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总理不“小”大有可为

1949年10月1日,北京,开国大典。10月23日晚上,在千里之外的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上羊市街,250多名居民代表接到通知去西牌楼小学礼堂开会。昏黄的电灯下,他们每个人领取了一张选票,代表辖区2250户选出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的一个组织——居民委员会。“小巷总理”从此出现。

小巷总理赋予“管理”新的内涵。管理不再高高在上,小巷总理的出现让管理实践着一种民主模式——协商民主。小巷总理从来不是个体,而是代表了一种制度,一种基层治理模式。居委会由人民选举产生,他们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初心使命。“共建、共治、共享”是他的使命,从他诞生的第一刻起就被中国共产党赋予了“人民当家作主”基因。黄大妈的诸葛亮会、刘娟的民生议事会,高云白、朱帅的网络社区、居民微信群,从解决下岗再就业、到治安管理、再到困难群体帮扶、违章建筑清理……在“小巷总理”的组织下,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民主切实体现在了居民生活里。小巷总理从人民中来,他们更能从细微处做起、更能了解人民需要什么、不同时期最大限度地凝聚着居民们的智慧和力量、能更好的到人民中去。

小巷总理是让多元主体组织在一起,集中力量办平凡又不平凡的事。党的十九大提出“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把多元主体组织在一起,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这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