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 今後如何發力?


惠州西湖承載著惠州的記憶,也見證著惠州的成長。


累計投入建設資金6億多元,實施了10大類、163小項整治項目,實現了景觀質量、遊覽設施、管理服務明顯提升……自2009年10月啟動惠州西湖旅遊風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以來,歷時9年,惠州西湖終於摘取5A“金牌”,令惠州人驕傲。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惠州西湖從此可以躺在“金牌”上睡大覺了。國家旅遊管理部門在2015年啟動了針對A級景區的動態管理機制,5A景區的“終身制”被顛覆,“有進有出”的長效考核和管理成為常態。如何鎖定5A景區的行列,如何在後5A時代持續發力,惠州西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9年創建,惠州西湖不負苧蘿西子美譽

惠州西湖自形成發展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其山川秀邃、幽勝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隱現於樹木蔥蘢之中,景域妙在天成,有“苧蘿西子”之美譽,又有“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的記載。北宋蘇東坡謫居惠州,使西湖建設進入全面發展的鼎盛時期。

如今的惠州西湖旅遊景區位於惠州市市區,由西湖景區和紅花湖景區組成,總面積20.91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積3.13平方公里),以“六湖九橋十八景”著稱。

立足於打造“景城典範,惠民西湖”,更好發揮惠州西湖的旅遊龍頭作用,加快惠州旅遊業發展,保護歷史文化資源,提高惠州宜居宜業宜游水平,推動全域旅遊建設,惠州市委、市政府於2009年10月決定啟動惠州西湖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並連續多年列入“民心工程”,寫入市委、市政府工作報告,安排專項資金,作為城市建設重要工程全力推進。

2010年編制完成《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旅遊總體規劃(2010-2020)》;2012年修編完成《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2-2025)》,獲國家住建部批准。2012年以來,按照上述“兩部總規”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評分細則》,惠州編制《惠州西湖創5A整治提升優化方案》,並協調全市各職能部門,按照責任分工,明確任務時限,落實工作措施,齊心協力推動西湖創5A工作。

以“讓遊客舒心滿意,建最美生態西湖”為質量目標,以“用心服務、科學管理,共創品牌、西湖惠民”為質量方針,惠州全力把西湖打造成以觀光覽勝、旅遊度假、休閒健身、歷史文化、科普教育等功能集一體的示範性、獨特性的旅遊景區。

按照提升優化方案,惠州累計投入建設資金6億多元,實施了10大類、163小項整治項目,實現了景觀質量、遊覽設施、管理服務明顯提升。“惠州西湖景觀質量”分別在2014年12月通過省景評委評審,2015年12月通過國家旅評委評審。2016年12月,國家旅評委對惠州西湖創5A工作提出指導意見,此後,惠州制定了《惠州西湖創5A迎國檢整改提升工作方案》,召開會議嚴密部署,認真整改提升。

上月29日,2018年新晉5A級旅遊景區頒牌儀式在北京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正式為惠州市惠州西湖旅遊景區授牌。

持續免費,景區服務配套還有待提升

2012年6月28日,惠州西湖全面免費開放,遊客可以免除此前的40元門票,盡興遊覽。

摘取5A“金牌”後,最多市民、遊客關心的問題就是,惠州西湖還能繼續免費嗎?惠州市園林管理局副局長翟偉中表示,惠州西湖風景旅遊區將一如既往免費。

除了門票,惠州西湖周邊停車難、交通擁堵等問題,規劃建設涉及居民建築保留、改造和旅遊配套設施新建等事宜,都是惠州西湖5A創建成功後還要持續關注的。

這種關注,不僅是回應民意,也是響應國家旅遊管理部門的要求。

國家旅遊局在2015年啟動了針對A級景區的動態管理機制,5A景區摘牌的第一記實錘落在了秦皇島山海關景區。至此,5A景區的“終身制”被顛覆,“有進有出”的長效考核和管理成為常態。

A級景區被國家旅遊局通報所顯示的處罰程度分為五個級別,從輕到重依次是通報批評、警告、嚴重警告、降級、摘牌。如果景區在被通報之後仍不重視,摘牌就很有可能。

“景區將不斷完善停車、交通疏導等環節”,翟偉中說。根據《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草案)》,西湖景區範圍內及周邊規劃公共停車場共29個,保留現狀14個,規劃新增15個,建議為智慧停車場,其中紅花湖西入口停車場規劃為生態智慧停車樓。其中,近期2020年小車位為8841個,大巴車位為194個;遠期2025年小車位為9742個,大巴車位為194個。

