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樂評人品鑑鍾楚曦《Monica》:芳華女孩致敬張國榮

十位樂評人品鑑鍾楚曦《Monica》:芳華女孩致敬張國榮


流水紀

電影《芳華》中帶著羞澀笑意咬下了一口西紅柿的蕭穗子,是我認為整部電影最動人鏡頭之一,不過成功扮演了這個角色的鐘楚曦,沒有侷限在一種文藝而敏感的類型中,事實上,她很快展現出自己多元化的魅力,漸漸成為了熱辣、野性、聰慧又有風情,難得有強烈個人辨識度的女演員代表。

而看到《Monica》單曲封面,我忍不住發出驚歎:真美!那個一襲金色舞衣,露出大長腿,做出躍躍欲試姿態的美豔女郎,在復古色調光暈下,瞬間就把人們拉回粵語歌的黃金年代——《Monica》是哥哥張國榮的代表作,收錄於1984年發行的專輯《Leslie》中,當年獲得十大中文金曲以及十大勁歌金曲獎,1999年在第22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獲得“20世紀百年十大金曲獎”,絕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時代金曲,而鍾楚曦選擇在這個四月推出自己的翻唱版本,當然是對哥哥一種致敬,也喚醒大家對“港樂”黃金年代的回憶。

編曲製作上,鍾楚曦這版《Monica》很好地保留了原版的復古節奏感,通過強烈的鼓點、和聲、擊掌,營造出一種躍躍欲試的舞動激情,本就是廣東人的鐘楚曦粵語發音咬字十分自然,厚實有力道的嗓音演繹充滿了颯爽力度,搭配貫穿其中的和聲演唱,宛如女主唱正帶著一群朋友在聚光燈下的舞池中心,肆意搖擺著歌唱,間奏的吉他和貝斯也很好地還原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勁歌金曲”氛圍,聽著這樣的歌聲,在一代又一代人念念不忘的紀念中,“經典”還會充滿生命力地延續下去。


十位樂評人品鑑鍾楚曦《Monica》:芳華女孩致敬張國榮


愛地人

雖然,早在1977年就已經發行了人生的首張EP專輯《I Like Dreamin’》,但張國榮真正大紅大紫,還要到七年後的1984年,而象徵他步入香港樂壇一線行列的代表作,就是《Monica》。

《Monica》收錄在張國榮1984年的同名專輯中,原本只是一首日語翻唱曲,卻因為張國榮熱辣、帥氣的演繹,成為了華語樂壇極影響力的永恆經典。正是因為這首歌曲,開創了譚張爭霸的香港樂壇盛世,也讓快歌成為後來很多華語歌手的標配。

《Monica》很經典,《Monica》也有很多人唱,但後來的翻唱中,能夠給人留下印象的,不多。在去年年底浙江衛視的跨年晚會上,鍾楚曦曾經將《月半小夜曲》、《千千闕歌》和《Monica》三首廣東歌經典,進行串燒的演繹,當時就對這個表演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而這次,因為四月初哥哥的忌日,鍾楚曦也特別推出了《Monica》的錄音室版本,不僅用這樣一種方式,致敬永恆的偶像,也是為之前舞臺演出的版本,做了更細化的增強

翻唱《Monica》的最大難點,就是語言和咬字。因為是一首廣東話的歌曲,所以無數翻唱者,首先就倒在了廣東話的發音上。但鍾楚曦因為是廣州人,所以輕鬆趟過這個難點。

當然,僅僅只是廣東話標準,是遠遠不夠的。這次鍾楚曦的這首《Monica》,首先是在音樂製作上,保持了復古和時尚的一種平衡。作為一首經典作品,既可以聽到八十年代的電子合成器音色,又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了更多靚麗的音色,音樂色調整體更明亮,更具時代感。

除此之外,鍾楚曦那種略帶沙沙的聲線,不僅先天有種復古的氣質,其實也是這個時代女聲少有的特質。

而作為一個實力派演員,鍾楚曦在音樂的駕馭上,同樣不失大家之風。並沒有因為律動的活潑和輕浮,她的演繹自始至終保持了一種剋制和節制,也正是如此,讓作品有了一種大氣的風範。即使沒有視覺,也依然能夠讓人聯想到鍾楚曦統治舞臺的女王般光彩。

女聲版的《Monica》,鍾楚曦的版本,值得馬克!


