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執手57年,一想起你,我還是胸口有暖意,嘴角泛笑意。



前幾天,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專訪時,臉上升起一抹難得的笑容。


“我之前沒有去過非洲,但我的妻子去過。”提到妻子時,鍾老未語先笑,嚴肅的面孔頃刻間變得很溫柔。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隨後還意猶未盡地補充:“在50年前,她作為中國女籃球員去的。”


看看,這每一個字裡都充滿了對妻子大寫的驕傲,84歲老院士撒起狗糧來,一點也不輸給現在的年輕人。


這次疫情中,鍾南山院士留下了很多歷史時刻。


擠在高鐵餐車中,也要逆行武漢時,這是他的熱血時刻;


率先向全世界發出了警報信號,這是他的專業時刻;


為武漢人民感動落淚,這是他的真情時刻;


但唯獨將心底最深處的一片愛意,留給了妻子李少芬,這是屬於他們夫妻的柔情時刻。


這柔情從相遇那一天算起,到現在整整65年了。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世間有多少愛能跨越半個世紀,鍾南山與李少芬做到了。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1


故事的開始,要把時間拉回1955年。


彼時的鐘南山剛剛考入北京醫學院,成為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大學生,還是一位醫學生,可謂鳳毛麟角。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他隔三差五會離開學校探望一位親戚,而這位親戚的老姐妹正是李少芬的姑姑。兩位老人牽線搭橋下,鍾南山見到了同齡的李少芬。


鍾、李兩家原是世交,鍾南山和李少芬小時候自然也見過面。緣分兜兜轉轉來到19歲這一年,才子佳人,郎才女貌。


鍾南山成績好,體育更是拔尖,1955年全員會上還破了400跨欄記錄,李少芬自小練體育,當時是女籃國家隊首批球員之一,正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兩人常在國家隊訓練基地碰面,共同訓練,一來二去便確立了戀愛關係。只不過當時國家隊管理嚴格,兩人這段戀情一直是地下戀。


1961年,李少芬隨球隊經常代表國家,出國打友誼賽,也在那時遊覽了世界上很多國家。沒有一紙婚約,沒有公開的戀情,鍾南山一面攻讀醫學,一面在國內苦等李少芬歸來。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 鍾南山與李少芬


當時李少芬在國外比賽中表現突出,法國一家籃球俱樂部極力邀請她留下。俱樂部提出了遠高出國內的薪水,還許諾讓她可以繼續周遊世界。可是李少芬一口拒絕了。


她是中國女籃的第一批球員,一定要繼續為國爭光。還有另外的原因是,“那時我跟鍾南山已經很要好了,所以也捨不得走。”


一句淡淡的捨不得,就是那個年代的愛情最深情的表白。聚少離多,有你等我。


在8年的異地、異國戀之後,鍾南山和李少芬終於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當時李少芬是國家隊的風雲女球員,而鍾南山還是一位無名醫生。在那個艱苦的年代,兩人的婚房是一間不足10平的宿舍。


鍾南山也給不起李少芬一場浪漫的世紀婚禮,但全心全意愛一生,是他能做到比婚禮更浪漫的事。


2


讓愛情保鮮最好的方法是創造共同語言。李少芬與鍾南山在一起,總有聊不完的話題。但兩人最鍾愛的還是一起鍛鍊。


他們特地在家裡佈置了一間“健身房”,裡面添置了大大小小的健身器材,甚至還在房樑上安裝了一根鋼管,當成“單槓”,這樣還可以在家裡做引體向上。


婚後李少芬誕下一兒一女,孩子稍大一點後,他們還會帶著孩子到體育場上一起打球,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李少芬與鍾南山另一個共同點是愛工作。他們有各自熱愛的事業,互相支持對方為了夢想而奮鬥。李少芬一直堅持打球,直到38歲,才完全退役,這個年齡已經算高齡運動員。


而鍾南山幾十年如一日,一心撲在內科學,直到84歲還堅持每週出診。為了多看幾個病人,他在出診這天下午幾乎不敢喝水,減少上廁所的次數,把時間都省下來給病人。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現在我們看鐘南山院士是內科界大牛,但他一開始做內科時,被調入研究呼吸道疾病。這在當時是最不受重視的一個內科分支,國內投入的研究很少。


鍾南山白天坐診看病,晚上還得留下來跟團隊搞醫學實驗。沒有專門的實驗室,他們就把白天用的辦公桌拼成實驗臺,熬夜解剖做分析。


這時候妻子李少芬已經回到廣州任職,也為了方便照顧公婆。而鍾南山獨自留在北京,為了醫學上下求索。一南一北,夫妻倆又過起了異地生活。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醫學不負卿。


不久後,41歲的鐘南山外派留學,兩人又成了異國戀。這次是李少芬在國內,鍾南山在國外。眾所周知,鍾南山的英語流利,也都有賴於這次留學經歷。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但他能安心求學,離不開李少芬在廣州大本營,操持家務,撫養兒女,贍養老人。在外面鍾南山是病人的保護神,在家裡李少芬一直是他的保護神。


