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變命運。愛與責任,敬第三十五個教師節

世界上有兩個行業不能忽悠人,一個是醫療,人家把命交給了你;一個是教育,人家把命運交給了你!2019年9月10日,全國第35個教師節,在這三十五年裡,多少人因讀書而改變了人生的命運。

教育改變命運。愛與責任,敬第三十五個教師節

在遙遠的河北省太行山深處,有一座臨城縣趙家崇小學,學校僅有兩位老師,高永起和他的妻子。這對太行山深處的“夫妻鄉村教師”,已在這裡堅守了34年。每天趙老師都把教室和院子打掃乾淨,迎接學生們的到來。

“孩子要想有出路,就一定要有文化,沒有老師這個途徑,他們就沒有其他途徑了。我自己考不上大學,但我可以培養學生們考大學。”基於這些考慮,34年前,21歲的高永起自願報名考試成為了一名正式教師。

四年後,老校長退休,學校只剩下高永起一個教師,妻子不忍心他太辛苦,又通過考試加入了村小。

從此,兩個人,一個學校,撐起了太行山深處孩子們的求學路。高永起已經不記得自己教過多少學生,但他記錄著,自己教過的孩子裡有400多名考上了大學,30多名考上了研究生。

香港富豪田北辰說:“這個社會正極嚴厲地懲罰讀不成書的人。”

教育改變命運。愛與責任,敬第三十五個教師節

教育,對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來說,仍然是改變自己生活境遇的最重要途徑。

教育改變每一個人的命運。

還有一位,從教近40年,始終堅守宋慶齡的大愛情懷和“把最寶貴的給予兒童”的教育思想,她的名字叫封莉容,她是上海宋慶齡學校校長、宋慶齡幼兒園名譽園長。封莉容她說,“在所有的‘頭銜’當中,我最喜歡‘老師’這個稱呼,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師,能與大家互相切磋、一起進步是我們共同的緣分和福分。”封莉容在40年的執教生涯中,傳授知識、啟迪智慧,不斷踐行著“為中華民族之復興,創辦世界一流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為學生點燃心燈,以培育具有中國情懷、全球視野的世界公民為己任。

曾有人問封莉容,怎樣理解“把最寶貴的給予兒童”?她回答,就是要把內心的愛和美好傳遞給每個在幼兒園和學校學習的孩子。

愛是對孩子天性的尊重和愛護。有一年冬天,上海下起大雪,宋慶齡學校的孩子們都在上課,封莉容和老師們敏銳地感到,雪天是激發孩子們快樂天性、讓孩子們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大好機會,她果斷決定:停下課程,讓大家出去打雪仗。孩子們歡天喜地往操場上跑,學校所有的教職工也紛紛走出溫暖的辦公室,各守一崗,在操場上維護孩子們的安全。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說:“綠野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教育改變命運。愛與責任,敬第三十五個教師節

一名桃李滿天下的老師,可以把愛與責任的文明傳承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