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遊我推薦”是遊戲頻道推出的一檔全新欄目,每天,這裡都會向你推薦一款值得下載的好遊戲。關注這個欄目,在不知道玩什麼時,可以從這裡尋找靈感。

從遊戲頻道首頁的"遊我推薦",或本文末尾,可查閱欄目過往內容。


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鬼來信(The Letter)》是由Yangyang Mobile製作併發行的一款恐怖向視覺小說遊戲,大致講述了一個跨越了幾個世紀的詛咒故事,圍繞一棟名為“埃德蒙”的詛咒莊園把七位性格迥異的角色交織在了一起,巧妙通過七個角色不同的視點,來書寫了這封“詛咒書信”的勇氣讚歌。


關於本作

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Yangyang Mobile是來自菲律賓的一個遊戲製作小組,不少玩家在本作發售前以外本作會像曾取得不錯成績多印尼恐怖遊戲《鬼婦:印尼傳說》那樣會中內容中多涉獵一些東南亞的民間傳說、歷史、怪談等。但從遊戲的實際體驗來看,本作整體風格上比較偏向於日式怪談和歐美風驚悚,

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據說本作靈感起源於日本經典恐怖片《Ju-on/咒怨》(注:《咒怨》電影有日版和美版的區別,日版是原版),韓國的網絡漫畫《奉天洞鬼神/봉천동귀신》,以及《屍體派對(Corpse Party)》系列。

遊戲早期登陸了Kickstarter眾籌網站進行籌劃,並且由於其本身的高質量得到了超過500位自助者的3萬刀的支持,後來製作組為了答謝玩家厚愛,還在2016年2月時在Android和iOS平臺免費發佈發佈了一個名為《日記(The Diary)》的衍生作品,以麗貝卡(Rebecca)作為作品的主角,講述發售在本作之前的故事。

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遊戲的體驗

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日式怪談一般以以小見大的形式作為側重點,擅長通過對於環境和氛圍的旁擊側敲來增加角色內心的緊張感,在達到極致的時候給出致命一擊,這種方法主要是以“無形的恐懼”來放大人對於不知名失誤的害怕;歐美風格的驚悚則喜歡在人毫無防備的時候給人一個突如其來的驚嚇,來讓人的全身感官突然被調動起來來達到恐懼的目的,而本作就通過巧妙的手法來把兩者融入在了一起,一封詛咒的書信再加上時不時怔你一下的鬼影,把這個恐怖的氛圍發揮到了極致。

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筆者最早關注的該作時時候它還沒有被漢化,將近八十萬字的劇本勸退了不少玩家,就算是在現在自帶了中文的情況下要完美體驗所有劇情可能也要在幾十個小時。本作通過類怪談的形式描繪了一棟在十七世紀因故被詛咒了的莊園—埃德蒙莊園。在長達幾百年的詛咒中各種傳言不減反增,導致了這塊地區不僅被當地人嫌棄,也成為了房屋銷售的一塊心病,而本作的女主BRC的銷售人員伊莎貝拉·桑托斯則是因為生活所迫恰巧把手伸向了這本不該侵犯的地方,一封用鮮血寫滿了“Help”的詛咒書信闖入了她的人生開始了這場詛咒的探險之旅。

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恐怖遊戲《甜蜜的家》與受到到其啟發而誕生的《生化危機1》

其實按照這個七位角色去探尋詛咒莊園秘密的故事設定讓我想起了日本遊戲歷史最早的恐怖生存遊戲,由黑澤清指導的電影改編而來的FC遊戲《甜蜜之家(Sweet Home)》,幾乎是和本作一樣的設定,攝製組的五人來到詛咒的洋館攝影取材,結果卻變成了探尋洋館詛咒的秘密,而這款非常經典的恐怖遊戲也成為了後續開啟現今卡普空恐怖大作《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的起源。

