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莊子•知北遊》中說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時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身處北方,四季分明。

而我的故鄉,秋冬春夏,每一季都有她獨特的美,早已深深刻印在我的心底。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說的就是她——泉城濟南。

春季之美:春暖花開,妖嬈嫵媚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柳絮紛紛,濟南的春天無聲無息地來到了。

泉畔、湖邊、公園、山間、田邊……處處都是“千里鶯啼綠映紅”的景象,豈一個“美”字了得。

旖旎撩人的大明湖邊,神秘俊秀的千佛山上,品茶對棋的護城河岸,興致勃勃的人們聽著婉轉的鳥鳴迎接著美好的春天,連帶著說話聲兒也溫柔起來。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漫步於趵突泉畔,微風吹過,迎春花香氣撲面而來,碧綠的芳草就如同美麗的音符歡快地跳躍;泉池裡清澈的泉水盪漾起一層層漣漪徐徐散開,那成群的魚兒更是無拘無束、逍遙自在的在水底遊弋,好不熱鬧。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實際上,春天在濟逗留的時間非常短暫,總是來去匆匆,讓人來不及體味其中的愜意。不及回眸,已是初夏的光陰。

夏季之美:泉水叮咚,湖水澎湃

夏日的濟南,是泉水的濟南‍。

柳枝依依的大明湖邊,碧綠的荷葉後面,千姿百態的荷花害羞地探出頭來,好奇地張望著波光粼粼的湖面。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晨光熹微,拎上三兩個水桶,黑虎泉打上甘澈的泉水,五龍潭公園晨練一會兒,健康又幸福的一天開始了。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漫步護城河邊,飲一口甘冽的泉水,頓覺舒爽。

于山水寂靜處,聽流水潺潺,感受夏的熱鬧。

水的清澈、荷的皎潔、魚的活力、葉的碧綠、人的熱情,共同構成了濟南的夏天,將這座城的鮮活靈動表現得淋漓盡致。

秋季之美:愜意安靜,別具風韻

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備著的。可是,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

這是老舍先生眼中的濟南,格外動人。

濟南的秋,是俏皮的,是慵懶的。沒有江南小鎮的溫婉幽靜,沒有刻意的粉飾,只待人用心地撿拾。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山,泉,湖,河,古路,在秋色的襯托下,越發的美麗‍。遠遠望去,被秋天渲染後的濟南,彷彿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漫山秋葉,綠色,黃色,紅色,一簇簇,一叢叢。抬眼望去,就像是一片金黃色的煙雲繚繞。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泉城公園曲徑幽幽,亭臺水榭,天上微微有些白雲,水上微微有些波皺,空氣中略帶一點兒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歲月的車輪緩緩走過,留下了一條深深淺淺的轍痕。

冬季之美:白雪紛飛,靜謐含蓄

冬天,飽含著期待,孕育著希望。這時的濟南,宛如一位洗盡鉛華的少女,呈現出樸素簡約之美‍。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漫步湖畔,心靈也變得淡泊寧靜。走在雪路上,聆聽咯吱咯吱的聲響。站在田野裡,領略一望無際潔白世界的廣闊與蒼茫。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那飄飄灑灑的雪花,落到了光禿禿的樹上。戴著圍巾和手套的孩子們,快樂地堆起惦記了許久的雪人。

冬天最冷的時候,一定要吃一頓銅鍋涮肉,濃郁的湯汁配著鮮嫩的羊肉,實在是一種享受!冰糖葫蘆兒!耳邊立刻響起了嘹亮的吆喝聲,脆甜的糖衣裹著酸酸的山楂,酸酸甜甜。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循著泉水的脈絡在濟南的老城中漫步,感受屬於這座古城的溫暖,以及人世間的煙火氣息。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山一城,水一城,山水共泉城。山川固美,是鬼斧神工。所有的美好,孕育於這顆星球。春夏秋冬不斷的輪迴,大自然的美值得我們去用心去探索,可遠觀亦可近瞧,絕美卻不雷同。來過的人,都會被她驚豔到,流連忘返。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聆聽大自然之美,用心守護那一抹綠。

但是,2020年一開始,我們便目睹了澳洲山火蔓延、東非蝗災、肺炎疫情肆虐全球……

每一個事件都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的心,每一場災難都與我們息息相關。這一切都在提醒我們,要更加愛護、更加保護大自然母親。

千萬別等到真正的世界末日來臨之後,我們才意識到,曾經我們明明有機會拯救自己。爭做地球小衛士,守護那一抹綠,留住心中的那片自然之美。

地球,我們只有一個,保護地球更需要實際的行動。讓我們停止對地球母親的傷害,敬畏自然,感恩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環境,低碳生活,人人都是地球守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