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說|中秋節來源與嫦娥傳說

現在很流行一個詞語,“女神”。常常用來誇女孩子,優雅美麗,氣質高貴。女神一詞最早就是形容嫦娥的,她是上古神話中的仙女。

每日一說|中秋節來源與嫦娥傳說


嫦娥是小時候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了,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亭亭玉立,楊柳細腰,明眸皓齒,美目盼兮,美好的詩句都無法形容她的美麗。

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嫦娥仙子的傳說。

嫦娥,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嚳(天帝帝俊)的女兒、后羿(大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稱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忌諱而改稱嫦娥,又作常娥。


每日一說|中秋節來源與嫦娥傳說


據說嫦娥與后羿開創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演繹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民間多有其傳說以及詩詞歌賦流傳。在神話傳說中,嫦娥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處所求得的不死藥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廣寒宮之中。在東漢之前,無任何資料顯示嫦娥與羿是夫妻關係,直到高誘註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

後來道教在其神話中,將嫦娥與月神太陰星君合併為一人,道教以月為陰之精,尊稱為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嫦娥仙子的傳說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嫦娥奔月。因為後人的期盼或者臆想,傳出了很多版本,下面這個版本是流傳最廣的一個。

后羿射下九個太陽,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逢蒙也混了進來。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交予嫦娥保管。逢蒙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危急之時吞下不死藥,不多時便飄離地面,飛落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家尋妻不得,捶胸頓足,仰望月亮千呼萬喚地呼喚嫦娥名字。他的呼喚驚動了上天,皎潔的月亮上,果然出現嫦娥的身影。后羿急忙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的嫦娥。而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也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遙祭嫦娥。後來月母被羿的真情所打動,允許嫦娥在月圓之日與羿在月桂樹下相會。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這個版本的傳說流傳至如今。


每日一說|中秋節來源與嫦娥傳說


嫦娥的美麗和善良在人間流傳古今,月亮在十五合圓,所以人們在八月十五遙拜嫦娥,以祈盼家人團圓,愛情美滿,

祝願大家,閤家團圓,安康順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