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董花花 vs 1988年張大奕

“好事不出名,壞事傳千里。”

不得不說,緋聞自帶流量,蔣凡、董花花、張大奕,因此被推上大眾的視線。

1988年董花花 vs 1988年張大奕| 女人總有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同樣是1988年,董花花和張大奕的態度截然不同。

有人說,董花花是原配,憤怒是必然的,張大奕是小三理虧,確實有道理。

1988年董花花 vs 1988年張大奕| 女人總有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但是不得不說,董花花在憤怒之餘,手撕張大奕,從心裡力量這塊,已經輸了。

而張大奕這邊,好像沒事人,照樣直播賺錢。

1988年董花花 vs 1988年張大奕| 女人總有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面對老公出軌,憤怒手撕小三,這是普通人的做法,有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是女人通往幸福的必經之路,但是很難走。

比起手撕小三,董花花先看看這本書,或者找心理諮詢師,讓自己平靜,才是成熟的做法。

《少有人走的路》在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20年上榜,是我讀的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心理學書籍。

1988年董花花 vs 1988年張大奕| 女人總有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這本書的主題是,探討什麼叫做真正的成熟。

真正的成熟是心智的成熟,擁有選擇和愛的能力,那麼,要如何做才能走向成熟?


01 合理的釋放

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拿破崙

其實,情緒是控制不了的,只能釋放。

普通人都會被情緒推動著做事,憤怒就罵人,隨心所欲,不考慮後果,只圖一時痛快,卻忘記了自己的目標。

光是情緒這塊,就拉開女性之間的差距,情商高的女人,默默的自我經營,目標明確,這樣的女人,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

比如,馬伊琍,在文章出軌的時候,沒有針對小三,只是說“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馬伊琍不憤怒嗎,她的憤怒哪裡去了,因為她知道憤怒沒有用,需要找獨立的空間處理,她清楚自己的目標,要挽救家庭。

對自己的情緒有多大的掌控,就能對自己的人生有多大的掌控。

馬伊琍最終掌控了自己的人生,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1988年董花花 vs 1988年張大奕| 女人總有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所謂跟小三鬥,其實是跟自己鬥,說到底,是一個人的獨立戰爭,能戰勝自己的人,才能戰勝別人。

話說香港闊太甘比,相貌平平,卻成為“劉鑾雄現任正宮”、“爭來700多個愛馬仕”、“打敗李嘉欣”、“生下第三胎”、“人生贏家”。

她付出了人生中最珍貴的20年,這是一場持久的心理馬拉松,幸福來之不易。

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1988年董花花 vs 1988年張大奕| 女人總有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02 擴大自己的認知

  • 瞭解自己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 張德芬

張德芬之所以成為心靈大師,是因為她走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雖然經歷過兩次婚姻,但是持續走自我成長之路,向自己的內在探索。

在生命領域,情感領域,有很多規律,不知道的情況下,只能憑本能作出反應,無知無覺。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張德芬開啟自己的內心,對話潛意識,接納自我,是自我認知邊界的擴展,才有的嘔心之作。

1988年董花花 vs 1988年張大奕| 女人總有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不瞭解自己,無法瞭解這個世界。

瞭解自己,從而擴展認識的邊界,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看自己,看世界,這是一個修改自己認知地圖的過程。

  • 承擔責任

通過內省和修改認知,才能停止抱怨他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董花花之所以方寸大亂,是認為老公出軌是小三的錯,推卸自己的責任,做受害者,爭取大眾的同情,大眾是有判斷力的。

一個最基本的認知,“兩性之間靠的是吸引。”

張大奕,深諳此道,和原配互撕沒有任何好處,最終蔣凡選擇誰,是誰更能滿足他的需求,孩子從來不是抓住男人心的武器。

就算男人離開了,那有怎樣?我有我的事業,男人不是必需品。

女人的安全感從來都不是男人,而是自己創造的價值。

如果沒有情緒價值,需要有事業價值;

如果沒有事業價值,需要有情緒價值;

如果沒有任何價值,只能接納自己被出軌,被拋棄,並提升自我價值,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也是最正確的路。


03 自律&行動

如果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少有人走的路》

  • 自律

自律的人,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承擔責任,延遲滿足。

有情緒的時候,馬上發出來,讓自己舒服,就是不能延遲滿足自己的快樂,董花花希望通過張大奕道歉,離開蔣凡,從而滿足自己在婚姻裡的安全感。

她希望她要求別人做出調整,來滿足自己,卻不願意探索自己的內在,情緒比較容易衝動的人,就是沒有延遲滿足的能力。

面對出軌有多條路,

第一,手撕小三

第二,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吸引老公,但是這條路比較慢,需要時間,而且是一條痛苦之路

第三,離開,但不影響自我價值感

第四,做自己,隨他

第五,自己也出軌,報復

每個人對待出軌的態度不同,基於自我價值感的大小。

1988年董花花 vs 1988年張大奕| 女人總有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 行動

傳統觀念,“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已經過時了,新時代的女性有自己的事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就算你擁有極高的情緒價值,長期飯票也是不能保證的。

1988年董花花 vs 1988年張大奕| 女人總有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梁洛施為李澤楷生了三個兒子,卻無緣豪門,梁洛施沒有把自己活成一個怨婦,而是收拾心情,重新出發。

2011年發表聲明與李澤楷分手,2014年,參演電影《念念》正式復出,始終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事業才是女人最後的護身符。

唯有行動才能對抗恐懼。

1988年董花花 vs 1988年張大奕| 女人總有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在劉強東遭遇“性侵風波”,妻子章澤天選擇沉默,直到最後發聲:一起守得雲開見月明。

章澤天並沒有躺在京東總裁夫人的位置上,睡大覺,而是出席各種公益活動,助力京東。

她深知,丈夫的光環不是自己的,她要發出自己的光,實現自身的價值。

自我價值感才是最可靠的安全感。


寫在最後

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項既複雜又艱鉅,而且是畢生的任務。--《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雖然走的人少,但是有的人,已經走出來了。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與在痛苦中掙扎的女人們共勉。


@luckysolucky,一名永不退休的心理諮詢師,專注家庭暴力、冷戰、夫妻矛盾、親子衝突、抑鬱、焦慮,性侵,解鎖生命模式,為生命找到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