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來自火星的男人


馬斯克:來自火星的男人

馬斯克:來自火星的男人

馬斯克:來自火星的男人

(一)

1600年,一個聰穎勤奮的年輕人,來到布拉格郊外的天文臺,開始了他天文觀測助手的正式工作。

這份工作來自不易。當時正值歐洲天主教和新教的宗教鬥爭,這個年輕人是個新教徒,在激烈的宗教衝突中,他遭到天主教徒的暴力威脅和恫嚇,只得被迫離開祖國奧地利,逃到匈牙利隱蔽起來。

正在生計窘迫之際,他接到了來自布拉格的路德福國王御用數學家第谷的邀請,去協助整理觀測資料和編制新星表。

這個年輕人就是開普勒,後來被人們尊稱為“天空立法者”。

此時,他的老闆第谷,已經對天體方位進行了幾十年的觀測,積累了大量的精確材料。然而,在望遠鏡還沒有被髮明出來的年代,人類觀察星空的唯一方法,就是肉眼所及。

在那個年代,日心說理論還在和地心說觀點激烈博弈。浩瀚的星辰還隱藏在人們的認知迷霧之中。

馬斯克:來自火星的男人

開普勒把目光瞄向了最像地球的那顆行星:火星。他埋頭在老闆辛勤收集的天體數據海洋之中,日復一日地重複著枯燥的數字推演。這個未來的 “天空立法者”,此時還是思緒紛亂。

日月如梭,天行地過。時間倏忽而過,經過9年漫長的不懈演算,一切雲開霧散。

1609年,開普勒用天才的數學技能和驚豔的想象才華,第一次發現了火星運行的奧秘:火星沿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太陽處於兩焦點之一的位置。

這就是舉世震驚的“開普勒第一定律”。這一定律的提出,揭開了行星運動之謎,為現代天文學奠定了一塊重要基石。

火星,也首次露出了它神秘的面紗。

(二)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艙蓋打開,阿姆斯特朗飄出飛船,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足印。

遠隔30萬公里的地球上,全世界為之欣喜若狂。人們歡欣鼓舞,信心爆棚。征服了月球,人類離移民火星還遠嗎?

然而,火星如同一個害羞的新娘,調皮地掀起了一下蓋頭,又用重重的紗幔,把自己遮罩了起來。它還在等待,等待足夠勇敢的人前來揭開美麗的蓋頭。

儘管人類不斷地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但卻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已經有超過30枚探測器到達過火星,卻無一能夠返回地球。大多數都沒有完成任務,僅有的幾次也只是傳回來有限的一些火星圖像。

火星,似乎要故意和人類開個小小的玩笑。自登月之後的40餘年間,人類的腳步再也沒能前進一步,被死死鎖定在38萬千米的近地空間限度之內。

但是,總有人在仰望星空。

1985年,在南非東北部的一座大城市中,一個14歲的小男孩,翻開了一本關於太空幻想的書,書名叫《銀河系漫遊指南》。書中對生命、宇宙和萬物終極問題的探討,讓小男孩確定了一生的追求方向。

他打開了一本書,也打開了心中的一片星空。

馬斯克:來自火星的男人

很多年後,少年功成名就,意氣風發,把這本書鄭重放進火箭方艙中發射升空,以此紀念最初接觸太空的那段少年時光。

這個少年就是埃隆·馬斯克。

1971年,埃隆·馬斯克出生於南非的比勒陀利亞。

馬斯克家族有著強大的殖民開拓者的基因。他的祖父是一位從加拿大來到南非的探險家,還是第一個駕駛單引擎飛機從南非飛到澳大利亞的人。

馬斯克的父親埃羅爾·馬斯克,是一名南非富豪,他喜歡開船出海或者駕駛飛機。在埃隆·馬斯克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給他買很多科幻書籍、電腦設備、帶他周遊各國。

遺憾的是,他的父親性格暴躁,非常具有攻擊性,母親無法忍受,在馬斯克8歲的時候就離婚了。幼小的馬斯克和嚴苛的父親一起生活,有時甚至被父親連續責罵達三四個小時之久。

家庭的不幸已經給年幼的馬斯克蒙上了一層陰影,但雪上加霜的是他還遭受到嚴重的校園欺凌。

他在布萊恩斯滕高中時,本來就是學校裡年紀最小,個頭最矮的學生,還偏偏天資聰穎,成績優異,結果就被一群校園惡霸盯上了,經常被欺凌。有一次被堵住暴打一頓,甚至因此做了鼻部整形手術。

