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如何不想她,追憶劉半農君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飄著些微雲,

地上吹著些微風。

啊!

微風吹動了我的頭髮,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戀愛著海洋,

海洋戀愛著月光。

啊!

這般蜜也似的銀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魚兒慢慢遊。

啊!

燕子你說些什麼話?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樹在冷風裡搖,

野火在暮色中燒。

啊!

西天還有些兒殘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劉半農 1920.9.4

五四以前,漢字中的“他”本無男女之分,劉半農在《教我如何不想她》中首創了“她”取代女性,並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1926年趙元任將此詩譜曲,並廣為流傳。

教我如何不想她,追憶劉半農君

劉半農(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蘇江陰人,原名壽彭,後名復,初字半儂,後改半農,晚號曲庵,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

清宣統三年(1911年)曾參加辛亥革命,民國元年(1912年)後在上海以向鴛鴦蝴蝶派報刊投稿為生。民國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學任法科預科教授,並參與《新青年》雜誌的編輯工作,積極投身文學革命,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民國九年(1920年)到英國倫敦大學的大學院學習實驗語音學,民國十年(1921年)夏轉入法國巴黎大學學習。1925年獲得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所著《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法國康士坦丁·伏爾內語言學專獎。民國十四年(1925年)秋回國,任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講授語音學。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病逝。主要作品有詩集《揚鞭集》、《瓦釜集》和《半農雜文》。

教我如何不想她,追憶劉半農君

研究語言的劉半農為了要編一本“罵人專輯”,曾在北京某報紙上刊登啟事,徵求各地的“罵人語言”。語言學家趙元任見到啟事後,立即趕往劉半農的宿舍,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的方言把劉半農“痛罵”了很長時間。隨後周作人也趕來,用紹興話再把劉半農“罵”了一頓。劉半農在大學裡授課時,因向學生們徵集“罵語”,又被寧波、廣東的學生相繼用方言“大罵”。此後,劉半農又去拜會章太炎。章太炎也聽說了他正在收集“罵人語言”,就用漢代的罵人話“罵他”,還告訴他這句罵人話是誰說的、典出何處;接著用唐朝罵人的話“罵”他,再告訴他是誰罵的,典出何處。一直從上午說到中午。劉半農同來的人只得出來向章太炎作揖說:“我們麻煩老師很久,現在我們要告辭了。”

教我如何不想她,追憶劉半農君

劉半農的課題沒有進行下來,但是在今天這些課題依然有著重大的意義:

1、現在的國語,嚴格地說來,含有十分之幾是滿洲人的音韻,好多字音都不是漢人所有;

2、漢人要用漢音,漢音應該是漢代音韻或唐代音韻,不能有滿人音韻;

3、高麗話和日本話在繼承漢音上都勝過“十分之幾是滿洲人的音韻”的北京話;

4、高麗話和日本話也摻雜了他們那裡的土話和外來話,所以也不是最純正的漢音;

5、最純正的漢音必須從研究“小學”研究“音訓”研究《說文》中來,比如章氏朗誦漢詩或唐詩時所用的那些“漢代音韻”或“唐代音韻”。

依劉君所見,我們該怎麼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