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價為什麼這麼高?


深圳房價為什麼這麼高?


去年,有一個帖子讓深圳買房群體又火了一把。

深圳房價為什麼這麼高?


30出頭,名下有三套房,卻整夜睡不著覺,一個深圳男青年的帖子引起了很多深圳人的共鳴,也讓“深圳人買房”這件事更加“歪名”化。

這是什麼魔幻的世界,有房了還焦慮不已,去年深圳的房價一枝獨秀,拋棄北上廣,蹭蹭蹭地往上漲,而且漲幅驚人。

手握多套房的早就笑開了花,沒有房的才應該焦慮不已,哭暈在廁所。

只是這世界,從來都是隻見有房的人焦慮,不見沒房的人哭暈。

所以全民聊房,全面炒房的深圳,讓外界產生了一個錯覺,深圳至少人手一套房,來了就是擁有深圳房子的人。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深圳有多少人?

我查了一下最新發布的《2019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深圳新增了41.22萬人,居全省之首。

如今深圳已有1343.88萬常住人口。而2001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僅僅是468.76萬人,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增加了900多萬人。

截止到2019年末,僅有22%的人群在深圳買了房。


01

買房量遠遠低於人口增長量


看完上面的結論,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在這吹水?

深圳每年買房的人這麼多,怎麼可能只有22%新來的深圳人買了房?

別急,我們先來算個帳,把這個題目計算得清清楚楚,你就明白我為什麼這麼說了。

深圳房價為什麼這麼高?

圖源:南方經濟智庫

深圳截至到2019年末,一共有1343.88萬人,而2001年的常住人口是468.76萬人。近20年的時間增加了900多萬人。

再來看看相對應時間的買房量。

從我瞭解到的深圳近20年的買房數據來看,從2001年以來,深圳成交新房住宅是99.73萬套,二手房住宅是成交了131.52萬套。

深圳這近20年一共產生了220多萬的“買房量”。

深圳房價為什麼這麼高?

圖源:灣區買房

將220多萬和900多萬這兩個數字一放在一起,只有22%的深圳流入人口買了房,連3分之一都不到。

深圳一直有句名言響徹中國大地:來了就是深圳人。當然,還有民間加的後半句:如果你能買房的話。

不過,只有22%的深圳新增人口買了房,這句口號似乎顯得有點好笑。

言歸正傳,所以到底是什麼阻止了深圳人買房?

房價高。

這就好像是別人現在問你為什麼不吃豬肉?不是因為豬肉不香,而是因為豬肉貴。

那豬肉為什麼貴呢?

豬的供應少唄。

買房子也是同樣的道理,人多地少房價高。

深圳有多大?

面積1996.58平方公里,相當於1/4個廣州,1/3個上海,1/8個北京。

而從人口密度上來看的話,深圳是6500人/平方公里,上海是3800人/平方公里,廣州是2000人/平方公里,北京是1313人/平方公里。

這也意味著深圳是中國土地最稀缺的城市。

深圳房價為什麼這麼高?

圖源:大咖聊房

面積小所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則是可出讓的土地少,特別是住宅用地。

以最近兩年出讓的土地為例:

2020年,截至到目前為止,深圳一共出讓3塊住宅用地,均用來建設可售型人才住房。

2019年,深圳一共出讓住宅用地14塊,規劃建築面積241萬平方米,平均按照一套住房90平米計算,大概可以建2.27萬套房。

2018年,深圳一共出讓了10塊居住用地,規劃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按照一套90平米計算,大概只能建7100套房。

若忽略今年出讓的用來建設人才住房的宅地來說,2018和2019年,這兩年深圳的商品房供應預估在2.98萬套左右,也就是差不多在3萬套。

按照3個人為一個家庭,每年深圳新增新房大概能住進9萬人。

而深圳人口的增速是在每年40萬人,最終得出的結果依然是隻有22%的深圳新流入人口能買到房。

通過這些數字,深圳僧多粥少的局面再一次就被清晰地擺在檯面上了。

那大力開發土地,總行了吧?

你還真以為大力能出奇跡嗎?