年幼的馬斯克孤立無助,形成了沉默內向的性格。在孤寂的時光裡,他學會了用思考和閱讀抵禦來自四周的敵意。

他對讀書如飢似渴,每天花上10個小時都是家常便飯;他甚至將兩套百科全書讀得爛熟於心。

在他的生活中,唯一能夠溫暖自己的,只有手中那本《銀河系漫遊指南》,和頭頂浩渺無垠的星空。

(三)

有些鳥,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有些人,註定屬於一個偉大的時代。

17歲的時候,馬斯克逃離了南非這個傷心之地,孤身一人遠赴加拿大。屬於他的偉大時代,此時才徐徐拉開大幕。

1989年,馬斯克進入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后大學。據說,當初就是因為這所大學美女眾多,他才決心要去的。果然,在這裡,他不僅學會了蘇格拉底式的哲學思考體系,還遇見了事業上的紅顏知己克里斯蒂,和未來的妻子賈斯汀威爾遜。

伴隨著互聯網創業熱潮的興起,馬斯克以他敏銳的洞察力和天才的商業頭腦,一次又一次成功把握住風口,人生如同開掛一般,迅速躋身世界頂級富豪行列。

1995年,馬斯克和他的弟弟金巴爾共同創立了信息網站Global Link,類似於互聯網黃頁,28歲時,他以3億美元賣掉了這家公司。隨後,他和彼得·蒂爾聯合創辦了互聯網金融企業X.com,這是世界上第一家網上銀行。後來,X.com改名為PayPal,如今已經成長為全球移動支付巨頭。

2001年6月,埃隆·馬斯克步入而立之年。這個生日讓他感慨萬千,他半開玩笑地告訴妻子賈斯汀:“我不再是一個神童了。”

這年7月,eBay出價15億美元收購了PayPal,馬斯克從這筆交易中得到了1.8億美元。該如何花掉這筆鉅款,成為這個硅谷新貴甜蜜的煩惱。

叔本華說:為了解人生有多麼短暫,一個人必須走過漫長的生活道路。而馬斯克僅僅用了人生的一個開頭,就到達了其他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馬斯克:來自火星的男人

此時的地球,已經裝不下他膨脹的野心。還有什麼,能夠比互聯網創業更激動人心呢?於是馬斯克向夥伴們提議:“我們去太空裡看看,有沒有什麼能做的”。

他們打開電腦,登錄了NASA網站。在搜索NASA的火星計劃時,他們驚訝得發現,近幾十年來,關於登陸火星的計劃已經完全停滯了。

“我以為他們已經在去火星的路上了,結果什麼都沒有。”馬斯克後來回憶說。

為了慶祝公司成功被收購,馬斯克和他的團隊到賭場拉斯維加斯舉行了盛大的趴體。大家聚攏在硬石咖啡廳內的小屋裡,載歌載舞,喝酒狂歡。而馬斯克卻在一個角落裡,翻看一本晦澀的前蘇聯時期的火箭手冊。那本手冊都發黴了。

觥籌交錯的光鮮,掩蓋不了理想主義的光芒。

俄羅斯科學家齊奧爾科夫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孩童時期關於火箭飛船和太空旅行的夢想,驀然湧上心頭。馬斯克彷彿得到天啟,突然領悟,“人類應該成為一種跨行星物種”。

火星,再一次向人類露出了迷人的微笑。

(三)

生命如同一場流動的盛宴,吸引著我們不停追尋那飛掠而過的東西。總有人在下定決心過上想過的生活,充滿信心地朝著理想的方向走去。

馬斯克:來自火星的男人

那一年,馬斯克夫婦決定舉家南遷。他們從舊金山半島,搬到素有“太空城”之稱的洛杉磯。只因為這座城市距離太空行業更近。

霍華德·休斯、美國空軍、美國航空航天局、波音公司,這些宇航界大名鼎鼎的個人及組織都在這裡留下印記。最重要的是,這裡聚集著世界頂尖的航空業人士,他們中的很多人,先後加入到了馬斯克的下一段創業旅程。

馬斯克首先接觸到了一個非營利組織“火星學會”。這一組織專注於火星探索和火星定居,這很對馬斯克的胃口。

為此,初來乍到的馬老闆出手闊綽,進入學會後二話不說,就給了協會負責人羅伯特·卓比林一張5000美元的支票作為見面禮。後來,他還加入了這個學會的董事會,並捐獻10萬美元,用於支持學會在沙漠建立科研工作站。

這個學會一看,這是豪爽的金主爸爸啊,立刻把馬斯克奉為上賓。在籌款晚宴上,卓比林安排馬斯克坐在自己旁邊的VIP席位,並且在他同桌左右,專門安排了著名導演及太空愛好者詹姆斯·卡梅隆,以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行星科學家卡羅爾·斯托克。

