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錢,但你不懂財務自由

01

從小努力學習,寒窗苦讀,不過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鐵飯碗,但是當我們朝九晚五的出入寫字樓後,我們才發現,我們離財務自由可能還要奮鬥個幾十年。

你喜歡錢,但你不懂財務自由

問大家一句:怎樣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定義一下財務自由的標準。你得有多少存款才能叫財務自由了呢?

去年就有金融機構提出過一個國內家庭財務自由的資產標準:一線城市2.5億,二線城市1億。

如果以這個為標準的話,我想大部分人,終其一生可能都很難實現財務自由。

你喜歡錢,但你不懂財務自由

道理很簡單,無論你有多麼高超的理財技巧,都不可能在本金(即工資)如此有限的情況下達到賺幾個億的成就。

既然財務自由要求這麼高,那麼就進入下一個問題。

02

怎麼才能迅速存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

知乎網友給出的一些神回覆是:

①往餘額寶存入一百個億,一天就能有100萬的利息

②去包吃包住的飯店打工,一個月1500元工資的話,55.56年就能攢夠一百萬

你喜歡錢,但你不懂財務自由

在我看來,要實現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在你既不是拆二代也不是富二代的情況下,你必不可少需要經過的幾個步驟是:

▷▷強制儲蓄

你得有本金,才有機會翻番。有工作和收入。

舉個例子:

如果一個月工資8000,節省點扣除掉衣食住行,每個月應該可以剩下3000,一年就是36000元。只計算工資的話,差不多25年可以最快攢到100萬,考慮到每年可能有加薪10%的可能性,差不多最快15年左右可以賺到100萬。

記住兩個字:開源。

▷▷控制負債

與第一點相關,如果你賺多少花多少,你就像一個漏斗,哪裡會有米。

有三點:

第一是排除惡性負債的影響。惡性負債指的是人力不可控的負債,例如

生病、車禍等等,這些可以用保險予以部分規避。

第二點是控制良性負債。良性負債就是可控的負債,如生活費、娛樂費等。現在的很多人,都辦了很多的信用卡,消費起來都很無度,要還款的時候則無力負擔,負債的控制能力太低。

第三點是學習投資理財的知識。有傳言現在是炒股的好時機,你就去借錢炒股去了,那你可能@#¥%……&*(這一段亂碼,自行理解)

▷▷制定目標

每當有人問我,我有10萬塊的閒錢,我要怎麼理財的時候,我都會問他,你的理財目標是多少?

大部分的人都會一臉懵逼。

其實理財目標是很重要的一個點,你需要根據目標去配置資金,去承擔風險。

目標定下來之後,你才能選擇投資回報率相當的投資工具。

投資回報率愈高,相對風險也愈高,時間愈長,所獲得的報酬也愈大。

▷▷適當理財

財務自由度=被動收入/日常支出,被動收入也就是就是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例如房租等等。

當被動收入超過日常支出,就達到了理論上的財務自由。要做到這一步,要麼是增加被動收入,要麼就是減少日常支出,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工作以外的投資。

你喜歡錢,但你不懂財務自由

股神巴菲特說:“全世界最厲害的力量叫做想象力,但最恐怖的力量叫做複利,複利可以讓你的錢越變越大,大到你無法想象的地步。”

03

有人說,我現在每個月幾千塊的收入,別說100萬了,我連10萬都很難存下來。

記得之前在假期的時候,看了一部電影,叫《金錢世界》

你喜歡錢,但你不懂財務自由

其中有一場戲,世界首富保羅·蓋蒂向自己僱傭的特工表示,自己每天忙於賺錢,無暇處理其它事務。

特工質疑他:你已經是世界首富了,你到底需要多少錢才能感到安穩?

保羅·蓋蒂的答案很簡單:More(更多錢)

如果你現在覺得存錢很難,說明你對財富還沒有嚮往,請你看到金錢的力量,不斷琢磨如何才能持續的賺,高質量的賺。

-財務自由難嗎?

-難。

但那又怎麼樣,能不能實現的結果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在路上,而我比他們走的快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