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這麼喜歡“勤深深”?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勤深深”?


一個樂壇到底有多少歌手?估計很難有人能完全數清;一個時代又有多少歌手綻放?大概人們會列出那些自己耳熟能詳的歌手。那當兩代的歌聲交匯的時候,又是怎樣的交流呢?

有人說90後開始喜歡聽周杰倫,說他開創了歌壇一個新時代,因為唱說唱的咬字可以不那麼清晰了。雖然帶了一點玩笑話但也確實是這樣,好像周杰倫開啟了一個新的畫面。

《青花瓷》;《菊花臺》;《稻香》;《霍元甲》;《發如雪》;《紅塵客線》;《告白氣球》,他被大眾知曉的歌從來不少,但這裡還要單獨列出來一首歌:《千里之外》

和小哥費玉清合唱的一首歌,後來更多的人知道了周杰倫。這也是一次不同時代歌聲的交匯,誰也沒想到十幾年之後,會有一個節目因此緣起。

“我們這個節目的初心,就是小哥和周杰倫的對唱,看到了兩個時代的歌手的交集”。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勤深深”?


兩個歌手碰到一起會有怎樣的火花誰都無法說清,未來的故事會如何書寫在節目結束之前誰也無法預料,但是我又看到了那種合作的美好,我覺得這個節目辦得很好。

合唱最考驗的就是默契,兩個人的默契、聲線、對歌曲的感悟各項都需要磨合,才會呈現出一場精彩的演繹,也是合唱為什麼比獨唱難的原因。

其實一直在想,為什麼以前那個年代的歌手那麼受歡迎?那些‘老歌’百聽不厭,不僅僅是因為那個時代讓人嚮往,不僅僅是因為那些美妙的歌聲,還有那些歌曲背後的故事。那些為了歌詞推敲好久的幕後;那些一首歌錄多少遍的幕後;那些努力做到歌手、作詞者、作曲者都心中有數的幕後......

所以說老歌好聽,聽的不止是歌,還有態度和人生。當一個時代的經典聲音再次出現,配上一個當下時代的新聲歌手,又會是怎樣的演繹?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勤深深”?


種種思考劃過,起初還有點擔心,但是看完之後完全沒有這個想法,因為其中一個組合“勤深深”,完全滿足了我所有對不同時代歌聲交匯的期待,也唱出了原本就該是這個節目的宗旨和初心。有這樣一對組合,真正的在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期待一首歌被不同時代歌手演繹也可以很好聽,沒有毀了那些經典,反而是搭檔著為它增光添彩,就足夠了

要對音樂認真才可以把歌唱好,一位是唱了三十餘年、發片無數的前輩;一位是純淨音色對音樂有著赤子之心的後輩

要有共同的熱愛才可以交流的很好,一位是對自己音樂有想法,一起在把古典結合進音樂的歌手;一位是遠赴烏克蘭學習美聲和古典的後輩

要有默契才可以每次詮釋的淋漓盡致,一位是一開口就帶你進入情感的零瑕疵前輩;一位是“一個人的唱詩班”,也是不唱歌就和前輩開始皮的“天作之皮”

多幸運,李克勤在這檔節目裡遇見了周深;多慶幸,周深在這檔節目裡遇見了欣賞、愛護他的李克勤。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勤深深”?


“勤深深”之間最打動我的,除了歌聲就是氛圍,你看的到的融洽和輕鬆。前輩對後輩的愛護、欣賞;後輩對前輩的仰慕、尊敬。我覺得正是因為他們之間這麼合得來的氣氛,才使得他們每一次的演繹都那麼精彩。

要多努力和幸運才能遇到李克勤並和他搭檔的很完美?我不知道,周深也不知道;要多碰巧和有緣才能遇到一個理念相同,音樂相通的後輩,可以成就一曲曲好歌?李克勤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如今再回過頭看這檔節目,只能說是巧合,又那麼巧妙的安排在一起。兩個人相輔相成,互相成就著,唱出一首首歌曲,就是最好的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