十位樂評人品鑑鍾楚曦《Monica》:芳華女孩致敬張國榮


盧世偉

《Monica》當然不算一首新歌,但吸引到我的是這個版本的演唱者,鍾楚曦,對,你沒聽錯,就是電影《芳華》裡面扮演蕭穗子的鐘楚曦,一個我並沒有想到她也會唱歌的學舞蹈出身的女演員。

演員演而優則唱從來都不是什麼新鮮事,有時為了參加一個特定的演出活動,臨時表演一個歌唱節目也是常規動作,翻唱更是他們最容易走的捷徑,鍾楚曦演唱《Monica》這首歌其實最早也就是出現在2020年浙江衛視的跨年晚會上。因此,這樣的翻唱原本也並不算得什麼特別之事。

只是今年的4月1日,適逢哥哥張國榮的忌日,鍾楚曦又把當時晚會中約摸一分半鐘的表演片段正正經經地錄製出了一個接近歌曲原版長度的完整翻唱版本,重又聽到這個完整版本,就有一個特別強烈的感覺:在《Monica》這首歌自1984年誕生之後被翻唱的幾百個版本中,拋開上世紀80年代扒帶時期的那些個刻意惟妙惟肖的模仿版本,鍾楚曦的這次翻唱,反倒是最接近這首歌原始風貌的一個版本,雖然編曲上小有變化,但從結構、節奏到整體曲風走向,基本上是在復刻當年的經典模樣,更難得的是,鍾楚曦的咬字發音,很有當年那些經典歌手的習慣風範(當然這或許也與鍾楚曦本身就是廣東人有關),最初閉著眼睛聽時,有幾刻我甚至誤以為這是來自張國榮生前摯友陳潔靈的翻唱版本。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歌唱習慣和表演味道,那才是那個時代之所以會常常被人緬懷追憶回味的核心價值所在,鑑於這首歌選擇了在4月1日這天正式上線推出,並且是一個完全接近全曲長度的完整版本,其致敬之意不言而喻,那我就覺得,這樣的致敬,才是對那個時代的經典藝人和那個經典時代的最懷敬意的致敬,而鍾楚曦的歌唱能力和歌唱特點,對於我們這些從那個年代成長過來的歌迷來講,頓時成了難能可貴的意外驚喜了。


十位樂評人品鑑鍾楚曦《Monica》:芳華女孩致敬張國榮


光榮____

前段時間把哥哥張國榮的被翻唱作品搜出來聽了聽,發現鍾楚曦也唱過《Monica》,感覺不錯。我最早認識鍾楚曦是在電影《芳華》裡,美人在骨不在皮,鍾楚曦的骨相很美,記住了這個面孔。聽完後她唱歌,覺得她是演員中會唱歌的。

鍾楚曦在2020跨年舞臺上連唱《月半小夜曲》+《千千闕歌》+《Monica》,在前兩首靜態的作品之後,跟著動感的《Monica》,也恰好豐富了這個Live的音樂內容。我還在想鍾楚曦的粵語怎麼這麼標準呢,查了一下,她是廣東人,難怪發音比較自然。

重點說一下這個最後一首《Monica》,Live中鍾楚曦穿著黃色流蘇裙,恍然間讓人回到了那個港女時代的香港樂壇。鍾楚曦的聲音裡有比較濃的港風濾鏡,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自信加持下的風情萬種。鍾楚曦應該很喜歡這首《Monica》,所以後來推出了錄音室版本,在4月1日上線也是用心。這一版本《Monica》適合悅晟雷音合作發佈的,編曲延續了哥哥版本的勁歌熱舞思路,但是整體更輕盈,更符合鍾楚曦女性視角的Vocal氛圍。

