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豫東平原

我的家鄉,豫東平原

我的家鄉,是身處豫東平原,一個最為簡單普通的地方,這個地方沒有山,沒有水,有的只是一片又一片的莊稼地,目光所及之處,莊稼還是莊稼。

我的家鄉是如此的平淡無奇,沒有引以為傲的自然風光,質樸的就像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沒有什麼值得炫耀,也沒有什麼可以拿的出去,而爭得什麼的資本。

說來可笑,在我離開家鄉之前,我是沒有見過山的,到我來到異鄉,看到我眼中的“山”,卻引來周圍朋友的嘲笑,這也能算作是山?不算嗎,你看它也有一百多米高吧,我從來沒有爬到過這麼高的地方。說過之後,他們似乎笑得更加厲害了,原來在他們的家鄉,在四川重慶那邊,這些只能算作土丘。但是對於我而言,這就是與我的家鄉如此的不同,這就是我眼中的山,雄偉的山,夢中的山。在上學時也曾學習到過地理,但是別說八千多米在我心中是什麼概念,就是十幾二十米的高度,我都未曾見過,我對於高度的真實認識,從來沒有超越過小河邊的土崗。


我的家鄉,豫東平原


還有當我第一次來到內蒙,來到朱日和的這個地方,再一次見識到,與家鄉所不一樣的風光,心中的感覺像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裡面眾多奇偉瑰麗,令我滋滋讚歎,而家鄉的鄙陋,立刻相形見絀了。我越來越感覺到,家鄉是不美的,可是我對於家鄉那種消除不了的特殊感情,原因究竟在哪裡呢?

我對家鄉的愛,無非我留戀於我的歲月,即使很平淡無奇,但是卻只屬於我的,最為深刻的記憶,這種愛,更可以說成,我愛它,是因為當看到我在它上面的影子,而產生的無限情懷。

對待家鄉的觀點上,我不想有偏見的認識,只是想在對它的愛恨交加之中,來表達最為平常的看法,也即是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我不想有唯家鄉可愛論,對於家鄉的愛,是基於矛盾的,家鄉的美,是基於客觀的前提條件的,而這種不公平,也是我們不可改變的。

我的家鄉,豫東平原

但是我感覺無論走多遠,看見和欣賞過多少風景,終究逃脫不了葉落歸根的強烈召喚,不是它本身有多麼的吸引我,而是它承載著我許多回憶,和蘊含著我許多感情,是我所不能割捨的。這就是上天註定的,自己就生在長在這個地方,就像我們不可選擇自己的父母那樣,不管是喜愛和厭惡,我們的歲月都曾經流淌在這裡。人的一生開始都是註定好的,這種命運不是說是一種宿命論,而是你將基於何處,即你的根基在哪裡,就像一棵樹木,長在哪裡是選擇不了的,但是成長卻只能是基於腳下的,不可選擇的生存條件。

對待家鄉的感情,即是自己無法忘卻的過去,從此無論走在哪裡都有它的影子,從此無論走在哪裡,心中還總會覺得,自己是從哪裡出發,究竟走了多遠。


我的家鄉,豫東平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