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英國抗疫方案引來巨大爭議。

1、輕症患者不給檢測。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2、如果你有症狀,不要給醫院打電話,請自行在家隔離7天。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3、很多家庭將會失去親人,請做好準備,並且他們不採取什麼硬性策略,學校照常開學,商場照常對外開放。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自從英國首先發表了這段“著名”演講之後,留學生的群裡炸鍋了。


學生們紛紛表示驚愕,這竟然是一個國家首相說的話,在冷靜下來思考之後,很多學生紛紛選擇回國,書也不讀了,選擇延期畢業。


昨天有一個詞,跑上了熱搜,叫:公共免疫。


而讓“大部分人”得一遍新冠肺炎,然後獲得公共免疫,就是英國的“策略”。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英國目前的人口將近7000萬,如果按照群體免疫的說法,讓60%的人感染新冠肺炎,按照最低1%死亡率計算,此舉將造成40萬英國人病死。

然而這還只是最好的情況,若病死率稍有提高,就意味著更多生命,將終結在這個夏天。


這正好應驗了達爾文說提出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把病毒當做篩選的機器,把人當做小白鼠,死到最後,誰活下來,全憑天意。

大家想想,在英國的疫情中,死去的將會是哪些人?

毫無疑問,將會是那些老弱病殘、窮人。

富人可以享受很好的醫療資源,而窮人只能靠自己的免疫力,如果免疫力失效,那就只有等死的命運。

比如說越南首富的女兒,在英國她出現了發燒咳嗽的症狀。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很快,她的家人花250萬人民幣包了一架飛機把她送回國。


回國就確診了新冠肺炎,她得到了很好的醫療團隊和資源,康復會很快。

還有那些在英國本國的富豪、名流等上層人士,他們有專門的醫院、醫生給他們服務,可以保證享受最好的醫療條件。


可是那些沒錢的普通老百姓呢?

這是從個人的層面,從國家的層面就更容易理解了。

一個國家老弱病殘都是拖後腿的,那些養老金和社會保障金是一個天文數字,加起來比醫療費還多,利用這次疫情把他們除掉,再好不過了。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英國此舉真正是為何,大家自己去想想就清楚了。


可以說,這應該是他們深思熟慮的結果,在疫情爆發的時候,中國忙著蓋醫院,而他們忙著打算擴建停屍房。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英國的這個操作讓人不寒而慄,資本主義制度在特殊情況下展露的醜陋嘴臉,真的是鮮血淋漓。

不僅僅是英國,像瑞典等一些國家也是一樣。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他們這是對全世界的不負責,對像中、韓、意大利這樣正在全力隔離施救的國家極不公平。


你通過犧牲一部分人達到群體免疫,可其他國家並沒有獲得群體免疫,但其他國家不可能一直閉關鎖國,但只要一放開,就可能面臨被你大面積感染的可能。


所以他們此舉,不僅是拿國人的命當賭注,也是拿全世界的命當賭注。

英國的一些網友也醒悟過來,紛紛斥責英政府:

“中國:控制病毒、停止傳播直到慢慢消失。

法國/意大利/德國:我們關學校吧,不要讓病毒像中國那樣擴散。

英國:希望3600萬民眾感染病毒。”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人群免疫需要90%的人感染病毒並生存下來,而新冠病毒的致死率是2%到4%,這也就意味著為了在英國實現這個目標得犧牲大約120萬人。”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英國的政府就是淘汰“低端人口”,讓那些老人、病人和窮人都去死。”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英國如今完全躺平,讓病毒隨意肆虐,把人的生命當成兒戲,恕我直言,我完全看不到一個大國的擔當和人道主義。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有人說,看到外國的人們如此痛苦,生活在水深火熱之後,感覺非常慶幸,看他們就像看熱鬧一般,希望火燒掉越大越好。

我想說的是,千萬不要有這種幸災樂禍的感覺,他們都是一條條生命,而生命是不分國界的。

我們可以去罵那些政客不要臉,但是千萬不要對別人的苦難進行幸災樂禍。

因為我們都是人,是人都應該要有最基本的同理心。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視頻,在戰亂中的一個伊拉克女孩,一直微笑。


記者問她:爸爸呢?

答:爸爸死了。

問:在哪裡死的?

答:戰爭中死的。

問:你今天吃東西了嗎?

然後女孩再也不笑了,而是別過頭去抹眼淚。

當時我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也是心有慼慼。

所以。

當我看到意大利女子死在家中無人收屍,全家人陪伴屍體36小時絕望求救的時候;

當我看到當地醫生被逼哭著要在40歲和60歲的病人之間選擇誰能夠活下去的時候;

當我看到那些醫生累得倒在辦公桌上,甚至要共用一個口罩的時候;

說真的,我無法去幸災樂禍,有的只有無限的悲楚和傷感。

我們只是幸運地生活在中國。

是的,我們只是幸運地生活在中國。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秦暉說,救災是政府最基本的責任,所以在全世界,老百姓不應該要因為政府救災而表示感謝。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可是我們現在反過來看看英國、瑞典等國家,他們真的把全力救災當成自己的任務嗎?