鍾楚曦唱得好,主要是咬字和律動的力量拿捏得好,尤其正在反覆的“Thanks / Thanks”處很明顯,是有自己的處理方式的。目前我們聽到的大多數女聲港樂翻唱綿軟無骨,但是這一版本的《Monica》是有“骨”的。希望以後能聽到鍾楚曦更多的港樂作品。


十位樂評人品鑑鍾楚曦《Monica》:芳華女孩致敬張國榮


劉尼尼

去年底在浙江衛視的跨年晚會上聽到鍾楚曦粵語串燒了《月半小夜曲》《千千厥歌》《Monica》三首經典港樂,一直都知道鍾楚曦是廣東人,但還是第一次聽她唱粵語歌,載歌載舞的表演著實讓人驚豔了一把。最近她又發佈了《Monica》的數字單曲,通過對這首80年代經典舞曲的重新編曲製作演繹,將音樂的質感和標準回潮,為經典老歌注入了強心劑。

這首歌在編曲上不是稜角分明全盤覆蓋地顛覆,而是在求同存異中保存一種原汁原味的感覺,既保留了原本復古迪斯科的韻味,又運用效果器增添了一些當下的流行氣息,讓聽眾在回憶經典時又有了新鮮感。在歌曲的演繹上,鍾楚曦亦使用了比較復古的唱腔,而且作為演員有了對歌曲意境詮釋的先天優勢,使得整首歌聲色俱佳,尤其是她在某些字句的咬字上下了功夫,比如“不顧一切”“給我光輝”尾音的處理,帶著那個時代特有的真誠、古樸、瀟灑和厚重。

當然,翻唱經典只是一個載體,都是為了讓聽眾更好回味好年代、舊時光的理由。唱歌這事兒本就見仁見智,尤其是翻唱,大多數人都會對經典名曲有先入為主的印象,但鍾楚曦的《Monica》在我看來是一次值得我們聆聽的翻唱。感傷的懷念之於凌亂的思緒,有種越用力抓住越快從指縫裡流逝的唏噓,陳年的迪斯科音樂連同哥哥的氣息一樣飄散在前塵舊事的一往情深裡,往日意,今日痴,它朝兩忘煙水裡,快忘記的,就這麼在歌聲中再憶起。


十位樂評人品鑑鍾楚曦《Monica》:芳華女孩致敬張國榮


王擊凡

我跟鍾楚曦都是廣州人,大家都是受同一方水土的滋養而長大成人,所以對她的作品,總是會有一份特別的情意結在。

最近,演而優則歌的鐘楚曦,就和音樂公司悅晟雷音合作,發佈了她的新粵語單曲《Monica》。除了借花獻佛向這首歌的原唱者張國榮致意之外,鍾楚曦這一個情懷滿滿的女聲版的《Monica》,也像是在追憶那個逝去不再復還的上世紀80年代。那些年的港產片與粵語歌,曾經是這樣地滋養過我們的心靈,“誰能代替你地位”。

其實,早在2020年浙江衛視的跨年晚會上,鍾楚曦就已經獻唱過《月半小夜曲》+《千千闕歌》+《Monica》的經典粵語組曲了。而她在《Monica》這一段載歌載舞的Live演唱表現,更是比前兩首慢歌要更為出色。

從《Monica》的舞臺表現、舞蹈、唱功方面來說,鍾楚曦都絕不輸給任何專業級別的歌手。至於鍾楚曦本就字正腔圓的粵語發音,更是她在內地娛樂圈的獨門秘技,這讓我更期待她的個人原創粵語單曲啊!

