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市值:股票最終的稱重機

記得14-15年牛市火爆的時候,有一個詞比較火爆,叫市值管理,好多公司甚至專門發公告說公司價值發現不夠,要進行市值管理,然後找一些私募機構聯合拉昇股票,出借籌碼,質押股票購買自家股票,升到高位賣出,大割韭菜。當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成功了,最後的結果就是槓桿危機和股票質押危機,國家隊出動救市,熔斷熔斷再熔斷,一地雞毛。

我在那個牛市初期13年的時候對很多股票對很多股票進行了市值預測,後面到牛市來臨時發現全部達到了我的預測,一半以上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測,讓我不由得目瞪狗呆,連連感嘆:小夥子你還是太嫩了,有錢人的世界你不懂。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習慣對一個公司進行分析時,喜歡用整體市值的方法對一家公司進行毛估估,一個公司值多少錢,你用整體市值去看的話,你就有整體上的感覺,到底它值不值這麼多,很奇怪的感覺。

市值就是股本×價格,或者市盈率×淨利潤。

公司市值:股票最終的稱重機

看了一下,目前A股已經有3831家公司了,並且還會繼續擴容。根據一贏二平七虧的法則,值得研究公司在400家左右。要挑出400家來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一天一家都要寫一年多,我的天,頭大!!!實體店生意不好,找點事情做也不錯。

艱鉅的工程,必須有方式方法,總的來說,按照市值排名的方法,將其分為7檔,

2000億+市值,其實這個檔次的公司並不多,目標巨大,能成為這個檔次的公司已經無數次證明了自身的成功,研究者眾多,資料齊全,應該是簡單分析最容易的,難點是找到市值突破時的起爆點

1000億-2000億,基本上都是大行業的龍頭,這種公司也不會很多。

700-1000億市值,1000億市值是個大門檻,一兩年前,我觀察到雲南白藥,伊利股份,雙匯發展這種公司都在1000億市值面前徘徊了好多年。

500億-700億市值,稍微次一些的行業的龍頭,以及超大行業的老二都在這裡等待魚躍龍門。

300億-500億市值,500億市值也是個大門檻,這個段位公司眾多,很多潛龍。

100億-300億市值,各行各業的都有,分析需要各種行業知識,不容易。

100億市值及以下,行業齊全,A股股票的上市主體,牛市來臨時候,隨便一個票都有可能暴漲。股票太多了,可能會選擇性的挑幾隻分析,歡迎提供代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