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輕洲際導彈僅重15噸,用於對抗前蘇聯,卻被美軍終止於搖籃

《權力的遊戲》中,侏儒提利昂無疑是一個厲害角色。在彈道導彈界,同樣有這樣一個厲害角色,那就是美國MGM-134A"侏儒"洲際彈道導彈。

選擇一種新的洲際彈道導彈是一項複雜的工作。由於沒有發生過核戰爭,因此就無法確定選擇是否正確,而且也沒有歷史經驗可供決策者借鑑。但是作為冷戰時期的美國人來說,其唯一的戰略選擇是遏制蘇聯,因此發展新的洲際導彈的目標非常明顯——提高生存能力和打擊能力。然而,武器的選擇還涉及到一些非常特殊的技術和成本問題。因此,對抗蘇聯和合理的技術、成本共同指向了一個方面——小型洲際導彈。

世界最輕洲際導彈僅重15噸,用於對抗前蘇聯,卻被美軍終止於搖籃

1983年,里根的戰略武器委員會建議美國未來的ICBM(洲際導彈)應研製成為一種小型單彈頭導彈,理由是現有的民兵系列和最新的和平衛士彈道導彈生存能力不佳,很容易在開戰的第一時間就被蘇聯的ICBM擊毀。因此,研製一種可以機動部署的小型的ICBM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長遠辦法。基本設想是研製一種能經受蘇聯攻擊的戰略導彈,這種導彈甚至在美國受到蘇聯攻擊幾天後也能進行報復性攻擊。因此,導彈的隱蔽性和精度以及機動能力被排在了設計指標的前列。為了達成這些指標,戰略武器委員會提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重量指標——15噸。這個重量和20年後的東風21相當,射程卻是後者的3倍還要多。

世界最輕洲際導彈僅重15噸,用於對抗前蘇聯,卻被美軍終止於搖籃

侏儒導彈長13.8米,直徑1.15米,僅相當於中程彈道導彈的尺寸,直徑甚至更小。全彈重15噸,戰鬥部重455公斤,射程達到了11000千米。導彈使用三級固體發動機和一級液體發動機,前三級燃料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和平衛士"ICBM第三級才使用的合成聚合物樹脂基推進劑,燃料價格極為昂貴;使用了石墨-環氧樹脂代替了"和平衛士"的凱夫拉材料製造發動機殼體;使用了光導纖維代替電纜。一系列先進技術的使用,使得侏儒導彈顯得十分迷你纖細,然而造價卻非常高昂。250枚侏儒導彈的採購價格高達60億美元(1990年左右價格,下同),整個500枚侏儒導彈的研發生產費用高達445億美元。

世界最輕洲際導彈僅重15噸,用於對抗前蘇聯,卻被美軍終止於搖籃

侏儒導彈的配備了一個MK21型核彈頭。儘管質量僅有220公斤,卻能達到47.5萬噸TNT當量。有消息說美國在1990年研製了兩個分導式彈頭的侏儒導彈,從而可減少三分之二的導彈採購量,可節約200億美元。代價是將導彈的重量上升到24噸左右,並將發射車的重量和尺寸進一步增加。雙彈頭版本的侏儒導彈第一個彈頭射程為8112公里,第二個彈頭射程為8330公里。同時,還有為單彈頭或雙彈頭戰鬥部內再加上誘餌彈頭的計劃。

侏儒導彈的慣性制導組件為高級慣性參考球,在"和平衛士"導彈高級慣性參考球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取消了冷卻劑貯存系統,改進了集成電路,進一步提升了命中精度,達到了圓概率偏差150米左右。

世界最輕洲際導彈僅重15噸,用於對抗前蘇聯,卻被美軍終止於搖籃

侏儒導彈採用了加固的機動發射車,重量被要求控制在91噸以下,以增強道路和橋樑的通過性。因此,彈頭和誘餌的數量受到了限制。據測算,按照最多彈頭方案——三彈頭帶誘餌將使發射車重量達到將近150噸,車長將超過110英尺,寬超過18英尺,機動能力明顯下降,導致在緊急關頭較難疏散;而降低了疏散速度,等於是降低了侏儒導彈的威懾作用。

據測算。蘇聯如果想摧毀500枚侏儒導彈中的90%,如果將這些導彈部署在4000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就需要發射帶1500個彈頭的112枚SS-18"撒旦"導彈——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洲際彈道導彈。如果將這些導彈部署在28000平方英里土地上,就需要發射787枚SS-18導彈。

世界最輕洲際導彈僅重15噸,用於對抗前蘇聯,卻被美軍終止於搖籃

在侏儒導彈出現之前,美國主要的ICBM威懾力量由450枚單彈頭的民兵2、500枚3彈頭的民兵3和50枚左右的帶10個彈頭的"和平衛士"彈道導彈組成。然而自從蘇聯在70年代末蘇聯新銳的SS-17、SS-18、SS-19在試驗中表現出的驚人精度和威力,美國估計蘇聯只需要三分之一的導彈彈頭就可以摧毀美國95%左右的ICBM發射井。然而侏儒導彈的出現可以徹底扭轉這個局面——畢竟SS-18的數量不超過400枚,並且在美蘇關於戰略武器的談判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削減。然而,蘇聯的突然解體使得這種威脅幾乎不再存在。同繼續發展侏儒導彈高昂的費用相比,繼續採購使用便宜的液體燃料的"和平衛士"每年只需要花費56億美元。同時,最新的ICBM發射井加固技術削弱了侏儒導彈的打擊能力,1992年4月。美國與俄羅斯簽署了《削減與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侏儒導彈的發展計劃正式停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