你保護國家,我保護你。


3


2003年,“非典”爆發,醫學專家們都認為這是一次“衣原體”感染,常規的治療方法並不見效,病人的病情一天天加重。


是鍾南山挺身而出,他指出這是“病毒”,不是“衣原體”。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後來,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他說出一句最有魄力的話,“把病情最重的病人送到我們這裡來!”鍾南山的堅強意志正是從父親身上學到的。


父親鍾世藩是國內頂尖兒科專家,晚年患有嚴重的眼疾,幾乎不能讀書寫字。


但為了將畢生經驗都寫下來,他硬撐著捂著一隻眼寫作。在極端痛苦的情況下,堅持寫完了《兒科疾病鑑別》這本書。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這一次,鍾南山也在逆境裡力挽狂瀾。事實證明,鍾南山的觀點是正確的。他的“病毒說”扭轉了整個“非典”疫情,讓原本混沌的局勢開始撥雲見日。


這時鐘南山終於從一位無名醫生走入了公眾視野裡,他成為了抗擊“非典”的“明星”,出席一場又一場的表彰會,拿了一個又一個獎章。


原本家裡掛著大大小的獎盃都是屬於李少芬的,可是這時李少芬悄然收起了自己年輕時的那些榮譽,把鍾南山贏得獎章大方地擺了出來。她知道,這些成就的背後,也有自己的一份。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鍾南山一步步將呼吸道疾病學扶植起來,培養出大量的醫學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可他還沒到功成身退的時候,每天還像年輕時一樣工作十幾個小時。


家裡都鼎力支持鍾老追逐自己的事業,這是造福公眾的好事。為了讓鍾老的體力跟上高強度工作,李少芬還專門為老伴制定了一份健身計劃。於是,我們才能看到一身肌肉、容光煥發的鐘南山。


愛人每一次細小的付出,鍾南山都記掛在心裡。“她是在後頭,全力地支持著我、照顧我,讓我不用考慮那麼多,我可以把更多時間都放在研究上。”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身為一名醫生,鍾南山也時時關注著老伴的身體,還會在百忙之中關注老伴是不是過得快樂。她幸福,我才放心。


“我很關心太太的健康,她定期到醫院做的健康報告單,裡面各種檢查指標,包括心率、肺功能、血壓、血脂、尿糖……我一定要看,記在心上。為她及時建議,調整飲食結構、鍛鍊方式,尤其關心她的心情是否快樂和放鬆。”


我們看到的是一對伉儷夫妻,在相識65年後,還對彼此富有愛意。


更值得高興的是,鍾南山、李少芬夫婦的一雙兒女分別繼承了他們的衣缽。


女兒鍾帷月是一名運動員,曾獲得過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100米蝶泳冠軍,還打破了短池蝶泳世界紀錄,兒子鍾帷德是廣州市一名泌尿科醫生,曾獲得中國泌尿外科最高榮譽“吳階平泌尿外科獎”。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 鍾南山夫婦和一雙兒女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夫妻齊心跨金婚,兒女成雙福滿堂,世間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此。


4


2020年1月18號,鍾南山接到衛健委的一通來電,指示他立刻前往武漢調查疫情。掛掉電話,他對助理說:“既然國家需要我們,那肯定要去。”


時值春運,已經買不到坐票,倆人做了最壞的打算,大不了坐一路小板凳,幸好列車長將84歲的鐘南山帶到餐車,找到了一處空座。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 1月18日,鍾南山在去武漢的高鐵餐車上。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剛坐下來,他就打開電腦,查看數據,研究資料。


李少芬當然知道此行兇險,但她更瞭解鍾南山的脾氣。


“勸是勸不住的,因為他最在乎自己的病人了。”於是,她只好心急地轉託同行的人,“你們能不能給他多睡一會?”


鍾南山的另一面:說起正事兒滿臉嚴肅,提起妻子嘴角上揚


我們把鍾南山當神來崇拜,只有她把鍾南山當凡人,擔憂他睡眠不夠,擔憂他年事已高。但最愛的人要去前線救人,她當然會支持。


鍾南山衝鋒在前線,揣著李少芬這份懇切的擔憂,每每回頭看向妻子,那是他幸福的來路,生命中最大的柔情所在。


錢鍾書曾經在《圍城》悲觀地說:“結婚無需要太偉大的愛情,彼此不討厭已經夠結婚的資本了。”


但鍾南山、李少芬這對伉儷,用57年的婚姻改寫了這句話,他們不只是不討厭對方,而是一往情深地愛著對方。


李蘭娟與鄭樹森、鍾南山與李少芬,這些院士的愛情是這次疫情中最值得刷屏的大愛。


從他們身上,我才看到真正的愛情是,樸素中見真情,陪伴裡藏大愛。


中國式愛情,不需要大庭廣眾喊出我愛你。而是執手57年,一想起你,我還是胸口有暖意,嘴角泛笑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