學舞蹈出身的鐘楚曦,遇上《Monica》這樣動感十足的歌曲,自然是相得益彰。而鍾楚曦聲線中天生自帶的那份磁性,以及她骨子裡彷如穿越回八十年代的古典風韻(是的,不然馮小剛導演也不會找她來演《芳華》了),更讓這一版的《Monica》催生出非常特別的氣質。

從編曲到製作上,《Monica》都儘量還原那種香港樂壇輝煌時代的經典流行氣質。鍾楚曦的中性演繹亦猶像雌雄莫辨,彷彿在聽梅豔芳唱張國榮的歌一般,越聽越是感覺醉人。

這裡還要多說一個關於《Monica》的小故事。張國榮當年還沒有走紅之時,也經歷過一段無人問津的尷尬時期。有一次,哥哥在公開場合演唱《Monica》,興奮地往臺下扔帽子,卻沒有粉絲把帽子接走,反而有觀眾把帽子重新扔回臺上,併發出噓聲……

同樣經歷過多年蟄伏才熬出頭的鐘楚曦,相信也很能體會這種微妙的心情。2013年就開始演戲的鐘楚曦,直到四年後的2017年,才以《芳華》拿到了她姍姍來遲的第一個最佳新演員獎提名。

無論中間經歷過多少艱難,鍾楚曦都依舊執著地相信,她心中這一個關於演戲、唱歌、跳舞的小小夢想。大概是因為,偶像哥哥笑對逆境的經歷,也一直深刻地影響著她吧?

“好多謝一天,你改變了我!”

每個人的人生當中,都會有這麼一首足以改變你我命運的《Monica》,Thanks,Thanks,Thanks。


十位樂評人品鑑鍾楚曦《Monica》:芳華女孩致敬張國榮


納蘭驚夢

以前看鐘楚曦無論是演戲還是街拍,就覺得這姑娘無論是長相還是氣質,都是自帶上世紀90年代復古港風的韻味。尤其是她自信灑脫的特質,散發出一種超越美的整體魅力。

沒想到的是,她不僅是外形氣質港風,就連唱歌都是滿滿港樂經典回憶。這次翻唱張國榮《Monica》,一開腔就是90年代香港女星的唱腔。無論是曲調,還是具有辨識度的發音,真的都讓人一秒魂穿那個處處港樂的時代。作為粵語勁歌的鼻祖式作品,青春洋溢《Monica》其實卻是首“分手快樂”的嗨歌,之前鍾楚曦在跨年演唱會上唱跳粵語串燒時就有這首歌,演唱會版本動感熱烈;而這次的改編版本,在歡快之餘更多溫暖,真是太可了。


十位樂評人品鑑鍾楚曦《Monica》:芳華女孩致敬張國榮


沉默電話

將跨年演出的致敬作品帶入錄音室,鍾楚曦全新版本的《Monica》,讓人聽到經典與創新之間最舒適的平衡感。這首翻唱沒有采用流行前沿的舞曲編制,而是依然模擬上世紀質感的電子音色,讓歌曲依然洋溢美好的八十年代韶光。但是,其編曲的思維、創意、構造、延伸,又是求新而符合當下的,不但節奏與層次更加豐滿,和音方面也有新的意識。這一首《Monica》因此環繞在兩個時代的音樂邏輯中,喜新戀舊,聽得人陣陣舒適。

鍾楚曦的多場Live表演與錄音室作品表現,也讓人聽到她的音樂性格,瞭解到她所擅長的個人風格。她的颱風沉穩、情緒到位,她十分了解正在演繹的作品,應該展現出怎樣的感染力,舞臺上的她讓人讀到一種“專注力”,並能得到濃厚的安心。與音樂公司悅晟雷音合作發佈的這首《Monica》也兼併了她在舞臺的Live感染力,對舞曲節奏、情緒張弛的控制,在錄音室中依然展現能量與活力。一首自帶時代屬性的歌,鍾楚曦的翻唱不是翻錄、改造,而是融入新時代感情色彩,將經典最美的一面繼續延伸出去。


