育工作。我在線上開主題班會,給他們講防控疫情中最美“逆行者”和“擔當者”的故事,許多白衣戰士、白衣天使冒著感染病毒的風險,奔赴疫區,抗擊在一線;許多警察、工作人員、村幹部忍受寒冷,頂著風雨,守護一方平安;許多企業家紛紛捐款,有的甚至把外國的口罩廠買下來,為祖國人民送來口罩;居家隔離的人們,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十元、百元、千元捐款購置醫療物資。這種“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相助”的寶貴精神需要孩子們不斷地傳承與發揚。

  

  三、抓住契機,用心教育

  

  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事情發生,每一天也都有新的教育內容,班主任要善於抓住教育契機,用心引導,做好教育。我利用每週一的線上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樹立遠大理想等教育,每週一早上8點要求學生準時收看升旗視頻,讓學生拍下自己在家裡觀看升旗的照片、視頻,在班級群裡曬一曬,記錄自己特殊的成長經歷。2月24日,“致敬逆行者,立下凌雲志,當好接班人”;2月27日,“我是志願者,向祖國報到”;3月5日“致敬,先鋒,讓雷鋒精神在現新時代閃光”;3月15日“致敬,強國一代”;3月23日“致敬,大國擔當”;3月30日“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一期期線上升旗儀式,給學生心靈埋下熱愛祖國、有責任心、勇於擔當的種子。我還利用班級小講堂對學生進行新冠病毒的知識普及和預防教育;利用微班會讓學生用各種形式展示教育成果,對學生思想做以很好的引導。

  

  四、潛移默化,引領成長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做樣子。線上教學,學生的行為習慣,怎麼糾正?我思來想去,覺得老師潛移默化的引領,最為有效。於是,我就經常在班級群裡曬一曬我的居家抗疫生活照片:有時是我讀的《自己培養自己》《致教師》等書;有時是我備課,做課件的情景;有時是我網絡研修的課......我會衣著整齊,出現在鏡頭前;我會作息規律,早上8點準時提醒學生健康打卡,和他們一起發朗讀課文語音,引領他們進入學習氛圍;要求他們升旗儀式穿校服,戴紅領巾;要求他們坐姿端正在書桌前上課,不得在床上學習。我曬我的生活,引起了學生極大地好奇心,他們都在關注我幹了什麼,我也會輕描淡寫,不露痕跡的說:“看,老師和你們一樣也在學習!”“瞧,老師也有作業!”會在群裡提醒“美好的一天,從朗讀開始”......這樣做,不僅拉近了師生關係,而且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真可謂“親其師,信其道。”我說的話,學生就像得到聖旨一樣,照辦。

  

  五、線上活動,豐富多彩

  

  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的自覺按照課表上課,堂堂不落;有的不能按時起床,學習得不到保障;有的自學能力很強;有的則根本“斷不了奶”!針對這種情況,我適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線上班級“比學幫超”活動,“朗讀比賽”、“曬一曬我的生活”、“我來幫幫你”等,激勵學生比一比,誰讀課文讀的好,誰作業寫得認真;學一學別人的長處;學習有問題,互相幫一幫;同學做的好的地方,我要超過他。豐富多彩的班級線上活動,活躍了班級氛圍,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互動,雖然不能見面,心與心卻貼得更近了,班級凝聚了增強了。

  

  六、家校互動,充分助力

  

  一場特殊的疫情戰役,讓孩子真正把家庭當做了課堂,把父母當做了老師。讓平時“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的家長們都暗暗直呼“我們太難了!”“什麼時候開學呀?”家長畢竟不是老師,在對孩子的輔導方法上還是有欠缺,教師不要把所有任務甩給家長。為了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讓家長積極參與孩子學習,我覺得對家長要求不要過高,我會做好家長思想工作,和家長們及時溝通,教給家長育子方法。還會在班級群裡發一些勵志的話,引發家長和學生思考,激勵學生鬥志。如:“人生就像一本書,封面是父母給的,是自己寫的,厚度由自己決定,精彩程度,自己創造!”這樣做既能調動家長積極性,也能強化學生責任意識。我還建議親子共讀,孩子學習,父母讀書,做好榜樣;建議家長參與孩子教育,比如,親子共演課本劇等。

  

  七、勞逸結合,最為重要

  

  按照學校線上教學課表,學生上完課,我會提醒他們活動活動休息一下,防止疲勞,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我還會在群裡分享一些歌詞好,適合學生聽的音樂或者古詩詞新唱歌曲,讓孩子疫情期間的生活也豐富多彩。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日歌》《lititgo》等。這段時間我指導學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通過增大休息間隔、做眼保健操、強化體育鍛煉等方式,保護學生視力,增強學生體魄,保障學生身心健康。

  

  疫情無情人有情,師生同心戰疫情。網絡下的班主任工作,給我了一個新的挑戰,我用愛心和責任心,陪伴學生度過一個特殊時期,用耐心和創新踐行著班主任的特殊使命。

  


商洛:網絡中的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


  

  作者簡介:朱明,陝西省商洛市小學骨幹教師,長期從事語文教學及班主任工作,曾獲“中華作文教學狀元”、“全國基礎教學明星”、“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多篇論文和教學設計,在各級評選獲獎或發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