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家長會,家委會成員講了多半節課,班主任氣的沒講,你怎麼看

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事情。我女兒所在的班級有一次開家長會,我去參加了,結果60分鐘的家長會,班主任老師總共講了不到15分鐘,家委會兩個成員卻講了40多分鐘。

開家長會,家委會成員講了多半節課,班主任氣的沒講,你怎麼看

家長群是班主任老師為了協調家校關係而建立的,當時有幾位家長自告奮勇當家委會成員,有一個好像還是做買賣的,當了家委會的“領導”。因為孩子班主任是剛接的班,原來的班主任因為家庭原因調走了。

接班後的這位新班主任非常負責任,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她都能夠分析得清清楚楚。那次期中考試結束之後,這位班主任發現班裡存在的一些問,於是集中給家長們開了一次家長會。

開家長會,家委會成員講了多半節課,班主任氣的沒講,你怎麼看

按照家長會的流程,一開始先由幾位家委會的成員介紹一下上個學期班裡的各項班級活動開支情況,這樣可以給全體家長一個交代,畢竟每學年學生交的班費等各種費用都是由家委會集中管理,班主任老師從來不插手。

讓家長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兩位管委會的成員自從上臺後喋喋不休講個沒完沒了,大部分的內容都是關於如何表揚自己的,都是她們倆管理工作做得多麼好等等,不知不覺40多分鐘過去了。幾位任課老師在門口都等著,班主任老師都有點不耐煩了,可是她們倆依然我行我素。

開家長會,家委會成員講了多半節課,班主任氣的沒講,你怎麼看

最後這位班主任真的生氣了,別的班開完家長會,很多家長都陸陸續續地開始往外走了,而自己的班連正經事還沒有開始說,這都40分鐘了,甚至有一位家長都不耐煩了,大聲說了一句:還是讓老師說吧。

就這樣,孩子的班主任老師最後說了不到15分鐘就散會了,不少家長明顯感覺出對這兩位家委會成員的不滿,因為大家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參加家長會,是想聽聽老師的安排,而不是看家委會的表演。

針對這件事,我想了很多,因為一方面我既是孩子的父母,同時也是一名老師。站在老師的角度我們其實需要家長的配合,很多工作才能開展得更好,因此,建立班級群是有必要的。

開家長會,家委會成員講了多半節課,班主任氣的沒講,你怎麼看

但是另一方面,選擇什麼樣的家委會成員,這也非常重要。家委會成員是為班級工作服務的。班級是中心,學生是中心,家委會成員不是中心。因此家委會的運作一定不要本末倒置,所以選擇家委會的成員一定要選那些上心,負責任,有愛心的人。

後來我們瞭解到,這兩名家委會的成員都是經商的,做買賣的,平時能說會道,嘴巴特別甜,說話都撿好聽的說。我也發現他們做很多事情挺會來事兒,點子也不少。但是,有些方面也不妥當。因為班級的一些費用數額也是挺大的,有將近5萬元,按理說應該開一個獨立賬戶,但是這倆家委會的成員卻把它放在了自己的賬戶上,至於幹了什麼我們不清楚。

開家長會,家委會成員講了多半節課,班主任氣的沒講,你怎麼看

還好到了下個學期,這兩名家委會的成員被班主任撤掉了,又換了兩位特別負責任的家長。通過這件事我總結了一個道理,如果參與班級的家委會管理工作,一定要有一顆“公心”,不能有太多私心,更不能為了一己之力,不顧班級利益。同時要明白自己的分量,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老師,學生才是根本。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真心為大家好,為孩子好,為班級好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班級管理工作其實就如同做人,不能用經商那種算計的思維,孰輕孰重這裡面有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