宴會上眾人高談闊論,相談甚歡。當時這個學會正在研討的主題是一項名為“生命遷徙任務”的實驗。這項實驗是讓一架關著一些老鼠的模擬太空艙圍繞地球軌道旋轉著,讓太空艙產生同火星上相同的重力,確保老鼠在艙裡生活並繁衍。

然而,馬斯克的構想,已經遠遠超越了火星學會。與其將一群老鼠送入地球軌道,馬斯克更想把它們送到火星上去。根據當時的粗略計算,這一旅程需要花費1500萬美元。

於是,不久後馬斯克就退出了火星學會的董事會,併成立了自己的組織——火星生命基金會。他四處蒐羅人才,很快就組建了一支頂尖的航空專家團隊。經過討論,他們把原來的老鼠遷徙地球軌道任務,升級成另一個更加野心勃勃的新項目—— “火星綠洲”計劃。

依據該計劃,馬斯克需要買下一枚火箭,將一個機械溫室發射到火星上去,然後採集一些火星表面的岩屑或土壤,用來培育植物,這樣就能在火星上產生第一口氧氣。

把原本是環境惡劣的不毛之地火星,改造成適宜生物生存的地球環境!這個宏大而近乎瘋狂的計劃,深深打動了馬斯克。

在沙龍活動結束之後,馬斯克意欲投入2000萬-3000萬美元來完成這一計劃,但所有人都知道,僅火箭發射這一項的花費就可能超過這個預算。

前所未有的宏大目標,前景叵測的實驗任務,極有可能打水漂的鉅額資金投入……但所有這些不利因素,都沒能阻擋住馬斯克邁向火星的步伐。

(四)

想要衝出地球,奔向太空,首先就要有靠譜的火箭。為了製造火箭,馬斯克帶領團隊,尋遍了半個地球。

他們先到了歐洲巴黎。在和歐洲衛星發射聯盟的負責人見面時,他們包下了盧浮宮對面的頂級酒店的整個頂層,開了60個小時的會議,然後是30個小時派對。長時間的扯皮,並沒有換來他們想要的結果。

歐洲的要價太貴,他們只好轉道去俄羅斯,據說那裡的洲際彈道導彈更加便宜,一枚只需要700萬美元,按照原來的預算,這樣一次就可以買進3枚。馬斯克默默心算著,信心滿滿。

來到莫斯科,馬斯克和這些火箭製造商大佬們展開了多輪商談。這些大佬們依照當地的傳統習俗,通常都是直到中午11點才姍姍而來。來了之後也不急著談正事,而是吃著三明治、香腸,悠閒地喝著伏特加,漫無邊際地閒聊著。

好不容易吃完了午飯,俄羅斯人又把雪茄盒咖啡端了上來,還要陪著他們一起抽菸、喝咖啡。終於所有桌子都清理乾淨了,帶頭的俄羅斯人才問馬斯克:“你想買什麼來著?”

其中一位火箭首席設計師,用鄙夷的眼神看著這些來自美國的毛頭小子們,覺得和他們談造火箭的事簡直就是一個大笑話。

就這樣,馬斯克他們在4個多月的時間裡,和俄羅斯人進行了三次會面,卻毫無進展。最後一次,馬斯克帶上2100萬美元現金直接來到談判現場。

雙方不停地推杯換盞,俄國人喝嗨了,高喊著‘為了太空’,‘為了美國’頻頻舉杯。在清空了若干瓶伏特加之後,藉著酒勁兒,馬斯克開門見山地問對方,買一枚導彈需要多少錢。

對方回答說:小男孩,我們說的可是2100萬美元一個,你的錢不夠嗎?

這時的馬斯克才明白過來,這群俄羅斯人根本就沒有誠意做這筆買賣。他們只不過是想從他這個互聯網大亨身上狠狠敲一筆。最後,他憤然離席。

莫斯科的冬季,漫長而寒冷,就像馬斯克他們一行當時的心情。難道製造火箭飛向火星的夢想,從此就要淹沒在這漫天大雪之中了嗎?

和他同行的一幫小夥伴們,也個個垂頭喪氣。歐洲的衛星發射聯盟聯繫了,俄羅斯的火箭專家見面了,從其他人那裡購買火箭的計劃已經完全泡湯了,所有的路都已走不通,只能放棄努力了。

在飛往倫敦的飛機上,他們筋疲力盡,靠在座椅上默然不語。此時,坐在他們前面一排的馬斯克,還沒有休息,他打開筆記本電腦,在那裡忙碌鼓搗著什麼,小夥伴們都在想,這個呆子,他現在還能幹嗎?

