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社會與法》談飯圈怪相,互聯網不應成為討伐的戰場


央視《社會與法》談飯圈怪相,互聯網不應成為討伐的戰場

針對網絡上愈演愈烈的飯圈爭鬥,甚至有可能觸犯到法律,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法治深壹度》從飯圈文亂象引入,點明瞭抵制代言、P遺照、造謠中傷、刷屏謾罵、網絡暴力,惡意評分等行為,更是提到了“平臺監管不力”問題。


央視《社會與法》談飯圈怪相,互聯網不應成為討伐的戰場

節目通過詳細觀察,公正探討亂象行為,分析飯圈現象,這些網絡暴力行為,包括詆譭,造謠、惡意抹黑,虛假髮言和過激行為,都有可能涉嫌違法犯罪,營銷號“造謠,製造爆點,引用暴戾之氣,用流量賺錢”,以及飯圈鬥爭“抵制,打低分,刷惡屏,p圖,把人打黑,流量歸自己愛豆”等等的分析都很透徹,而在節目中,也提出瞭解決辦法,引發大家討論。

央視《社會與法》談飯圈怪相,互聯網不應成為討伐的戰場


央視《社會與法》談飯圈怪相,互聯網不應成為討伐的戰場

飯圈文化可是說是隨著網絡產生的一種追星文化,基於網絡而產生,節目解決問題的落腳點也放在了網絡上,節目從最近引起網絡震盪的肖戰粉絲事件開始,以及許飛與尚雯婕的友誼之爭,引出談到了飯圈文化,最後央視也給出瞭解決辦法:最重要的是用數據治理,而好多的問題是出在平臺身上的。

比如一些大V不追求事實真相,不從客觀事實出發,通過別人的暴戾之氣進行賺錢,進行惡意營銷,這本身是極為不道德的行為,甚至一些營銷號為了賺錢,不惜顛倒黑白,任意抹黑,這都玷汙了正常的網絡環境。


央視《社會與法》談飯圈怪相,互聯網不應成為討伐的戰場

所以,通過央視《法治深壹度》這期節目,我們也可以看到,不管是針對網暴事件,還是飯圈文化,最終的解決辦法還是在於平臺,這或許才是治理的方向,但這終歸是治標不治本,文化動盪的根本還是在於人,只因,這樣充滿暴戾之氣的人即便存在於社會也是安全隱患。


有利益相關的地方,就肯定有鬥爭,那麼飯圈文化如果超出了它本該承受的範圍,甚至觸犯了法律,就需要大力整治,不然後患無窮。


央視《社會與法》談飯圈怪相,互聯網不應成為討伐的戰場


央視《社會與法》談飯圈怪相,互聯網不應成為討伐的戰場

而還沒有結束的肖戰粉絲事件,已經從剛開始的追求創作自由演變成了大型的網絡暴力,我想說的是,不管是追求什麼樣的創作,什麼樣的自由,都絕不應該建立在侮辱踐踏別人的人格之上,網絡更不是蠻不講理吵架的地方。

況且在這個世界上,有法律,有規則,更有道德的約束,不管做什麼,都沒有絕對的自由,創作更是如此,給了你言論的自由,給了你攻擊別人的理由,但是你踐踏的別人的尊嚴該用什麼來補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