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 ——宋純鵬參加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年教師座談會

做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 ——宋純鵬參加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年教師座談會

為營建積極向上、活潑、團結、銳意進取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文化,凝聚實驗室科研共識,培育“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的科研創新精神,踐行“學無止境,境如生命”的學科文化,關心、鼓勵、支持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長。河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擬邀請一批校內外在重點實驗室建設、學科發展、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和實驗室青年教師採取座談會的方式進行交流,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指引道路,發展明確方向,內容涉及學術發展、課題管理、人生規劃等各個方面,交流計劃計劃每兩週一次。河南大學生物學科牽頭人、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校長宋純鵬做為第一位受邀科學家與實驗室青年教師開展了交流座談。

4月9日晚18點至20點,在河南大學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3樓會議室召開重點實驗室青年教師座談會。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王學路和河南大學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青年教師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安國勇主持。

宋純鵬對疫情期間一直奮戰在實驗室一線的教師給予了肯定,要求實驗室要嚴格按照黨中央和學校有關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以新常態的戰略思維應對新冠病毒的防控,積極有效地推動實驗室教學科研工作的有序開展。

宋純鵬以“做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為題,從“河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基本情況”“學科發展的基礎”“培育創新、合作和團隊精神”三個方面入手,結合自己學術發展的歷程、科學研究的視野、進一步努力的目標以及為我國農業生產和河南省區域發展做出貢獻的初衷出發為實驗室青年教師做了近二個小時的指導與分享。

宋純鵬回顧了河南大學生物學科和實驗室的發展歷史,回顧了發展初期的艱辛與付出。1987年,河南大學重建生物學科,一切從零起步,經過30餘年的勵精圖治、跨越發展,建設成為當前擁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流學科,實屬不易,其中的艱辛和努力,每個人的付出都值得大家深深銘記。他以“陌上柔桑破嫩芽”來形容當前生物學科的發展情況,認為河南大學生物學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具有參與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激烈競爭的平臺和能力,但是要成為根深蒂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還需要廣大青年教師的加倍努力。

宋純鵬結合自己的研究實例,介紹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敏銳把握學科發展前沿,緊緊圍繞乾旱對農業生產影響這一主題,從植物葉表面小小的氣孔入手,長期持續、夜以繼日、持之以恆的研究工作。在工作中,建立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技術體系,開創了植物氣孔細胞關閉的活性氧途徑,產生了原始理論創新,在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產生了廣泛影響,奠定了河南大學生物學科的研究基礎。

宋純鵬進一步強調了創新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希望各個年輕教師進一步凝練方向,將自己的發展融入實驗室的研究定位中。要加強科研合作,他認為科學家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當個體形成一個團隊的時候,個人貢獻的大小和得失與團隊的成就和榮譽相比,都已顯得不那麼重要了。他要求青年教師要勇於承擔科學研究和教書育人的重任,強調責任擔當,要有激情和熱情,擔負起帶領學生邁進學術共同體的責任。

宋純鵬指出,要向河南大學援鄂醫療隊的醫生和護士學習,學習他們勇於擔責,無私奉獻的時代精神。他說,每當想起這些逆行者青春洋溢、堅強勇毅的面容,自己都要為之深深感動。實驗室的青年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的主力軍,在國家疫情的關鍵時期,不但要堅守工作崗位,更要走進實驗室一線,將科研任務放在首位,高標準,嚴要求,把實驗室的發展同自身結合起來,致力教學科研,在實驗室的發展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要做有責任、有擔當的合格青年教師。

實驗室青年教師們也對宋校長在百忙之中組織大家進行交流學習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同時就相關發展困惑和研究問題進行了交流。通過這次座談交流,更加堅定了實驗室青年教師致力教學科研的決心和信心,指明瞭學術發展、學業進步、人生髮展的道路,相信在實驗室的發展過程中,青年教師將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