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眾視野的珠寶—紅珊瑚

對於紅珊瑚的第一印象是學生時代在歷史課本中學到的西晉石崇和王愷鬥富時,司馬炎給他的舅父王愷一株兩尺高的紅珊瑚,被石崇砸碎,當時還在想紅珊瑚是個啥樣的東西呢?再後來就是知道清朝的朝珠裡有紅珊瑚,還有藏族喜歡紅珊瑚。正式接觸紅珊瑚還是2013年,那時因為總去日本,朋友讓捎紅珊瑚首飾,才真正看到和接觸到實物。那時珊瑚的價格還不是太高,但接下來的幾年價格是越來越高,因為越來越多人瞭解了珊瑚,還有手串的興起,都有一部分原因。記得那時日本電視也報道中國人喜歡珊瑚甚至總跑到日本海域偷撈珊瑚,日本人看到以後都把珊瑚當寶了,這也是珊瑚價格高的一大因素。要說珊瑚的種類基本上分為:阿卡、沙丁和默默,還有一種粉珊瑚。其中以產自日本和臺灣的海域的阿卡最為名貴。

走進大眾視野的珠寶—紅珊瑚


走進大眾視野的珠寶—紅珊瑚


走進大眾視野的珠寶—紅珊瑚

這就是阿卡紅珊瑚,質地細膩,顏色分為五個等級,最高的通常稱作牛血紅,第一個吊墜基本達到了牛血紅的標準。但就我個人來說其實不太喜歡這種紅,我還是喜歡大紅多一些。珊瑚這個東西能走進大眾視野還有一個因素我覺得就是它的這個顏色討喜,中國人通常視為紅色為吉慶的顏色。再一個就是它這種猶如瓷質般的亮度,確實也彰顯了珠寶的一個特色。

走進大眾視野的珠寶—紅珊瑚


走進大眾視野的珠寶—紅珊瑚


走進大眾視野的珠寶—紅珊瑚


走進大眾視野的珠寶—紅珊瑚

這幾個顏色不一,但亮度都是非常棒的。我這也不是專業人士,所以照片都是手機拍攝,即使這樣也遮掩不掉珊瑚的美。

珊瑚的第二個品種就是產自意大利的沙丁珊瑚,它的顏色一般稱為辣椒紅,因為手裡沒有現成的飾品,就不做展示。

第三個品種就是默默珊瑚,在顏色和質地上和阿卡有一定的差別。一般我們把默默的顏色成為桃紅,當然頂級的默默也是瓷感很強。顏色也很美。

走進大眾視野的珠寶—紅珊瑚


走進大眾視野的珠寶—紅珊瑚


走進大眾視野的珠寶—紅珊瑚

第一個的菊花雕默默的材質就是上乘的。第二個的大吊墜,珠子的直徑接近20毫,鑲嵌成大燈籠的樣子也是蠻有創意的。第三個的馬眼戒材質雖然一般,但這個顏色我還是挺喜歡的,不張揚,也適合平日佩戴。

最後一個就是深海粉珊瑚,這種珊瑚喜歡的人也不少,有的叫天使肌,有的叫孩兒面,聽這名字就比較粉嫩,實際上身效果也是,顯的人粉嫩。現翻出幾件給大家看看。

走進大眾視野的珠寶—紅珊瑚


走進大眾視野的珠寶—紅珊瑚


走進大眾視野的珠寶—紅珊瑚

這種珊瑚一般有裂紋,俗稱壓力紋,因為生長在深海里打撈的過程由於壓力的原因會產生裂紋。

紅珊瑚這類寶石由於它的生長環境和生長年限因素決定著它不會像珍珠這樣的寶石大量的出現在珠寶市場,它雖然走進大眾的視野,但不會成為市場的主流珠寶。而且由於這些年的量越來越少,真的是且買且珍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