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甜,三氯蔗糖、安賽蜜等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麼?安全嗎?

民以食為天,現在售賣的加工食品和飲料成分表裡大都能看到像阿巴斯甜,三氯蔗糖、安賽蜜

等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它們到底是什麼物質?

和我們瞭解的天然糖有什麼不一樣?

吃進去是否安全呢?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扒一扒甜味劑的前世和今生。

甜味劑的發現

通常我們將能夠賦予食品甜味的物質總稱為甜味劑。在我國糖類甜味劑如葡萄糖、蔗糖不按食品添加劑管理。

阿巴斯甜,三氯蔗糖、安賽蜜等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麼?安全嗎?

01糖精

人類從第一個合成甜味劑糖精的發現開始就在尋甜這條路上不斷前行。

相傳1879年的某一天,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實驗室裡,俄國化學家法利德別爾格在做芳香族磺酸化合物的合成實驗。晚飯時他可能忘了洗手,意外發現牛排是甜的,餐具也是甜的,但是晚餐並沒有加糖。

隨後,法利德別爾格發現甜味來自一種叫鄰磺酰苯酰亞胺鈉的化學物質。幾經周折,法利德別爾格最終從煤焦油中提煉出一種特別甜的白色結晶體,他把它叫做“糖精”。之後市場上陸續出現了更多具有糖精鈉類似特點的甜味劑。

02阿巴斯甜

目前市場佔有率較高的甜味劑阿斯巴甜是由美國 G.D.Searle 公司的研究人員在合成製作抑制胃潰瘍藥物時無意間舔到手指,發現到阿斯巴甜具有甜味。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二肽類化合物,甜度是蔗糖的兩百倍,但因高溫會使其分解而失去甜味,所以阿斯巴甜不適合用於烹煮和熱飲。

03三氯蔗糖

三氯蔗糖的發現,則是源於一個很偶然的錯誤。

上世紀70年代,泰萊公司和英國伊麗莎白王后學院的一位學者合作,研究蔗糖經過分子修飾之後作為殺蟲劑的使用,這位學者叫他的學生去測試一下這個樣品。英文裡的“測試”是test,其發音跟“品嚐”(taste)差不多。

他的那位印度學生聽到導師的要求估計有點詫異,但也沒有多問,就用自己的舌頭去“taste”樣品了。結果發現,這東西甜得一塌糊塗。這個東西就是三氯蔗糖,其甜度是蔗糖的600倍左右。

目前已發現的甜味劑有20餘種,它們主要分成以下幾類:一類是非糖物質,像甘草、甜菊糖苷和羅漢果甜苷、苷索馬甜等天然非糖甜味劑,還有三氯蔗糖、甜蜜素、安賽蜜(乙酰磺胺酸鉀、AK糖)、紐甜、阿斯巴甜(天門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等人工合成甜味劑,它們的特點是甜度較高,是蔗糖的幾十倍到幾百倍,但均屬非營養性甜味物質,不參與人體代謝,其用量少,熱值小。

阿巴斯甜,三氯蔗糖、安賽蜜等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麼?安全嗎?

04糖醇類甜味劑

除了非糖類甜味劑,還有一類甜味劑,叫糖醇類甜味劑,其甜度與蔗糖差不多或者略低,但因其與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謝過程,故其熱值較低,且不引發齲齒。它的人工合成類品種有赤蘚糖醇、D-甘露糖醇、麥芽糖醇、木糖醇、乳糖醇、山梨糖醇,天然提純類有木糖醇和異麥芽酮糖。

上述提到的這些甜味劑都包含在我國允許在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劑名錄中。

甜味劑安全嗎?

雖然每個國家對所允許的食品添加劑的種類與限量略有不同,但是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過程。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最高食品安全標準,申報的產品需經過對人體使用產品後的143個關鍵檢測點位作監測,對2-3萬人持續3-7年的監測,完全通過合格的產品,才會核發FDA認證。

我們常見的安賽蜜,阿巴斯甜、三氯蔗糖、紐甜、包括備受爭議的糖精都先後獲得過FDA認證,而且各國食品藥品監督部門普遍認為只要在規定範圍內限量使用獲批的甜味劑都是相對安全的。

實驗報告

(一)一些獨立科學家的研究也發現這些甜味劑會對動物及人類健康產生危害。FDA就曾規定:使用糖精需在標籤上註明“使用本產品可能對健康有害,本產品含有可以導致實驗動物癌症的糖精”。