沒過一會兒,馬斯克突然轉過身來,亮出了一份詳細而精確的製造火箭報價單。“兄弟們,”他說,“我覺得我們可以自己造火箭。”

穿過茫茫雲海,在遠離地面三萬英尺的飛機上,一項偉大的計劃誕生了。

馬斯克:來自火星的男人

(五)

2002年1月,巴西里約熱內盧的沙灘上,海水蔚藍,浪花雪白。馬斯克攜帶家人,來到這裡度假。沙灘上,不時走來身著比基尼的年輕姑娘們,洋溢著生命的活力把沙灘點綴得絢麗多姿。

馬斯克對這一切視而不見。在熾熱的熱帶陽光下,他開始研讀一本書,書名叫《火箭推進基本原理》。他是物理系畢業的,但從來都不是什麼火箭科學家,但他最終讀遍了坎特雷爾的大學教材,列出了造火箭的計劃進度表。

到了這一年的6月份,毫不起眼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成立了。在PayPal被收購之後,馬斯克向Space X投入了1億多美元,目標是成為“太空行業中的西南航空公司”,製造質量更好、價格更低廉的火箭推進器。


在當時,私人制造火箭,全世界都認為是天方夜譚。而馬斯克通過系統自學火箭知識後意識到,自己不僅能夠製造火箭,而且還能夠大幅降低成本,製造出比俄羅斯人更便宜的火箭。

為此,他下定決心,專門成立了這樣一家商業化的太空公司,用於完成這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雖然造一枚便宜的運載火箭,這個概念聽起來不錯,但是看看統計數據就知道這件事有多兇險。

1957-1966年,單單美國就嘗試發射過400多枚火箭,其中大約100枚墜毀並爆炸了。因此,成立一家火箭公司會面臨多大的風險,馬斯克心裡是清楚的。但他義無反顧,一頭紮了進去。

太空領域的競爭已經沉默了50多年。在大國主導下的世界各個太空航空公司,他們不計成本製造發射火箭,如同一架架精美的藝術品,價值高昂而實用性不強。SpaceX想成為這個行業的攪局者。

他要讓SpaceX開啟世界火箭領域的新紀元。

馬斯克宣佈SpaceX的第一枚火箭名為“獵鷹1號”,這個名稱來源於《星球大戰》中的千年隼號。這是向這部偉大的科幻電影致敬,也是向世界宣告,他將成為另一個精彩未來的締造者。

往往看似成功的坦途,實際都是荊棘密佈。就算是開拓虛空中的星際疆域,一樣會遭遇激流險灘,礁石暗布。

馬斯克:來自火星的男人

2005年11月,“獵鷹1號”第一次發射,結果由於液態氧氣罐上的一個閥門無法關閉,讓SpaceX公司的這次火箭首秀不得不中止。

2006年3月,“獵鷹1號”再次發射,火箭飛行不到25秒後,推進器引擎上方失火,失控墜落到地面。

2007年3月,“獵鷹1號”又一次升空,前4分鐘一切正常,可是緊接著火箭開始擺動,箭體在空中搖擺抖動幅度越來越大,最終失控、解體。隨著轟然一聲巨響,火箭爆炸了。

2008年8月2日,Space X第三次發射,又失敗了。

(六)

2008年9月28日,Space X第四次發射“獵鷹1號”。

這一次發射可謂“背水一戰”!如果能夠成功,那意味著他們能夠取得美國政府和潛在商業客戶的信任;如果失敗了,Space X可能撐不到下一次發射,就要宣佈破產了。

火箭發射當天,馬斯克緊張得都不敢看,他帶著孩子們去了迪士尼樂園。不過就在火箭即將發射的前兩分鐘,他還是趕回了公司。

站在火箭發射操縱檯前,他要親眼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幕。不管是重複失敗的歷史,還是開創新篇的歷史。

馬斯克:來自火星的男人

“獵鷹1號”終於成功了!

