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少時的夢啊

#奧斯卡獲獎影片#-《小婦人》



那些年少時的夢啊

原定於2月14日上映,現在依然值得等待

女人最懂女人心。由女性執筆的,描寫女性生活,感情和成長的“女性向”的文學作品,歷史上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也不少。

遠的有《傲慢與偏見》,《飄》,近的有《海街日記》,《82年出生的金智英》等等。

它們或著眼於愛情,或者親情,或者主角個人的成長。

而集中描寫了幾種不同性格的女性和她們的命運,卻又抱著最大程度的客觀與寬容的,在我看過的作品中,當推《小婦人》。


一場盛大的夢

說實話,《小婦人》是我年少時的一場夢。2020年女神節這天,我終於把這場夢做完了。

約摸十歲上下的時候,電視裡播放了《小婦人》的動畫片。我深深的被那個像男孩子一樣活潑和灑脫的喬吸引住了。

她的帥氣、獨立、果敢,用今天的話說來,就是“A爆了”。然而她的單純、善良、熱情,卻又巧妙地消弭了她身上的攻擊性,讓她變得親和起來。

近三十年前,媒體中的女性形象,多數還是馬奇家大姐“梅格”那樣的賢妻良母。喬的出現,不僅讓人耳目一新,也讓小小的我暗自思考著,也許女性的生活,除了童話裡嫁個王子的HAPPY ENDING,也可以有多種可能。

遺憾的是,陰差陽錯之中,動畫片我沒有來得及看完,後來電視臺也沒有再播放。

再次讓我拾起這個故事的,是偶然在親戚家發現的同名小說。薄薄的一本小冊子,米色的封面,如同小說的氛圍一般溫柔。


那些年少時的夢啊

《小婦人》小說封面


當讀到貝絲病逝那裡,我忍不住大哭起來。雖然我是獨生女,彼時卻如同失去了自己的姐妹一般難過。也許那是十四五歲的我,第一次體會到“香消玉殞”這個詞悲傷的含義。

再次遺憾的是,這本書我還沒看完,親戚就收了回去。最後的大結局的懸念,就這麼一直在我腦海裡,掛了二十多年。

在2020年女神節這個特殊的日子,我翻出2019年最新的《小婦人》電影版,做完了這場盛大的夢。

我忽然慶幸,我是時隔二十年,才看到了大結局。因為沒有這二十年的人生經歷,彼時太過年輕的我,一定以為這只是個簡單的HAPPY ENDING。然後因為讀得太淺,而浪費了這麼好的故事。

《小婦人》初次出版,是1868年,距今已近150年了。

150年來,關於女權的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150年過去了,女性在成長過程中的困惑、痛苦和患得患失,和150年前相比,並沒有太大差別。

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馬奇家四姐妹,多少有著自己的影子。這其實並不是誰的錯,而是因為成長中,總是會有或這或那的問題要面對,總是有忐忑不安的心需要安放。

喬是《小婦人》中馬奇家四姐妹中的老二,小說的女主。翻翻作者路易莎奧爾柯特的生平,可以看到喬就代表了作者自己——一個獨立的事業型女性。

那些年少時的夢啊

名字和性格都像男孩的女主-喬

雖然今天這樣的“大女主”人設已經隨處可見,不婚主義也已經司空見慣,但是在150年前(相當於中國的清朝末年),喬的媽媽沒有對她“催婚”,是多麼超凡脫俗的民主?

可貴的是,喬並也沒有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其他的姐妹身上。即使在梅格放棄演員夢想,準備結婚時,喬雖然不滿和惋惜,卻也能坦然承認:“梅格,我只是不想失去你。”

是的,《小婦人》中能穿越150年的時空打動觀眾的,就是這份體諒和尊重。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使是親人也不例外。小說的原作者最終沒有結婚,卻成了著名的小說家,誰又說她沒有走出那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堅持夢想太難了。如果有幸成為親人的話,尊重她/他的選擇,也許就是愛最深沉的表達。

梅格

梅格是四姐妹中的大姐,也是第一個結婚的。小說中,梅格是四人中最美的。電影版找來了“赫敏”艾瑪沃森擔綱,顏值在線,一頭褐色長髮,也神還原了小說。

那些年少時的夢啊

溫婉的大姐-梅格

小時候,我以為自己會變成喬。長大了,我發現,我骨子裡是梅格。愛美,小小的虛榮,幸福的家庭是潛意識裡最深的追求。

梅格其實是大多數平凡女性的代表。平凡的我們甚至沒有梅格的高顏值。

但是老公熨燙整齊的西裝後面,有我們。孩子的成績單和獎狀的後面,有我們。為家庭籌劃、採買的是我們。在困難和危機面前堅持尋找機會破冰的,也是我們。女性生而是有母性的、照顧家庭是女性的本能。只不過某些女性受到母性本能的召喚更強烈,而把家庭作為了生活的重心。


那些年少時的夢啊

這並沒有什麼不對,或者值得慚愧的地方。給出所謂“媽蟲”稱呼的人,無非是得了便宜愛賣乖罷了。

人生苦短,“老公孩子熱灶頭”,誰說不是一種幸福?

艾米

按照時下的說法,小妹艾米是那個要強的“心機女”。“飛上枝頭變鳳凰”,是她最大的夢想,而且她也毫不掩飾。所以馬奇姑媽一眼看出,或者說看中了她的野心,才把她選為了資助對象。


那些年少時的夢啊

要強的艾米

艾米年齡最小,卻對當時的女性地位和婚姻關係的實質看得最透徹。


那些年少時的夢啊

小小年紀就目標明確

現實告訴她,“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女性沒有錢就沒有獨立的地位。倔強獨立如她,雖然會為了討好未婚夫精心打扮,然而她內心真正想要的,依然是徹底的獨立和自由。勞裡的出現,讓她看到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共存的可能性。於是她果斷的抓住了勞裡這個更好的選擇。

如果在很多普通的作品裡,這樣強勢的“心機女”,恐怕會被貼上“汲汲營營”的標籤,作為反派角色出現。而《小婦人》畢竟不是俗作。作者通過主角“喬“之口,對艾米表示了理解和寬容。

沒有人能活在夢幻裡。夢幻,並不是夢想。人要往前看,不是嗎?


求仁得仁

老話說得好,“你內心的渴望,會把你帶到你想去的地方。“

姐妹們,回頭看看,你年少時的夢,都實現了嗎?

當年夢想著成為“喬“,或者“梅格”,或者“艾米”的你,如今在哪裡?

無論你是誰,無論你生在何方,無論你的人生選擇是什麼,無論你的夢想是否已經實現,讓我們彼此寬容,彼此尊重吧。

也許“求仁得仁,安之若素”,就是幸福的最高境界了吧。

女神們,祝你們每一天都快樂幸福!愛你們!


那些年少時的夢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