回顧我們自己國家這場疫情,總共出現過三個重要節點:

1月20日,根據建議,明確病毒有人傳人現象,建議民眾一定要戴口罩,不要來武漢,武漢人也不要離開。

1月23日,根據建議,武漢在凌晨三點宣佈封城,一座上千萬人口的城市就這樣切斷了人流和物流。

2月3日,根據建議,開始徵用武漢體育館、展覽館等場所作為治療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

而這三個建議分別來自鍾南山,李蘭娟還有王辰。

有人問,為何鍾南山、李蘭娟、王辰為什麼能夠提出這樣有遠見的建議? 僅僅只是因為他們是院士,有經驗嗎?

不是,這背後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我們背後有一個不一樣的國家。

美國和英國,難道沒有頂尖的專家嗎?難道他們沒有考慮到這個層面嗎?

有沒有能力考慮到這個層面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

知乎上有一個叫賈文和的網友說:

“我家鄉所在地,一個小縣城,剛剛摘掉國家貧困縣帽子不久的縣城,全縣確診了7個人,為了這7個人,縣政府直接財政支出過千萬。這個數額裡沒有上面市裡,省裡等的幫助,沒有停工的損失。

7個人,6個60以上的老人,1個40多的中年人,說句不正確的話,一條命值多少錢?”

一條命值多少錢?按照西方的價值體系,那是有一個價格的,但是在我們的價值體系,生命它就是無價的。

大家都知道歐美一些國家對新冠肺炎收取天價的醫療費,為什麼中國是免費的?

就是因為不想病毒擴散出去,影響整個社會,對人的生命看重,人命關天。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封掉一座城損失多少錢?讓14億人禁足損失多少錢?免掉幾萬人的新冠肺炎的治療費損失多少錢?讓無數商場和店鋪停擺又是多少錢?

這些,我們都知道它的代價,但是在金錢面前,生命是無價的。

以前每次發生災難的時候,我們總是聽說“不拋棄,不放棄”,那時候我以為只是說說而已,後來我才發現,真的不只是說說而已。

這不僅僅是我們的國家和政府,我們全國上上下下每一個人都是這樣認為。

《無問西東》裡有一句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1月23日,江蘇泰州市人民醫院感染科醫生薑繼軍,在查房後前往發熱門診的路上過度勞累、心跳驟停,搶救無效離世。


記者曾採訪武漢一線的年輕護士,有想過自己也有被感染的風險嗎?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她回答,我覺得我應該不要緊,我相信我的同事肯定會救我的。

沒錯,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即使知道前面很危險,即使知道自己也可能被感染,但還是義無反顧選擇了逆行。


因為我們知道,如果我們自己陷入困境,我們的同胞也會來救我。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兩張照片。

一張是武漢人民醫院的劉凱醫生,他在送87歲老人去做CT的路上,發現夕陽很美好,於是靜靜地和老人停下來欣賞這久違的日落美景。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另外一張是3月9日晚,武漢方艙醫院江文洋醫生結束了最後一個夜班,他躺在一張空床上,如釋重負。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這兩張都是平時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圖片,可是我卻偷偷感動好久。

3月10日,同濟附屬梨園醫院感染四科病房,103歲的張廣芬婆婆痊癒出院,上車前張婆婆不斷向醫護人員表達感謝。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還有一位八旬的阿婆,在出院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表達感謝,就直接下跪了。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一位網友評價說:


這兩位奶奶,幸虧生活在中國,要是生活在別的國家,她們遇到的困境很難想象。

所以,我能理解老人為什麼要拼命對醫護人員表達感謝。

在這一次新冠病毒的戰役中,一共有3000多名醫護工作者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還有幾十名醫護人員和我們說了再見。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在上一次非典疫情中同樣也是一樣,全國5327位患者中,醫護人員多達1002人,還有33名醫護人員溘然長逝。

在發達國家,醫院主任級別的大夫完全可以實現財富自由,瘟疫來襲時可以第一個帶著全家坐上飛機到國外度假。


他們可以只對自己負責,因為他們為自己打工。


但是中國不一樣。在這個國家,絕大多數醫生歸屬於公立醫院旗下,他們的僱主是這個國家的所有人。

國家和國家,真的不一樣。

建國二十年內,中國的傳染病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消滅。1957年,霍亂有效控制。


1958年,血吸蟲基本消滅


1960年,天花絕跡


1970年,瘧疾被控制


1975年,肺結核被控制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上面提到的每一種病毒,都是一個個讓人害怕的名字,都是一場場戰爭,留下讓人疼痛的傷亡數據。

每一場戰爭,都是中國人的奇蹟。


武漢女醫生張旃在“與夫書”裡寫道,“本來處處都是戰場。”

輕症不檢測英國開始消極抗疫了等群體免疫:生命的分量能有多輕?

人生處處都是戰場,而人命是唯一的戰果。

你的生命不由你一人守護,在你身後還有一副強大的鎧甲。

知乎上有句話:

作為達官貴人,生在中國可能沒有國外舒服。但作為平民百姓,生在中國,絕大多數都比國外舒服。

生活在中國,有一種底氣和安全感。

那是一種自我的生命被群體無比重視,無論發出任何求生信號都能得到回應的體驗。

那是一種在災難面前,你不需要考慮自己是什麼年齡,什麼階級,就能被公正對待,被擁護的感受。

那是一種,你無論何時何處,都有底氣堅信,自己能在同胞和國家的陪伴下,平安度過人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