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那些行業值得期待,路在何方


這次疫情對產業經濟的影響存在一個明顯的規律路徑,線下實體遭受打擊,線上虛擬市場出現興旺。促進了電商及互聯網的發展,所以不少催生的產業及機會都與網絡有關係。這次疫情給人的感覺是醫療技術捉襟見肘,醫療服務力不從心。所以這次疫情很可能導致資本加大對生物醫藥及醫療服務產業的投資。尤其是醫療技術方面,今年開始前幾天漲幅靠前的板塊有醫藥商業,醫療器械服務,生物製品,化學制藥,上漲幅度都超過10%。當然不少個股是因為恐慌情緒被爆炒,我們知道這只是短期現象。

2020年那些行業值得期待,路在何方


疫情過後其實可以多關注以下幾類企業,例如病原檢測型技術企業,醫療物資供應鏈企業,醫療自動化和智能化設備生產商,隔離病房服務機器人,消毒機器人等技術企業。不過生物醫藥方面的企業要注意政策門檻,這幾年深圳有不少海歸團隊在生物醫藥方面創業,有些技術不錯,也有不少政府補貼,但遇到政策上的門檻。所以關注這個行業的人要多關注政府的政策,如果政策出現改革,這個行業會有更大的機會。

2020年那些行業值得期待,路在何方


疫情期間網上診療被媒體熱炒,網絡醫療及智能醫療確實是一個趨勢。但是中國的醫療體制掌握了絕大多數的醫療資源及數據,雖然這個行業值得關注,但更要關注醫療體制改革。如今不少人雖然形成了網上購物的習慣,但國內的線下購物仍然活躍,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商業街依舊繁華,人們活躍在菜市場,聚集大量線下流量。可經歷這次病毒疫情後,當人們足不出戶時,就需要依賴互聯網渠道來滿足自己的居家服務。值得注意的就是,在線生鮮無疑成為新的亮點。在線生鮮是這幾年興起的行業,此前有點不溫不火,但疫情激發了這個行業,很多人在手機應用上買菜買生鮮。但是這個行業依舊面臨著幾個問題:1是後端的供應鏈,生鮮供應鏈難度是很大的,這點絕對不容小覷。2是前端用戶習慣的培養,這個行業客戶的教育成本很高,很多大爺大媽不習慣使用手機買菜。這次疫情有助於習慣的培養,但是疫情過後,大多數人會回到實體菜市場,超市買菜。1是考慮價格因素,2是生活習慣。買菜是大爺大媽們鍛鍊身體,朋友交流的一種生活方式。不過這個行業依然會被資本看好,只是他的成長可能會像當年的美團一樣,付出漫長而艱辛的努力。

2020年那些行業值得期待,路在何方


在線教育疫情期間,在線教育受到了熱捧,包括在線教育培訓機構以及系統提供商。比如培訓機構學而思提供了免費課程,供孩子在網上學習。騰訊作為系統提供商提供了雲教學服務,為在線教育提供技術支持。今年開始第一天中文在線,全通教育等近30個在線教育股漲停。這次疫情對這個行業的影響出現在幾個方面,1是更多資本進入在線教育和知識付費。2是強化了人們在線學習及付費的習慣,3是倒逼更多專業人士加入線上培訓。在線教育及培訓的規模會擴大,質量會提升,少兒的在線教育規模也會持續擴大。但是從長期來看,少兒的實體培訓,尤其是輔導培訓,興趣培訓也不會因線上教育而受到衝擊,更可能是線上和線下會有更好的結合。


2020年那些行業值得期待,路在何方


疫情期間遊戲也10分火爆。有數據顯示,疫情期間上升最快的50款手機應用,前三類分別為休閒遊戲類,視頻影音,醫藥相關,分別佔比52%,8%和6%。手遊成為了春節檔期間最大的贏家。例如王者榮耀在大年三十當天的流水為20億元左右,創下歷史上單款娛樂產品單日收入的最高紀錄。但疫情對這個行業的影響是暫時的,不會改變這個行業的正常趨勢,預計遊戲分級制度的出臺才會對這個行業產生較大的影響。疫情期間,徐崢的囧媽在網絡上免費直播,引發電影界的抗議,囧媽突然放棄了院線,改為線上免費收看,開了中國電影業的先河。不過此舉不會改變電影業的規則。在當前的審查機制下,電影發展空間依然有限。