為了方便遊客遊覽,景區外部還規劃落實莞惠城際、高快速路、金榜路、新聯路和鱷湖路等過境主要道路,內部完善旅遊專線交通、景區電瓶車遊線和水上交通遊線,同時結合林業觀光線,新增紅花湖與觀洞湖的旅遊接駁專線,加強景區間交通的連續性。

該規劃草案還涉及居民點建設,將優先遷出現狀容積率較低的居民點,現狀容積率較高的居民點逐步遷出。結合規劃方案旅遊點建設用地佈局,遷出過程中對陳炯明墓旁、鱷湖路旁及黃塘路旁居民點中外形、色彩、空間特色突出的居民建築進行保留,改造為旅遊配套設施用途。

翟偉中說,惠州西湖旅遊景區獲評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起點而非終點,未來惠州西湖將加大智慧景區建設,目前景區已經形成以統一綜合管理系統為基礎,景區官網、手機APP為窗口的一體化的智慧景區服務管理體系,形成免費WiFi全覆蓋,遊客可通過“惠州西湖”官方網站和手機APP瞭解最新景區動態,進行VR全景瀏覽、語音自助導遊,通過新媒體實現全程互動分享旅遊體驗。

做強旅遊,惠州西湖還需提煉“精氣神”

5A級旅遊景區代表了國家級旅遊景區的最高水平。評定5A級景區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榮譽,對景區而言,它更多的是為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更多的服務。

在昨日的揭牌儀式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巡視員毛誠提出,希望惠州以此為新的起點,積極探索“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模式,全面加快體制機制創新、經營管理創新和品質服務創新,進一步提高景區管理、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水平,不斷增強景區吸引力、競爭力和帶動力,通過旅遊業拉動就業,形成更大的社會效益,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為全省打造粵港澳世界級旅遊休閒灣區和世界旅遊休閒目的地貢獻惠州力量和智慧。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就說“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的杭州西湖。2002年10月,杭州西湖景區24小時免費開放環湖公園,成為全國第一個不收門票的5A級風景區。少了門票收入的杭州西湖,反倒比以前賺得更多。

這其中的奧秘就在於,杭州西湖景區不以旅遊作為直接贏利點,而是以旅遊業作為導流入口。杭州西湖景區遊客接待量年年攀升,在西湖景區的帶動下,杭州熱的不僅僅是一個湖,周邊縣市區旅遊產業也出現井噴效應,遊客、門票收入暴漲,最終將人流轉化為旅遊收入,杭州的整個旅遊產業甚至服務業都因此受益。

中山大學規劃研究設計院院長李立勳教授說,雖然惠州西湖知名度沒有杭州西湖高,但惠州西湖有著自己平實的特色。李立勳認為,惠州西湖未來發展,要結合新型城市化,就是看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秉承“以人為本,生態文明,傳承文化,優化佈局”十六字方針,將生活、生態、生產相融合,“新型城市化,惠州是很好的樣板”。

“惠州西湖是現代的,快樂的,富有朝氣的”,著名旅遊文學作家武旭峰認為,目前惠州西湖的知名度不夠,要有自己響亮的口號,才能吸引眼球。同時,惠州西湖的旅遊產業要注重遊客的體驗性,尤其是文化開發。“要增加一些讓遊客可以動手動腳的設施設備”,武旭峰說,在景觀質量、文化氛圍、歷史傳承、景觀環境方面,惠州西湖要有更鮮明的特色。

我們將目光放到惠州奪取首塊5A“金牌”的羅浮山景區。

自2013年12月榮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後,羅浮山不斷進行宣傳推廣、項目引進、軟件管理服務提升,包括舉辦像中醫科學大會這樣規格高、效益大、影響深的頂級學術會議,推動羅浮山劍指國內知名旅遊度假養生基地和國際知名中醫藥旅遊產業基地。可以說,中醫藥養生已經成為羅浮山旅遊產業的“精氣神”。

喜歡鄂鄉小陳的就關注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