火箭升上天空,進入了預定軌道。它宣告了新的航空航天時代的誕生。發射成功後,喜訊隨之而來,公司拿到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16億美元的訂單和其他客戶9億美元的訂金。

如今,Space X大約每月發射一次火箭,它已經從航空業的笑柄變成最穩定的運營商之一,它改變了航空業的格局。

隨後,Spacex相繼取得了多個里程碑式的進展。

2012年5月,“獵鷹9號”成功發射升空,它開啟了一個新時代:第一架私人商業運輸飛船進入了一直由國家壟斷的“國際空間站”。在它之前,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這三個國家的航天機構,憑藉國家國家力量才能完成這一壯舉。

2018年2月,“獵鷹重型”的成功發射。伴隨著這隻火箭飛入太空的,還有一臺2008年產特斯拉Roadster跑車,和那本《銀河系漫遊指南》。這也意味著這枚火箭有能力把18噸重的物資送達火星,還可以返回地球。

這次發射實現了馬斯克多年的願望。人類飛向火星的夢想,又邁近了一大步。

馬斯克曾說過,他不大關心人類的明天是不是比今天過的更方便一點,人類是不是有更酷的玩具。他只關心當人類到了無路可走的那一天時,會不會發生奇蹟。

2003年,為了證明電動車的潛力,馬斯克創立特斯拉公司,在電動汽車行業掀起的軒然大波。如今,這家創立於2003年,並於2010年上市的公司,其市值已經超越擁有百年曆史的福特汽車。


這家公司再次顛覆了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進程。就在2019年初,馬斯克在上海狂砸500億元建特斯拉超級工廠。這個工廠也成為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以外建設的首個工廠。


那天,馬斯克乘坐自己的私人飛機灣流G650在洛杉磯起飛,瘋狂飆車上萬裡,途中超越一架相同航線的東航波音777客機,最後搶先抵達上海,為的就是趕上參加一場盛大的交接儀式。


2020年1月7日下午,特斯拉在上海超級工廠正式開啟了大規模交付儀式。馬斯克開場第一句話便是:感謝中國政府!


從破土動工,到交付儀式,特斯拉超級工廠只用了365天,在中國可謂是“一路綠燈加狂飆”,今天的交付不是結果,而是特斯拉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一個新的開始。

馬斯克:來自火星的男人


(特斯拉官微的“一語雙關”)



他對現有的互聯網發展不夠滿意,試圖改變我們的上網方式。據SpaceX計劃,馬斯克制定了一個龐大的衛星發射計劃,將先後發射4425顆衛星,圍繞地球形成密集的“太空互聯網”,為今天無法上網的四十億人提供快速、便捷且經濟、實惠的互聯網服務。

對於人類的交通運輸模式,他也有超級的想象。2013年,馬斯克提出了超級高鐵——超級迴路列車(Hyperloop)計劃。2017年,他獲得了官方關於在紐約與華盛頓之間建立Hyperloop的口頭許可。這一馬斯克眼中的第五種交通方式,將把華盛頓到紐約原來所需的6小時旅程縮短到僅僅30分鐘。

人工智能是他一直重點關注的領域。為此,他創建了一個新公司Neuralink,致力於在人腦和機器之間建立一種直接的“高帶寬”連接——一種微創腦機接口。馬斯克表示,這家公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人類跟上人工智能的進步,並計劃將在四年內生產出一種產品,用於幫助受到嚴重腦損傷的人。

和世界其他互聯網大佬們相比起來,臉書的掌門人扎克伯格,如同是一個心地善良、天資聰穎的小孩,谷歌的創始人佩奇和布林,如同兩個痴迷技術的少年,而已經去世的傳奇人物喬布斯,則好像是一個文藝範兒卻又作風極端的青年。只有馬斯克,在他涉足的每一個領域,都如同一個成熟穩重的成年人。

其他人都在玩,只有他在提防著遠處的狼群和正在醞釀的風暴。

20世紀,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建立在資源稀缺的基礎上,人們認為人口的增長最終會導致地球不可承受。

但是到了21世紀,硅谷則以它與生俱來的科技樂觀主義宣稱,科技能夠幫助人類提高生活質量。他們給出的解決之道是,消除稀缺性,讓豐裕變成可能。

馬斯克說,我一直有種存在的危機感,很想找出生命的意義何在、萬物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最近,馬斯克在美國空軍太空日上提出,為了實現在火星上建設城市的最終目標, SpaceX將需要建造和發射1000艘左右的星際飛船,將在2030年運送300萬人到火星居住。

在2019年,國家航天局已經宣佈: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於2020年前後實施。

10萬年前,遠古智人走出非洲,他們茫然不知所措,但最終發現了一片比草原更廣闊的山和大海。

400年前,哥倫布帶領船隊出航,他們不知道還能不能活著回來。但在大洋的盡頭,他們和一片新大陸相遇了。

今天,75億人口遍佈世界各地。在這顆小小的藍色星球上,人類所有的輝煌和榮耀匯聚於此。

仰望星空,天空中那顆晦暗殷紅的火星,已經越來越清晰。它運行在開普勒演算的稿紙上,閃耀在馬斯克童年的夢想中。

這次,它是否會成為人類再次出走的下一站?


馬斯克:來自火星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