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上海松江 文化底蘊深厚

“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塘紗”。元朝時期,松江一帶是全國的棉紡織業中心,有著“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美譽,歷經數百年而不衰。遊走上海松江區,可體會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百年上海松江 文化底蘊深厚

倉城

  因漕運而興的松江倉城有著近500年曆史,古建築聚集成片。“東到華陽西跨塘”說的是古城松江的十里長街中山路,倉城位於長街西段,因域內建有明代漕運糧倉而得名。倉城歷史文化風貌區是松江古城的記憶所在,有著原汁原味的明清風格江南水鄉特色,橋、河、街、灘、樓、閣、園等所保存的文物眾多,是百年松江歷史變遷的縮影。

西林禪寺

  西林禪寺位於松江華亭老街西端北側,初建於唐鹹通十三年,迄今已有1140餘年歷史。院內有建於宋代鹹淳年間的圓應塔,俗稱西林塔。圓應塔8面7級,總高47米,是磚木結構的樓閣式佛塔,為上海地區最雄偉壯觀的古塔。來到西林寺,千萬別忘了吃一頓西林素齋。

方塔園

  方塔園以國家級文物宋代方塔為中心,四周是古式建築群,有上海乃至全國最古老、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大型磚雕藝術珍品——明代大型磚雕照壁,以及明代蘭瑞堂(又名楠木廳)、清代天妃宮、清代陳化成祠堂等。

頤園

  頤園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為布商沈氏宅園,名“因而園”。清光緒初轉讓給浙江歸安知縣許威,易名“頤園”。園南部有觀稼樓,北部以水池為中心,南為廳樓,西面為用黃石疊砌的假山崖,下有山洞貫通,西北有書齋、畫舫;北面和東面有枋榭曲廊,池上架凌波三曲石橋。頤園位於松匯西路1172號的上海市第四福利院內,是上海現存最小的迷你園林,享有“上海十大名園”的美譽。

唐經幢

  唐陀羅尼經幢是上海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築,位於松江區中山小學內,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唐大中十三年,距今有一千多年曆史。唐經幢由大青石雕刻壘砌而成,現存21級,高9.3米,幢身8面,刻有《尊勝陀羅尼經》全文。

  新民晚報記者 唐敏 蔡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