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暴跌一個月,美國5家油企破產,中國“三桶油”要過緊日子

文 | 財經天下 實習生 孫浪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在蝴蝶扇動翅膀時沒人會意識到接下來會引起一場龍捲風,就像沒人能夠意識到一場談判的破裂會引起全球如此大的金融風暴。


近日,油價一詞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與社交網絡上。但和過去不同的是,油價已從曾經從“昂貴”的代名詞走入了“負數時代”。


3月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談判破裂,隨及沙特俄羅斯大幅下調油價。3月9日,WTI原油期貨跌幅一度下跌11.8美元至30.07美元/桶,但最終報收41.57美元/桶。


然而誰也沒想到,不過短短兩個月,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WTI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37.63美元。這意味著只要售出石油,生產商不僅賺不到錢,還得付出更多的錢,用於減輕自身石油庫存的負擔。


在油價下跌的這段日子裡,不斷油石油企業因為過低的油價而倒下。其中美國油企由於其過高的開採成本,成為此次油價暴跌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


美國近千家油企恐將破產


據挪威能源公司Rystad Energy在2015年底公佈的數據,美國原油開採成本在35美元/桶以上,而俄羅斯的成本約為17美元/桶,不到美國的一半,沙特成本更低,僅為10美元/桶。


還有媒體指出,俄羅斯石油開採的平均成本僅2美元/桶,難以開採集大陸架項目的開採成本則為20美元/桶。另外,沙特的成本僅為2.8美元/桶。


油價暴跌一個月,美國5家油企破產,中國“三桶油”要過緊日子


如此巨大的成本差異,讓美國在這次原油價格戰中毫無優勢可言。在巨大的資金壓力下,美國油企如同一幅多米諾骨牌,接連倒下。


美國頁岩鑽探公司惠廷石油公司不堪重負,成為第一家在此次原油價格戰中倒下的頁岩油公司。4月1日,惠廷石油公司申請破產保護。以進行財務重整,降低資本結構的槓桿率。


該公司表示,其債權人已同意通過將部分票據換成97%的新股來削減債務約22億美元。現有股東將擁有重組後公司的3%的股份。此外,其目前資產負債表上擁有5.85億美元的現金,將會依據商業承諾繼續經營。


據悉,惠廷曾是北達科他州巴肯地區最大的石油生產商,其2019年的銷售收入達到16億美元。


根據Bankruptcy Data的數據,在過去30天內共有五家申請破產的上市石油公司。


最近的一家是美國海上鑽井承包商美國戴蒙德海上鑽探公司,其在4月27日申請破產保護。該公司擁有負債26億美元,其中有20億是債券,而現金僅4.35億美元。


據悉,戴蒙德海底鑽探2019年營業收入下降12%至約10億美元,虧損達到3.57億美元,幾乎是2018年虧損額的兩倍。過去五年中,該公司有四年出現虧損,僅在2017年小幅盈利1800萬美元,五年累計虧損總額達12億美元。因此,此次原油價格戰導致的油價暴跌,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油價暴跌一個月,美國5家油企破產,中國“三桶油”要過緊日子


據挪威能源諮詢機構Rystad Energy研究顯示,若油價跌至20美元,到2021年底將有533家美國石油勘探和生產公司面臨破產;而當油價跌至10美元,預計將有超過1100家頁岩油企業倒閉。


然而,截至4月29日,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貨價格為12.34美元/桶。如果這個價格繼續保持下去,美國將會有近千家頁岩油企業倒閉。


三桶油營收均下滑,降成本成首要目的


在全球化的時代,油價暴跌影響的遠遠不只美國。4月17日,有著新加坡“油王”之稱的林恩強一手創辦的興隆貿易申請破產保護。公司資產僅7.14億美元,負債卻高達40.5億美元。公司資不抵債,正尋求延期償還23家銀行總計36.5億美元的債務。


就連中國的“兩桶油”也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4月29日晚間,中石油、中石化2020年一季報陸續出爐,營收均出現下滑。中石油與中石化均出現大幅虧損,中石油虧損162.3億,中石化虧損197.82億元。


早在4月24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對於此次全球油價形式分別召開會議並表態。中石油集團董事長戴厚良在會上表示,公司又一次走到了生存發展的緊要關頭。據悉,中石油是國內最龐大的石油上游勘探企業。目前國內產量排名最前的兩大油田:長慶油田和大慶油田,皆歸屬於中石油。


但在油價暴跌的背景下,中石油龐大的石油勘探開發能力就轉變為高昂的成本,同樣面臨“採一桶虧一桶”的窘境。


油價暴跌一個月,美國5家油企破產,中國“三桶油”要過緊日子


而中石化董事長張玉卓也在另一頭會議中表示,“公司生產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要打破高油價情結,減少費用支出,做好打持久戰準備,在降本增效上下足功夫。”


中海油董事長汪東進則表示,要堅決打好應對低油價挑戰攻堅戰。要高度重視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給公司帶來的巨大沖擊,做好長期應對低油價挑戰的充分準備,牢固樹立過“緊日子”“苦日子”思想,紮實開展降本提質增效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