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勞動·致青春|五四青年節重讀李大釗:以青春之我,乘風破浪

贊勞動·致青春|五四青年節重讀李大釗:以青春之我,乘風破浪

主播讀經典,陪你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記者李嬌陽,今天,我們迎來了一個註定特別的五四青年節,從寒風蕭蕭到桃花夭夭,無數中國青年奔赴新冠肺炎疫情前線,譜寫了一曲曲蕩氣迴腸意氣風發的青春之歌。每每看到這樣的畫面,總忍不住去回想一百多年前曾經有人發出了這樣的聲音,他說:“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今夜讓我們一起重溫李大釗先生這篇百年前寫下的《青春》宣言,在回望中汲取前行的青春力量。

赞劳动·致青春|五四青年节重读李大钊:以青春之我,乘风破浪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傳播者。1916年春寒料俏之時,尚在日本留學的李大釗回望祖國,以一顆赤子之心寫下了著名的《青春》。文章回環繞樑的韻律、蕩氣迴腸的氣魄和精闢透徹的說理,深深打動了陳獨秀,將其作為“發刊告白”之一,發表在當年9月改刊後的第一期《新青年》上。

赞劳动·致青春|五四青年节重读李大钊:以青春之我,乘风破浪

留學日本時的青年李大釗

寫這篇《青春》時,李大釗先生只有27歲,正值青春年華。而他犧牲的時候,也只有38歲,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紀,仍是一個青年。他將短暫的一生,全部傾注到青春中國的革命偉業中。那些漫漫長夜裡,他高擎火炬,他堅信屬於中國的青春終將來臨。在《青春》一文中,他寄語中國青年:“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茲砥柱中流之責任……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赞劳动·致青春|五四青年节重读李大钊:以青春之我,乘风破浪

1927年4月28日,京師看守所。李大釗頭髮剃去,雙目直視,表情平和,滿是皺褶的灰布棉袍之下掛著又黑又粗的鐵鏈。上午10時,他走向絞刑架前,留下生命中最後一張照片。

奮發有為,讓“盛世如你所願”是對先烈最好的告慰。百年之後,先輩們播下的種子正在青春中華的大地上和中國青年的心裡,生長、開花、結果。

赞劳动·致青春|五四青年节重读李大钊:以青春之我,乘风破浪

傾囊相助,因為疫情就是命令,因為血脈早已相連。疫情期間,山東累計派出十二批醫療隊1797人馳援湖北。

在今年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無數中國青年奔赴前線譜寫了一曲共克時艱的青春之歌。他們是一線的醫生護士,不計報酬、不計生死,用生命守護生命。他們是科研院所的工作者,與時間賽跑研製疫苗,用科學守望奇蹟。他們是遍佈社區街道的志願者,用愛心傳遞真情,用奉獻守護家園。一張張意氣風發的臉龐,一個個勇往直前的戰士,他們有一份光,就發一份熱。不懼,本是青春模樣;不退,彰顯青年擔當。

前輩們,如果你們聽得到,真想問一句,吾輩青年何如?

《青春》一文很長,每每重讀總讓人熱淚盈眶,因為青春的熱血從未平息。今晚,我們節選全文最後的片段與大家共讀,重溫那個年代偉大的青春夢想,在回望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正如李大釗先生所說“黃金時代,不在我們背後,乃在我們面前;不在過去,乃在將來。”

吾願吾親愛之青年,生於青春死於青春,生於少年死於少年也。吾願吾親愛之青年,擎此夜光之杯,舉人生之醍醐漿液,一飲而幹也……進前而勿顧後,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乘風破浪……

朗讀者:

赞劳动·致青春|五四青年节重读李大钊:以青春之我,乘风破浪

李嬌陽,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