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把《寒》批的體無完膚,但其反映的卻是現實


就像我們精彩紛呈的世界不過也就是幾十種不同的原子所組成一樣。

《寒》中作者把很多熱詞組合在一起,創作出一篇引起了巨大的共鳴的文章。如裡面的“寒門”、“狀元”、“死亡”等熱門元素,文中還不乏這些噱頭:在投資人面前露乳溝、住租金萬元的一居室、鄰居是被包養的女孩、背Prada包、畢業一年半的同學升到了阿里P7(注:據說相當於年薪百萬)等等。當然裡面還有我們過來人經歷過的一些共鳴,如畢業幾年後再好的同學關係逐漸疏遠。即使面對同學死亡的聚會上話題也會很快轉移,開始裝逼和炫富。

雖然文章後來遭到媒體口誅筆伐,對其人物的真實性存疑,但其中的大部分內容作為巨大的社會現實依然橫亙在我們面前。在可預見的未來十幾年內似乎也很難消失。

雖然把《寒》批的體無完膚,但其反映的卻是現實

"寒門"很難消失,寒門自從人類存在以來就已經存在。當然原始社會大家都窮,大家都食不果腹,衣不遮體。聖人有言不患貧而患不均。有了私有制之後,貧富開始分化,富人開始瞧不起窮人,奢侈品也就成了區別富人和窮人的標誌,文中的名包等奢侈品也就是其最大的功用。

文章中狀元得胃癌而死,這個設定也很合理,具研究發現這是一種貧窮人容易得的癌症,因為為省吃儉用只能吃鹹菜,吃剩菜。當然富貴也有一些富貴人容易得的病,目前為止在沒有全民生活保障的情況下。寒門仍然談不上消失。我們依然不知道如果一個寒門學生得了絕症,這個社會的救助機制是什麼。

"狀元""幾年內也不會消失,因為有高考這樣一種機制,雖然我們很不喜歡他。但這是寒門的不多的上升渠道。

在可預見的幾年內文中幾種現象依然不會消失。

在投資人面前露乳不會消失。因為有求於他。

租金萬元的一居室不會消失。因為通貨膨脹。

被包養女孩不會消失。因為有需求就有市場。

奢侈品不會消失。因為有彰顯身份區別貧富的需求。

裝逼炫富不會消失。因為這其實基因之間的文明一點的競爭,避免了流血衝突,爭奪配偶或者地位。

死亡更不會消失。因為這是這個宇宙的法則。

質疑文章真實性還重要嗎?就像有人質疑《紅樓夢》的真實性有意義嗎,還是奉勸整個社會對其中反映的社會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不要質疑文章真假後,停止了反思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