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一下,疫情結束後,你最想見誰?

我想問一下,疫情結束後,你最想見誰?

21世紀20年代的第一個春天,

2020的開年各種悲傷。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讓十四億中國人民過了一個最特殊的新年。

​ 本該闔家團圓,跟逢年過節最怕見到的三姑六姨就“催婚、催生孩子”展開對抗,和老朋友相聚約個飯看個電影旅個遊的春節長假,所有人都自覺在家“自我隔離”。

我想問一下,疫情結束後,你最想見誰?


四個字形容你現在的生活:

熬夜成癮 日復一日 渾渾噩噩 不值一提

漫無目的 前途渺茫 無能為力 為他沉淪

糟糕透頂 跌宕起伏 滿懷期待 無所事事

一塌糊塗 跌入谷底 不思進取 無能為力

愛而不得 恍恍惚惚 自甘墮落 愛恨交錯

心有不甘 物是人非 苦中作樂 失望透頂

前途渺茫 鬱鬱寡歡 碌碌無為 如此安好

我想問一下,疫情結束後,你最想見誰?


真正過上了“在家待著不出門,就是給國家做貢獻”的“神仙日子”,連續幾天醒來被告知假期不斷延長,有喜有憂。

日本導演北野武在日本“3·11”地震時說:“災難並不是死了兩萬人這樣一件事,而是死了一個人這件事,發生了兩萬次。”

放在今天來看,確認的死亡人數,那是一個家庭的破碎,一個子女的愧疚,一個丈夫/妻子的悲慟,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所有人的反應沒有一個不是猝不及防,就被鋪天蓋地的各種消息淹沒,然後開始陷入焦慮、不安、難過、悲傷、恐懼、絕望的情緒裡,動不動就眼淚決堤。

我想問一下,疫情結束後,你最想見誰?

在面對無法控制的事情的時候,我們的下意識反應往往會是逃避,不敢面對,寄情於希望在虛無縹緲之中:是否能夠重來一次?

當然,我們都知道,就像愛情裡決意離開的那個人不可能再回頭一樣,現實世界裡沒有時光機,更沒有一鍵重啟的機器,也沒有再來一次的可能。

人永遠不知道,哪次不經意的跟你說了再見之後就真的不會再見了(《千與千尋》)現實殘酷如同夢魘,即使回到2019年12月8號也無法阻止這個病毒的來襲,再回到那一天李文亮也不會再活過來,新曆年那幾天的快樂也都會在農曆年的前後化作泡影灰飛煙滅。但是水面的漣漪雖然暫時消散了但仍有人會記得有風曾經吹過(《天行九歌》)。所以啊,我們要學會銘記和反思。

我想問一下,疫情結束後,你最想見誰?


都說人這一生啊,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苦難,而苦難本身沒有任何價值,但是面對苦難的我們,能夠在恐懼和害怕中,學會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無論是身邊的親人愛人朋友,還是身體的健康。它能夠讓我們懂得所有的苦難都在成長鋪路。

就像《霍亂時期的愛情》中那樣,在大災大難的面前,我們更容易看清這個社會的現實,更能明白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和真正牽掛的那個人,真正希望他能夠平安無事,甚至如果只剩下最後一隻口罩也想要讓給他。

我想問一下,疫情結束後,你最想見誰?

相信所有共同經歷過這次疫情的情侶,在這之後一定會更加珍愛對方;相信所有還在默默喜歡某個人的人,在這之後或許能鼓起勇氣說喜歡,因為明白有些事情真的一旦錯過就真的不再…

也請你們相信,即便此刻我們依舊身處陰霾,但前路一定有光亮。人間雖是煉獄,紅塵路少人稀,所有的相遇都是狹路相逢,匆匆一瞥,終須一別。

雖然今年的開年真的很難,但我還是相信人生一定是先苦後甜的。就像微博上的那段話:“希望四月武漢櫻花爛漫時,它不再封城,像往年那樣;千千萬萬人在樹下看櫻花,櫻花在樹上看千千萬萬人。”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大家加油。

如果快樂太難,那我祝你平安。

我想問一下,疫情結束後,你最想見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