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昔日瓜果香,如今野草遍山崗

清明日,為祭拜奶奶,我徒步村後那座山崗。

眼前的山崗,從山腳,山腰到山頂,滿目是野草叢生,雜木亂長。荊棘隨處可見,磷石塵土遍地……

台山昔日瓜果香,如今野草遍山崗


山崗,一派荒蕪,一派蒼涼。

這是我家鄉的山崗嗎?這是我們村後的山崗嗎?這是我們生產隊昔日的台山嗎?我是不是走錯了地方?!

我不相信,我怎麼也不相信,曾經村裡的台山,變成眼前這副模樣!

台山昔日瓜果香,如今野草遍山崗


這裡,可曾是我走過千回萬回,看過千遍萬遍的台山啊!

可是,可是今天,我在這裡迷失了方向,我在這裡看不到那熟悉的,一壟一壟的梯田,我在這裡,看不到那一條條被農民們踩踏的光亮的山路,我在這裡,再看不到,尋不著,那怕一絲一毫曾經的壯麗豐彩。

現在,我腳下的山路,陡峭、崎嶇、雜草叢生,亂石遍地。窄窄的坡路上,長滿厚厚的野草,路旁是零亂的,難看的雜木。

台山昔日瓜果香,如今野草遍山崗


當年的山路,雖然也是坡路,但光滑,被一雙雙有力的腳踩踏的光滑,被農民們流下的汗滴浸潤的油亮。

嗟呼!

我舉目,望著這幽幽的山路,望著四處荒涼的山崗,望著一片一片零亂地,黯然地立在曾經生產隊山田裡的,歪歪歪扭扭的桉樹……

台山昔日瓜果香,如今野草遍山崗


我的腦海裡,浮起昔日的山坡上,從早到晚,那成群結對的,那一夥一夥的挑柴人,他們矯健的身軀,快速地行走在山路上。我的耳裡,迴盪起他們上坡下坡那嘭嘭的聲響。

更有那些在臺山地裡耕耘的人們,不是肩挑滿桶的水去澆灌禾苗,就是豐收後擔著一筐一筐收穫的食糧。整個山崗,處處呈現著農家人勤奮的身影。整個山崗,呈現著家鄉山林的錦秀璀璨……


曾經,滿山的梯田裡,不是麥穗金燦,菸葉金黃,就是苞谷地裡的苞谷,一包一包的飽滿。還有那一片片果園,桃紅梨香。

昔日村後的這片山崗上啊!那是瓜果飄香的地方,那是麥浪翻銀波的歡樂海洋,那是菸葉呈金輝的燦燦地方,那是讓村裡人歡樂與驕傲的地方。

七十年代,村裡為了這片山地,在學大寨的嘹亮凱歌中,在生產隊老隊長的帶領下,村裡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齊上陣,挖的挖,刨刨的,甚至用炸藥炸。多少個日日夜夜,流下一滴一滴的汗水。終於,讓這片荒蕪的山坵,化作一壟壟盛產糧食的梯田。

台山昔日瓜果香,如今野草遍山崗


曾記,開墾的村裡人,人們手上的血泡,肩上的老蟄,一茬又一茬,一層又一層。鄰家大爹累的晚上回到家,腰疼得撐在桌上直冒汗。

曾記,山腳下造出的山地裡,那辣椒,綠得瑩玉,紅得似火。收後的紅辣椒,堆在生產隊的公房裡,似紅豔的火焰山。

曾記,半山腰的果園裡,那一棵棵水蜜桃,又紅又豔,又大又圓。隨手摘吃,又解饞又解渴。

亳無疑問,這片山地,是生產隊時代村裡的豐產區。儘管,人們的勞作很不方便,甚至艱難。去施肥,去澆灌,去勞作要走上幾里的山裡。但對農民,只要有收成,一切苦累都不是問題。農民們,會用全部的力量,把生產搞好,把作物細耕。

台山昔日瓜果香,如今野草遍山崗


我們雲南,自古山多地少。壩子裡雖然土肥水豐;但村莊密集,人口眾多。歷史上,村裡人均三分四分地。對一個以農為生的地方,只有壩子裡的田地,根本不能解決人們的吃飯問題。尤其是舊時代,田地貧瘠,耕作粗放,農作物產量低。所以,舊時代村裡的農民,多數人會挨飢受餓。

解放後,在黨的英明政策下,村民的生活有了根本改善。尤其是生產隊時代,以農為主,村民們全力投入到農田改善中,人們有吃有穿有餘糧。生活好了,人口壯大了,土地資源不足。

於是,人們向荒山進軍,開墾山地。令人驚喜的是,開出的山地,雖然沒有壩子裡的田地易耕易作;但產出的糧食,產量與壩區裡的莊稼毫不遜色。

山地多了,耕作面積廣了,村裡物豐糧足,農民們安居樂業。

台山昔日瓜果香,如今野草遍山崗


村裡實行家庭承包之初,家家戶戶都分到幾塊山地。最初,人們還是像當年生產隊一樣,認真地在山地種植。政府有關都門大力扶持。修水池,建水管水渠,改善路面……

可是,後來,後來不知怎麼了,一塊塊,一壟壟善好的山地,東一塊桉樹,西一塊果樹。有的直接就讓野草瘋長,有的成了墳崗……

嗟乎!嘆息!我不忍再看!

願家鄉的山崗,青山綠水。願家鄉的山地,禾苗金燦。

(圖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