可見:從煤焦油中提取出來的糖精最好還是不吃。

我們以前的認知不同,常用的人工甜味劑可能會導致葡萄糖不耐受,從而增加血糖升高的風險。所以不得不提另外一項重要的實驗。

(二)科學家們觀察到在飲水中添加葡萄糖和甜味劑(糖精、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的小鼠,相比只喝水或者水裡只放糖的小鼠,表現出明顯的葡萄糖不耐受。研究人員認為,這或許是因為無熱量人工甜味劑改變了腸道微生物的平衡(腸道微生物的重要性請看之前我們的文章),從而讓小鼠出現了糖不耐受。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人身上。在一些人身上,人造甜味劑能改變微生物組的組成和功能,會促使葡萄糖不耐受的發生。葡萄糖耐受簡單來說是指人體對葡萄糖的耐受能力。

正常人在進食主食或服用葡萄糖後,幾乎全被腸道吸收,使血糖升高,這時機體會產生一系列反應使得飯後血糖保持在一定範圍內,這說明正常人對葡萄糖有很強的耐受能力。但若胰島素分泌不足的人,就會失去這種血糖自我穩定的能力,出現葡萄糖不耐受或者進而患上2型糖尿病。

可見:濫用甜味劑不但不是糖尿病人的福音,反而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特殊人群對甜味劑攝入的建議

01限制兒童對甜味劑的攝取量

因甜味劑在每個國家被允許使用的範圍不一樣,

小編的建議是請儘量避免給孩子食用僅在少數幾個國家被允許使用,安全性還存在些爭議的甜味劑食品,例如含有糖精(鈉)、阿力甜、D-甘露糖醇等的食品。

阿巴斯甜,三氯蔗糖、安賽蜜等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麼?安全嗎?


對於其他的甜味劑,小編的觀點是少吃比多吃好,對於兒童更要限量,因為大多甜味劑的安全性評估與體重有關,以三氯蔗糖為例,國際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確定每日允許攝入量為每天每千克體重15毫克,美國製定的安全限量比JECFA的要低,是每天每公斤體重5毫克,按照美國的標準一個體重50kg的成年人每天攝取的三氯蔗糖不應超過0.25g,而對於一個體重只有15kg的兒童來說則不應超過0.075g。

阿巴斯甜,三氯蔗糖、安賽蜜等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麼?安全嗎?

按照我國的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蜜餞涼果類食物添加三氯蔗糖的量不得超過1.5g/kg, 因我們不能從成分表中得知商家加入了多少量的甜味劑,小編按照上限計算一個體重15kg的小朋友每天吃蜜餞類的上限是50g,前提還是不吃其他含有此類甜味劑的食品。

除蜜餞涼果外,微波膨化類爆米花(5mg/kg)和糖果(1.5mg/kg) 被允許添加的三氯蔗糖的上限也是很高,因此家長一定要學會給小朋友購買食品前查看食品成分表,儘量避免購買可能含高劑量的人工合成甜味劑的這三類食品。

02糖尿病人不能大量食用木糖醇類甜味劑

木糖醇作為蔗糖或葡萄糖的代用品被廣泛用於糖尿病病人專用食品中。我們從大量的商家宣傳信息及媒體報道中得知木糖醇不會引起血糖的升高,它的代謝也不需要胰島素的參與。

但是這些已經是過去式了,在2018年“英國基於證據的預防管理糖尿病營養指南”中已提到了對糖醇類的限制,指南中指出糖尿病人應“減少攝入遊離糖、含糖飲料、額外添加的果糖和糖醇類”。木糖醇本是人體代謝途徑中的一箇中間體,和葡萄糖一樣,由碳、氫、氧三種物質組成,完全代謝後可產生與葡萄糖相當的能量。

阿巴斯甜,三氯蔗糖、安賽蜜等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麼?安全嗎?

但外源的木糖醇不能被胃裡的酶消化,直接進入腸道,最初人們認為木糖醇可能不需要胰島素參與,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已有證據表明在木糖醇代謝後期,可能也需要胰島素的促進。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外多項研究表明外源性木糖醇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害,臨床統計數據表明食用過多木糖醇之後在腎功能出現問題的患者中容易出現高尿酸血癥,這是與外源性木糖醇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中會增加嘌呤的合成量有關,而嘌呤在體內的最終產物就是尿酸,因此併發腎臟病的糖尿病患者更要慎用。

03減肥和控制體重人群

限制能量攝入人群---熱量低甜度高的天然甜味劑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生活需要加一點甜,唯有愛與甜品不能辜負。如果你心裡住著個天使,又渴望擁有更細的腰圍、更低的體重,那麼羅漢果甜苷等熱量低甜度高的天然甜味劑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它擁有超甜能力,而且產生的能量很少,只需要一丁點就能滿足你對甜的渴望。

但是切記同樣也不能多吃哦,甜食我只吃剛剛好哦。

阿巴斯甜,三氯蔗糖、安賽蜜等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麼?安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