2020年那些行業值得期待,路在何方


春節過後,很多人依然不願意冒險去上班,更願意呆在家裡辦公。而相對於傳統行業工作者,互聯網行業工作者受影響較小,他們依靠電腦就能搞定很多事情。所以2月3日當天,各類在線辦公軟件數據暴增。根據媒體報道,當日本已有所準備的丁丁在中午緊急擴容1萬臺服務器,企業微信平臺同時湧入了數百萬企業,是去年同期的3倍。數千萬用戶使用企業微信遠程辦公,同時幾十萬場會議在企業微信召開。當然疫情催生的機會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贅述。前面談到的是未來市場的方向,那麼國家政策的整體方向在哪裡呢?


2020年那些行業值得期待,路在何方


2020年是10三五收官之年,消滅貧困和全民小康的承諾亟待兌現。在內外部的壓力之下,12月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刻內涵就是保障國企利潤,手段是提高國企掌控的資源品價格。做到這一點,要從兩方面入手。其一是保障定價資源品的貨幣充足。2月以來央行舉措。有目共睹,先是在2月3日創紀錄,單日投放一點2萬億,2月4日逆回購投放5000億。2月10日為對沖9000億逆回購到期,單日開展9000億逆回購操作。算上上週累計有1.18萬億逆回購到期,央行淨投放5200億元。其2是為國企掌控的資源品尋找到市場銷路,最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鋼鐵,水泥等資源品的市場在哪裡?當然是房地產和基建。房地產龐大的泡沫已經不再吹氣,只能極力穩定作為穩經濟的手段。所以唯一可以發力的市場只能是基建。12月6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換句話說,即使沒有從天而降的新冠疫情,2020年的經濟增長也已經壓在了基建上,更別說當前疫情造成更加嚴峻的經濟形勢,壓在基建身上的擔子就更重了。


2020年那些行業值得期待,路在何方


國信證券通過研究指出,隨著逆週期調控政策加碼,專項債及多渠道融資有望提振基建投資觸底回升。以往專項債主要用於土地儲備和棚改,投向基建的只有20%左右。新規實施後,專項債可用作資本金,投向基建的比例也有望提高至80%,可帶動基建7%至8%的增速。此外,項目資本金比例下調,可發權益金融工具籌集資金等措施也將提振明年基建。預計2020年基建投資增速將提升至10%左右。說規說,要想推動基建這臺發動機運轉起來,需要龐大的水能,1要靠央行開閘,2要靠各級政府舉債。至於以3P項目為代表的民營資本,此時敢墊資進場的一定不是泛泛之輩,所以作用有限仔細研究發改委批覆的基建項目類型,不外乎集中在城市軌道交通,機場擴建等。結合12月2日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高速公路,高鐵,再加上農業農村部的水利建設,共同勾勒出了2020年的基建藍圖。這些領域的利好一定會傳導到相關板塊,尤其是國資上市公司,當然也包括大宗商品期貨。

2020年那些行業值得期待,路在何方


除了純粹的基建板塊和上下游產業,在科技興國戰略下,傳統基建和高科技重疊的板塊更加值得關注譬如5G等。當然,依靠邊際效應已達極限的基建來拉動經濟,代價註定昂貴。因為要獲得和人們需求相匹配的基礎設施,需要衡量成本和回報,這才是健康的經濟模式。反之,超前於經濟發展的基建,不能在投資回收期內獲得回報。如此所謂的資產,到頭來只能是一堆難以償還的債務。在社會存量財富的前提下,棄高通強的代價只能是敲擊西牆。搞基建只能依靠消耗存量財富和透支未來稅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