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窩頭比金條更寶貴

聽老人講過的故事,有一年發洪水,淹沒了所有的村莊、農田。汪洋澤國中,死裡逃生的莊稼漢張三,揹著僅有的一包袱窩窩頭爬到洪水中的一棵大樹上避難,這時鄰近的另一棵大樹上,土財主李四也帶著自己積攢下的一大包金條爬了上去。

有時候,窩頭比金條更寶貴
有時候,窩頭比金條更寶貴

李四看窮漢張三隻帶著硬梆梆的黑窩頭,而自己卻帶著黃澄澄的金條,便笑話張三窮鬼,說自己的金條比張三的窩頭值錢多了。

有時候,窩頭比金條更寶貴
有時候,窩頭比金條更寶貴

然而,洪水一直沒有消退的意思,李四守著一大包金條卻不能當飯吃,餓急了,便向張三提出用一根金條換他的一個窩頭吃,卻被張三拒絕了,最後,李四餓的實在受不了了,便想用他所有的金條換張三的窩窩頭,張三仍然沒有答應。當洪水退去,窮漢張三靠他的窩頭活了下來,而土財主李四卻守著金條活活餓死了。

有時候,窩頭比金條更寶貴

所以,有時候金銀財寶遠沒有能飽腹的窩窩頭重要。而對於整個國家,因為種地沒有效益,廣大農民被迫背井離鄉到城市打工。如果大家都不去種地了,當危機來臨,房子、車子、金條、股票恐怕都不能讓我們填飽肚子。

有時候,窩頭比金條更寶貴
有時候,窩頭比金條更寶貴

如果種地效益良好,恐怕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遠離父母,全社會都應該關注糧食安全,讓耕地不再荒蕪,讓農村不再是一個個只剩留守老人的"空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