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並非缺乏自信,但我們絕不忍受抹黑和汙衊

隨著武漢的解封,全國各地迎來全面的復工復產,本來這是極好的事情,可有些人總是看不過去,以傲慢的心態向全世界發佈負面的消息。有多傲慢呢,從她的日記中就可以體現,各種充滿了對疫情初期的不滿,全都用灰暗的詞彙展現出來,甚至用猜測的語言來表達,什麼“聽說”、“聽醫生朋友說”“聽記著說”,各種各樣的道聽途說在她的日記裡面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們來看看方方日記裡面的常用詞彙統計表。


我們並非缺乏自信,但我們絕不忍受抹黑和汙衊

最先對這個事情進行批評的應是胡總了,可方方對人家的批評不領情,還說什麼“我相信一個強大的國家不會因為一本書的出版就坍塌掉,一個自信的政府也不會因為一本書就無端地指責作家。”


我們並非缺乏自信,但我們絕不忍受抹黑和汙衊

言外之意不就是,你們的指責是因為不自信?

而無論我書裡的內容寫的是什麼,它都不會給國家帶來什麼損失?

看到這個回應,小編我真是又可氣又可笑。

是啊,我們不會因為一本書的就坍塌掉的,但是這不意味著你可以隨心所欲的創作。

我們指責也不是因為不自信,而是因為我們拒絕任何不實的詆譭和謠言。

你要是親眼所見,寫出來的還情有可原,但也不能代表中國作家向全世界發表。在你向全世界發表疫情相關信息的時候,你諮詢過中國作家協會嗎?諮詢過中國官方指定的疫情發佈中心嗎?

全都沒有的情況下,就把和武漢疫情密切相關的日記向全世界發表,這不是傲慢,是什麼?你知道嗎法國一個知名作家因為寫了一偏封城日記就引發法國民眾強烈不滿。


我們並非缺乏自信,但我們絕不忍受抹黑和汙衊

法國女作家蕾拉·斯利瑪尼。

近來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法國也已於三月中旬進入了封城狀態。作為全法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蕾拉·斯利瑪尼受邀在《世界報》撰寫她的隔離日記。從《食人魔花園》到《溫柔之歌》,這位80後女作家在法國家喻戶曉,在中國也擁有大批讀者。不過,斯利瑪尼在日記中對她田園詩般的隔離生活的描述,則引發了不滿情緒,反對者認為她的隔離日記體現了其精英主義做派。一位作家甚至把斯利瑪尼比作斷頭王后瑪麗·安託內特,批評她體諒普通平民的疾苦。

有人說,疫情本身是一個很快很意外的事情,有些消息內容是錯誤,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知道了錯誤卻還不去修改,這就真的不能讓人理解了。

而且小編我讀了一下她“日記”裡的內容,很壓抑。

不是說不能寫壓抑的事情,但是她文字的內容給人的感覺就是:武漢在那一段時間裡是沒有陽光的,到處都是哀嚎,處處都是黑暗,彷彿武漢被社會拋棄了一樣。

大家看不到希望,只剩下絕望,讓人喘不過來氣。

這跟那些只會販賣焦慮的網紅媒體有什麼區別?


可是事實呢,當時的情況是很糟糕,但是絕對沒有她渲染的那麼慘烈。

知乎上看到一位武漢網友的回答:

武漢人,看武漢日記,覺得三分真實七分虛。

那段時間,是很難,家裡也有親人感染住院,排隊等床位,自己也曾看著家裡食物口罩越來越少而心慌。

但是,也沒有她的文字那麼悲慘且絕望,小區群裡,大家更多的是相互打氣加油。

是啊,微博裡,每天也有很多人在寫自己的日記,文字中,更多的也是希望武漢早日好起來,雖然悲壯但是充滿希望。

全國各地不遺餘力的支援,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拔地而起,還有武漢人民不放棄的精神...這些都被方方給剔去了。

而這些被她剔去的內容,難道都是假的麼?

當然不是。

如果社會真的如她寫的那般黑暗,現在疫情也不會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們也不會等到武漢解封的這天。

現在書已經在國外上架,在這個敏感的時期,它帶來的影響可想而知。

前一陣子,中國被眾多國家甩鍋,國人在國外遭遇不平等的待遇,他們說中國瞞報,說中國是疫情的源頭...

雖說清者自清,但是被人誤解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現在這本書對於那些對中國有偏見的人來說,無疑就成了一本“佐證”。

最後我想的說是“作家要有傲骨,像魯迅一樣,絕不向黑暗勢力低頭;但不能傲慢,不能無中生有,心中充滿黑暗,看不到光明。”,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我送一句話“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