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奧運史

2016年8月,中國人在里約開始新的奧運之旅了,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隊第10次出征奧運會。事實上,早在1924年奧運會賽場上就有中國人的身影。1932年中國就正式派運動員參加了奧運會,1936年更是派出了龐大的代表團。謹以此圖集梳理中國人的奧運史。


當籌備1896年首屆奧運會時,中國就收到了國際奧委會的邀請,但清政府未予答覆。在民國曆史上,有幾個名字跟奧運會關聯緊密,他們是:張伯苓、王正廷、宋如海、劉長春、馬約翰。圖為1924年中國體育協進會部分董事合影,前排左三為沈嗣良,後排中為張伯苓、右為王正廷。

中國人的奧運史

中國人的奧運史

張伯苓是中國第一個提出參加奧運會的人,他創辦了天津南開中學和南開大學。他認為:“不懂體育,不能當一個好老師、好校長。”1907年提出中國應成立奧運代表隊。第二年,《天津青年》提出著名的奧運三問(何時參加、何時獲獎牌、何時辦奧運會)。圖中左為張伯苓。

中國人的奧運史

王正廷被譽為“中國奧運之父”,1922年當選國際奧委會委員,是中國第一個國際奧委會委員,曾官至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圖為王正廷與他的三個女兒。

中國人的奧運史

劉長春是中國政府正式派出的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那是1932年,由於局勢動盪,國民政府本不想參加洛杉磯奧運會。但日本人聲稱劉長春和長跑運動員於希渭將代表“偽滿洲國”參會,國民政府受不了此等侮辱,於是決定派劉長春和於希渭參加。圖為1932年劉長春在奧運賽場。

於希渭當時被日本人看守未能成行,到洛杉磯參加比賽的只有劉長春一人。張學良出資,劉長春乘船在海上漂了三個星期,終於到達洛杉磯。他報名了100米、200米和400米比賽,但由於體力不支只參加了前兩項,可惜均在預賽時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