在土地面前,沒人能裝作是大佬。深圳的土地,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超負荷運轉了。

按照國際慣例,一座城市土地開發面積超過30%,就達到警戒線了,而深圳到2016年的時候,城市土地開發強度已經接近50%,遠遠超過30%的警戒線。

另外,同樣是在2016年,王石在一場論壇上談到,深圳剩餘開發的土地面積已不足20km²,土地資源非常緊缺,每年新增用地面積不足2km²。全深圳總面積只有1997km²,也就是深圳能開發的土地僅有1%!

供給端解決不了問題,那就得按照市場的規則來解決,用房價來講話。

深圳房價為什麼這麼高?

圖源:灣區置業

從2015-2016年深圳房價大漲以來,之後的這幾年稍微平穩了一些,但仍然圍繞著一個字:漲。

2017年大幅上漲;2018年漲幅放緩;2019年穩中上漲。

而這價格的上漲,自然而然地把一些暫時沒有能力買得起房的人拋棄了。

優勝劣汰,是這個世界的真理,嗎?


02

深圳未來的需求和供給


高房價,隨之帶來的問題是,人才留不住。

深圳會嗎?

先講一個故事。

2018年,一名華為員工在企業內部分享了自己10年內在深圳購入6套房產的經歷。

但是,以目前深圳的房價來講,新入職的年輕員工,要想在深圳買房,別說10年6套了,6年一套還得問家裡拿錢了。


華為員工的工資一直就很高,所以10年前以他們的收入買房很輕鬆,一年的工資獎金下來,買一套房都不是問題。可是現在不行了,現在的房價多高啊,現在6年買一套房都不容易。

毫無疑問,深圳的房價,勸退了一部分有才的人。

但是深圳的高薪和發展機會也會吸引相當一部分人。2019年,深圳新增加了41.22萬人。同時,預計未來幾年深圳人口每年會增加40萬左右。

而這也意味著深圳房子的供需矛盾會進一步增大。

深圳人才流失和房子供需矛盾的問題十分嚴峻。而深圳市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2016年的時候,就設立了人才安居集團,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這幾年,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深圳的房地產市場也大放異彩,4年來花了92.46億元買了12宗地。

深圳房價為什麼這麼高?

圖源:房掌櫃


以今年為例,深圳人才安居集團成為深圳首場宅地拍賣的大贏家,斥資34.86億,獨攬寶安、龍華、鹽田3宗地塊。其中,寶安地塊更是靠近尖崗山高端住宅區,彙集了中海九號公館、新世界名鐫等老牌豪宅。

未來,深圳會進一步增加人才房、安居房的供給。

去年10月10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了《深圳市落實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用地供應的暫行規定》。

《暫行規定》的附件中提到,到2035年前深圳將籌集建設各類住房達到170萬套的任務,實現市場商品住房和三類公共住房,套數比例為4:6的供應結構要求。

也就是說,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將達102萬套,商品房僅為68萬套。

看來,深圳市政府是對房地產市場動了真格。只是這真的有用嗎?這缺口能不能補上?還很難說。

我持有懷疑的態度。

這話怎麼講呢?

前兩天,有個畢業沒兩年的小朋友向我吐槽,他去年申請公租房,現在的排位還是在26萬。

深圳房價為什麼這麼高?


看到這個數字,他已經不抱有任何希望了,可能等到他30歲的時候,還沒輪到自己,還不如自己努力賺錢在深圳買房就算了。

可是他說完這話,又嘆了一口氣,並且再次否定了買房這一個選項。

為啥?

還不是因為上文提到的那個政策,未來深圳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將達102萬套,商品房僅為68萬套。

原本是一件好事的,若是站在買商品房的角度一想,就變成了一件壞事。

商品房的供給減少,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而價格上漲也是可以預見的。

而後續的影響在今年的商品房供應已經體現出來了。

我從中原數據研究中心處瞭解到,深圳今年潛在供應新盤瞭解到,只有67個。而深圳有10個區,平均每個區一年才6、7個,差不多兩個月才有一個新盤。

另外,中原2018年的時候,預計2019年潛在供應是112個樓盤。這意味著,2020年深圳新盤供應,同比2019年可能縮減40%。

市場的供應減少,政府主導的增加。

未來怎麼才能在深圳買到房?

這是一個問題,除非你非常非常有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