十位樂評人品鑑鍾楚曦《Monica》:芳華女孩致敬張國榮


三石一聲

很久沒有聽到一首原汁原味、甚至於連咬字發音都很正統的“復古”廣東歌了,更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打動我的,會是以演戲見長的鐘楚曦。

但到底是生於廣州的可人兒,鍾楚曦從今年年初跨年演唱會時翻唱張國榮的《Monica》再到現如今“哥哥月”發行這首歌的錄音室版本,她最令人在歌曲中產生共鳴與代入感的,第一肯定是她標準的咬字發音,第二則是源於她在演唱氣息控制方面的精準——當然,這不是歌唱比賽節目,過於精細評價一個人的唱功顯得太嚴苛。

我來講講鍾楚曦這版《Monica》的動人之處吧,前面講到,首先離不開的,一定是鍾楚曦非常過關的演唱能力和咬字,另外,這版《Monica》沒有為了刻意強調當下感而作與原曲相去甚遠的編曲思路,同樣是復古舞曲的調調,同樣是接近復古J-Pop的節拍鋪排,短促有力的Groove感乾淨利落地切分了這首歌與當下Urban節奏曲很不同的呈現面貌,聽得出,是一次用心的全新制作,更是一次用心的致敬動作——不強調全新演唱者的個人特質(當然演唱語言是鍾楚曦的特色之一),反而潛心去挖掘原曲的動人精髓,並最大化呈現,鍾楚曦和音樂公司悅晟雷音合作發佈的這首歌,這樣的致敬,是真的走心了


十位樂評人品鑑鍾楚曦《Monica》:芳華女孩致敬張國榮


趙南坊

實話講,平時不太關注影視,所以對於演員鍾楚曦鍾楚曦並不瞭解。

好在有跨界,今天聽到了她演唱的歌曲。嚴格意義上講是翻唱,她翻唱了各位應當都熟悉的《Monica》。在4月1日推出這首歌曲的改編翻唱也是很容易理解的,自然是有向張國榮致敬的意思。

對於鍾楚曦此番的演繹,我個人的聽感體驗是新鮮跟熟悉並存。

說新鮮是因為歌曲進行了改編。在強化住原作的核心,節奏,基礎之上,進行了一番豐富。對比即可發現,原版是基於Band Sound的Disco範式,而鍾楚曦演唱的版本則是強化了電氣感,整體Beat電子化,這番對於時代的呼應為這首經典歌曲賦予了極高的可聽性。同時,在節奏方面做文章,相比於原曲直觀簡潔的節奏型,這裡的節奏充分多樣化,節奏具備鮮明變化。由此,整首歌曲製造出了區別於原版的記憶點。

同時,新鮮還來自另外一層對比。因為動感,所以今次全新的《Monica》能夠跟當下的商業化EDM相對標。各位不難體味到,這裡的動感雖說同樣有電子音色的加持,但其實並沒有落入到冰冷、機械化的套路里。編曲通過和音以及鍾楚曦人聲的設計,保存住了鮮活感。在這裡感受到的“舞池效應”,帶著足量的人情意味。

說熟悉是在於鍾楚曦的演唱。歌曲裡音樂的音色足夠現代,但人聲卻有著呼應經典時代的復古感,粵語演唱只是表層,內裡是她的發聲方式以及咬字口吻都在持續傳達著屬於“那個時代”的聲音。更重要的是她的演唱狀態,是進入到歌曲情緒以及時代背景中的自如跟自然,完全將原曲的精髓充分體現。關於這點,現場有更好印證。聽完歌曲後我回看了她在浙江衛視跨年晚會上的表演,發現她能將這首經典歌曲演繹到對味絕對不只是在錄音室理想環境裡的效果匹配,在現場,在動態場景裡,她的發揮可謂更加加分。

可以說,以致敬的方式達成新意,鍾楚曦還原了《Monica》的時代魅力,同時也更新了《Monica》固有的感染力。


十位樂評人品鑑鍾楚曦《Monica》:芳華女孩致敬張國榮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