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音師》:永遠不要相信別人的“眼睛”

如果處理得當,犯罪驚悚片總是能吸引觀眾。而驚悚片恰好是寶萊塢已經絕跡的類型,他們只是在黑白時代才出名,如今,斯里蘭姆·拉格萬是印度一位著名的拍驚悚片導演之一,他在《調音師》這部電影中,讓我們看到這部電影在劇本方向的處理,以及演員的選用都做到了最好的一面,其中包括一些天才演員,如阿尤斯曼·庫拉納,塔布,拉迪卡·艾普特和其他人。

《調音師》:永遠不要相信別人的“眼睛”

阿喀什(阿尤斯曼·庫拉納飾)是一位盲人鋼琴家,他為了賺足去倫敦的車票,故意假裝成盲人,一次意外地遇到了蘇菲(拉迪卡·艾普特)。她在她父親的高檔餐廳為他安排了一場演出,在那裡他遇到了昔日的明星普拉默(安爾·德霍萬 飾)。現在普拉默邀請他到他們的住所,為他感性而又年輕的妻子(塔布),舉辦一場私人演奏會。但是當他出現的時候,一切都亂了套,現在有人被謀殺了。

《調音師》:永遠不要相信別人的“眼睛”

然而,這個故事的主旨是,如果你犯罪了,而唯一目擊者碰巧是視覺受損的人,那將會發生什麼?在看電影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角色,從一名調查這起謀殺案的警察,他那暴躁的妻子,一個腐敗的醫生,這些都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調音師》:永遠不要相信別人的“眼睛”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法國短片《調音師》,然而,已經做了很多改變,值得稱讚。導演的大膽設想和劇本的複雜之處,只有當你承認他對故事情節的理解時,這才會給你帶來完全的榮耀。

《調音師》:永遠不要相信別人的“眼睛”

就像前半部分的清脆、狡猾和邪惡一樣,在後半段,隨著新角色的引入,這些曲折從聰明和意外變成了免費和昂貴。它又找到了自己的節拍。然而,這部電影的唯一問題是,在下半場它的伸展得有點厲害。它突然決定給人物一個持久的旅程,阻礙了故事的彈性和增加一個已經139分鐘長的電影的重複。事實上,前半部和下半部分看起來像是兩部不同的電影。高潮很有趣,直到看最後一幕!

《調音師》:永遠不要相信別人的“眼睛”

拉格萬導演總是領先一步,一個接一個地打包,讓你坐在座位邊緣上。沒有人是無辜的。甚至那個小男孩(卡比爾·謝赫)也是不道德的。懸念是扣人心絃的,但即使在最緊張的時候,它的黑色幽默也能讓你開懷大笑。然而,這裡的黑色幽默元素很美,這有助於影片避免過於血腥或令人不安。

《調音師》:永遠不要相信別人的“眼睛”

音樂和背景樂放大了電影的氣氛。謀殺、音樂和懷舊的令人愉悅的混合將這部快節奏的驚悚提了出來。這裡的對話很有意義,這也是這部電影成為一部非常緊張的驚悚的地方,普通人以最出人意料的方式給出了最明顯的反應。印度普內鬱鬱蔥蔥的綠色道路和略顯寒冷的環境,也成功地為這部犯罪驚悚增添了幾分刺激。這部電影沒有失去動力,哪怕是一秒鐘。

《調音師》:永遠不要相信別人的“眼睛”

這是一部完整的驚悚片。對於那些喜歡看懸疑類電影的人,不要錯過這個!用盲目的信仰去觀察它,結果會是可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