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全面接管閱文集團,創始團隊“榮退”,是偶然,還是必然?

五一前後閱文集團的股價經歷了過山車式的波動,首先是4月27日創始團隊“榮退”,騰訊互娛團隊全面接管閱文集團,股價方面連續兩天大幅增長21.22%,市值增加65億港元;隨後因為合同事件,作家團隊集體斷更,再加上恆生指數大跌,公司股價兩天下跌12.45%。

騰訊全面接管閱文集團,創始團隊“榮退”,是偶然,還是必然?

但是,從閱文集團2017年11月上市以來,公司股價在上市當天達到最高點110.40港元,之後的兩年半之間裡,公司股價“一瀉千里”,市值最高蒸發80%。

騰訊全面接管閱文集團,創始團隊“榮退”,是偶然,還是必然?

可見,閱文集團及其核心創始團隊沒有達到上市初期投資人對公司的預期,擅長網絡文學經營的團隊並不適應公司目前的發展戰略;從去年全資收購影視製作發行機構新麗傳媒看出,騰訊對公司的發展有了更高的要求,1220萬部作品的版權積累足以支撐公司向“東方漫威”的方向發展。


本文著重分析頭頂光環、佔據網絡文學大部分市場的閱文集團股價大跌的原因及目前面臨的種種困境。


1、網絡文學進入存量市場,增長前景有限

根據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人數達到9.04億,較2018年底增加7508萬人,互聯網普及率提升至64.5%。同時,人均上網時間為30.8小時/周,增加3.2小時/周。

騰訊全面接管閱文集團,創始團隊“榮退”,是偶然,還是必然?

然而,在網民人數和上網時間增加的同時,網絡文學的用戶規模增長率創歷史新低,且用戶使用率首次出現下滑,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用戶使用率由53.2%下降至50.4%。對比其他網絡娛樂類項目,網絡遊戲、網絡視頻、網絡直播用戶使用率分別增長至57.8%、94.1%、62.0%。總的來看,網絡文學進入存量市場,未來的增長潛力不足。

騰訊全面接管閱文集團,創始團隊“榮退”,是偶然,還是必然?

2、營業收入增長乏力,付費用戶人數呈下降趨勢

通過分析閱文集團的營業收入發現,不含2018年全資收購的影視製作機構新麗傳媒,公司收入增長率創歷史新低,並且在線業務收入(包括在線付費閱讀、網絡廣告等)收入增長乏力,並且第一大股東騰訊給公司帶來的收入有限。同時,公司發家且賴以生存的付費模式下的付費用戶及付費率也呈下降趨勢。

騰訊全面接管閱文集團,創始團隊“榮退”,是偶然,還是必然?

3、流量為王的時代,免費閱讀異軍突起

2018年以來,今日頭條的番茄、百度的七貓、趣頭條的米讀逐步進入網絡文學市場,並以廣告為主要收入開啟免費閱讀模式。這兩年免費閱讀迅速發展,快速佔領網絡閱讀市場,並且月人均閱讀天數和閱讀次數遠高於付費閱讀(掌閱、QQ閱讀)。現在是流量為王的時代,而今日頭條和百度都代表著大量的流量,同時騰訊的微信閱讀也朝著免費閱讀的方向發展。

騰訊全面接管閱文集團,創始團隊“榮退”,是偶然,還是必然?

而閱文集團的付費的護城河不知能守到何時?當然,最終還是要靠質量說話,這次和創作者的合同事件可能是閱文集團網絡文學發展的分水嶺。

4、苛刻的合同條款將抹殺作者的創新能力,影響創作質量

截止2019年底,閱文集團有810萬名作家(約佔國內網絡小說作家總數的46.2%),創作作品總數達到1220萬部。根據2020年2月百度搜索排名,前30部網絡文學作品中,閱文集團佔25部。根據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統計,前50名的男作家和女作家,出自閱文集團的佔比分別超過96%、88%。

閱文集團能達到如此成就,與管理層給創作者提供的良好創作環境有很大關係,並且這種環境能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吸引更多的作者閱文集團創作更優質的內容。但是,這次合同事件使創作者由文章的作者變成公司的槍手,幾乎淪為公司的奴隸,這種苛刻的條約勢必會引起810萬平臺作者的不滿,也將會對公司的運營造成極大的壓力。


騰訊全面接管閱文集團,創始團隊“榮退”,是偶然,還是必然?


最後,網絡文學和影視改編的審查流程也是閱文向東方漫威發展的一個不確定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