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角色的形象設計方面,本作文字量多大爆炸的劇本幾乎已經把角色的任何瑣事都描繪的鉅細無靡了,從各個方面都已經把角色給活靈活現的塑造出來了,已經不僅僅是作為單一的遊戲角色來看,而且是一個有血有熱的個體,就如女主伊莎貝拉因受到生活所迫而不得不把手伸向了不該伸的禁忌,缺乏敬畏之心的她也因此受到了埃德蒙莊園的輪迴詛咒,需要他把手中的詛咒書信傳遞給五個人,否則就會受到更加悲慘的結局,她本不該也不想把這封信給同事的蘿絲看,但結局卻還是因為由於蘿絲不是本作的七位主角之一而遭遇到了不幸的悲慘命運,馬可福音中曾經說過“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我想不僅對伊莎貝拉而言,還是對已經遭難的蘿絲留給對方的恐怕也不只剩下緬懷了,需要的是行動起來和剩下的六人一起打破這個囚徒困境,因為伊莎貝拉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是由善良淳樸的本質演繹出的一首勇氣的讚歌。

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當然既然說了本作是通過可怕到爆的文本量來塑造如此鮮活的角色形象,那麼也就要相應的承擔對應的弊端,由於本作是一款恐怖向視覺小說遊戲,因此整個遊戲的整體核心走向都是以劇情為主,而這個多大爆炸的文字劇本也是導致了本作在劇情上其實難以取捨,簡單說是不太懂得刪繁易簡的道理,因此整體上看來非常臃腫冗長,把一些瑣碎的小事和細節都寫得鉅細無靡,可以說假使把它當做一部長篇的番劇來看都是可以的,從七位性格迥異的主角的不同視點出發再加上恐怖優質的劇情也非常符合懸疑大師希區柯克善用的平行蒙太奇手法,單獨分成七章,不同的角色抱著不同的追求與想法巧妙的交織在一起,這已經完全可以登上晚上的黃金八點檔。

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從玩法方面來看本作其實還是屬於一般的視覺小說的玩法,根據遇到的選項來分別提升角色的好感度,依據積累下來的好感度高低來確認到最後七位角色的生還數量,以此來分配最終不同的結局,這也是為什麼本作說起來難度不高,卻能打上這麼長時間的原因,其實需要長時間的不斷積累。

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作為文字冒險類遊戲卻罕見地加入了不少QTE橋段,壓迫感與代入感大大提升

同時在遊戲中根據選項的不同可能還會觸發一些類似QTE的小遊戲,當然也有其他的一些測試玩家反應的小遊戲,如果實在不行也可以跳過處理,還是比較溫柔的,此外本作還自帶了一個劇情線的系統,也是為玩家能夠方便的完補劇情和查漏補缺而準備的,不過早期可能有涉嫌劇透的麻煩,至於如何取捨還得看玩家自身。

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遊戲中有著不少劇情分支,劇情走向由玩家自行決定

從畫面的方面來看,在角色的繪製上略有一種偏向歐美風的日式作畫,不過大體上看下來還是非常精緻可愛的,同時如果仔細看的話也會發現本作似乎是以3D的建模來代替了2DLive的表現,因此在角色的表情和動作的配合上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些小動作的表現也更加凸顯了角色本身塑造的性格,動態的背景和環境表現效果加上全程底力十足的英配和恰到好處的環境與效果音,讓整個恐怖的氛圍到了一個質的昇華。優秀的劇本+精緻的畫面+完美的聲樂三者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可以說確實是屬於最佳搭配,給玩家帶來了較好的感官體驗,當然建議膽子不要那麼大的小夥伴不要在半夜時遊玩。


關於本作的缺陷

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本作大量的文本雖然可以然玩家細緻的瞭解出場的各個角色,遊戲初期讓人比較新鮮。但所謂“物極必反”,到了後期依然如此處理,讓遊戲的節奏稍顯拖沓。


結語

遊我推薦:《鬼來信》—一封跨越百年曆史的詛咒書信

《鬼來信》作為一款恐怖向視覺小說遊戲來看確實表現出了不錯品質,優秀的劇本、精緻的畫面、優秀的配音幾個方面從側面都較好的烘托出了所需的恐怖氛圍。不時跳出的QTE也進一步加強了玩家的代入感。角色的塑造方面也非常鮮活有血有肉,能夠較好的調動起玩家對於七位栩栩如生角色的共情能力。推薦給喜歡恐怖類遊戲愛好者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