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產的學者都是怎樣工作的?

上一週去參加了我們領域一年一度的學者大會,得以跟一些志趣相投的新老朋友交流。期間得空參加了中國學者組織的一個名為”how to be a productive scholar”的panel(座談),聽完之後也頗多感慨:一個學者的修煉之路也是個人成長和個人進化之路,期間註定頗多曲折、反覆、試錯,甚至掙扎,但作為一種對自我和對世界的探索,也許沒有什麼比這個過程本身更讓人興奮和有價值了。

那些高產的學者都是怎樣工作的?

於是想把席間聽到的一些要點結合自己的思考分享出來。與其說是分享,不如說是發問。所謂“高產出”本身就不一定是人人希望追求的東西,而一個人的方法論嚴格來講只屬於他自己,別人難以複製 。但真正重要的大概是對自己如何管理時間、如何持續成長、如何完成個人目標的持續性思考。在此方面別人走過的路、做過的努力、展現的意志都有借鑑意義。於是下文拋磚引玉。

Keep Reading (堅持閱讀)

分享會上的幾位學者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堅持閱讀文獻的重要性。此處“堅持”二字尤為重要。我們作為年輕學者,尤其是剛剛開始讀博士的時候,往往有一種誤區,以為在多年以後,等到某一天某一時刻,我們終究會達到“一覽眾山小”的狀態, 再也不需要大量閱讀了。而多跟優秀的學者交流你會發現,讀文獻、持續讀文獻、讀最新的文獻是他們一輩子堅持在做的事情。事實上,保持大量的、高質量的閱讀是寫出好文章的必備條件,沒有人能繞道而行。

研究這件事本質上就是一個依託於持續學習、持續輸入新知識、持續跟進新方法才能達到不斷高產出的過程。讓自己堅持閱讀的具體方法有很多,比如每週制定計劃必須讀幾篇新的文獻,比如加入本學科最重要的幾個期刊的新文章提示mailing list(訂閱郵件組),比如借閱知名大學某領域博士課程的syllabus(課程大綱)並按其日程列表完成每週的閱讀等。路徑萬變而不離其宗,總之一句話:never stop reading.

Protect Your Research Time (保護你的做研究時間)

接觸的優秀學者越多,就越發現prioritize (優先處理)和給自己做規劃的重要性。幾位學者在席間都講到要學會有意識、有目的、雷打不動地去保護好自己每週的寫作時間和做研究的時間,否則你的時間註定會被各種雜事填滿。所謂“預則立不預則廢”,你自己不去計劃如何使用時間,你的時間就註定會被其他人和其他事帶跑。

而大部學者除了研究任務還有教學任務,系裡、院裡、學校的各種service(公共服務), 做研究的時間被各種雜事擠壓簡直是每日家常便飯。比如有時候你會發現明明打算坐下寫2個小時論文,卻不知道怎麼就開始回覆起沒完沒了的學生郵件了;明明打算個下午花5小時讀文獻,卻全部花在了備課上面。回頭一望,兩手空空,重要的事情一件都沒有做。

分享者還談到年輕學者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常常花過多的、不必要的時間在教學或者其他瑣碎的事情上,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一定是有必要的,而往往是因為做這些事情比做研究“更容易”,更能給我們完成任務的成就感。於是所有容易的事情都被一件件地做完了,重要的事情卻一拖再拖。

所以時間管理裡prioritize的概念就再次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各種時間管理書籍中建議的每天早晨要列出今天一定要做的三件事情)。另外《Essentialism(精要主義)》一書中倡導的給工作和生活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以保證最重要的事情能被有效地完成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年輕學者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要急著教太多新課,不要追求一口吃個胖子,不要因為什麼任務容易就去做什麼任務,要精心地保護好自己的做研究時間。比如早上幾個小時什麼都不幹就是寫論文,或者可以每一週有某一天專門寫作,雷打不動等等。但核心原則是"prioritize, prioritize, and prioritize".

“深耕”還是“兼顧”?

對於年輕學者來說,是應該多花時間在某一個專門的小領域深耕,還是在相關的一些領域都應該有涉及? 席間的幾位學者的綜合意見是,作為年輕學者最好能更多的在一個領域深耕,要儘量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相對而言,在不同的領域做涉獵會分散人的很多精力和時間,因此要學會有選擇地開始新的項目和對有一些機會說“不”。你的論文成果可能橫跨幾個大題目,但是如果沒有一個集中的方向,就會給人沒有專長的感覺。但這並不是說完全不能涉獵其他題目,總體來說70%-80%的精力應該首先放在某一個專門的領域,剩下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其他研究。當你在某個方面的成果越來越多的時候,相對而言去做其他感興趣的話題的機會和條件也會越來越成熟。

如何選擇合作者?

每個學者的習慣不同,比如有的學者喜歡獨立做研究,所以較少跟其他人合作;而有的學者的大部分成果都是通過與其他學者合作完成的。學術合作可以互通有無,更高效地利用資源和相互支持,但合作也是有成本的,跟合作者的磨合、在時間和意見上的分歧可能都會使其比一個人獨立完成某個項目更困難。

但總體而言比較理想的狀態是一個學者既有獨立完成的論文也有與別人合作的成果。獨立的論文展現的是一個學者獨立承擔科研任務的能力,而合作的文章展現的當然是跟領域內的其他人共同完成事情的意願和能力。好的合作者應該和你有類似的的工作節奏,但又可以在能力上互補。如果你的合作者中有一個”finisher”——非常有動力去完成這個項目的人,這通常會幫你更高效地把這篇論文完成。但找到一個合適的合作者也非常不易,有時候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合作與否是一個因人而異、因項目而異的選項。

在寫作中遇見瓶頸怎麼辦?

分享者各有妙招。一個分享者說,她每次遇見寫作瓶頸的時候就會放下手裡的東西,然後回想最初設計研究時候的初心,問自己,寫這篇文章我最想傳達的是什麼?為什麼我一定要寫這篇文章?我想做什麼貢獻和提供什麼價值?然後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想,慢慢的就有了進行下去的思路。這個做法在我看來有點像Elon Musk(埃隆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是追本溯源的很智慧的方法。

另一個學者提到自己每一次都非常重視文章的結構:比如研究問題,文獻部分,研究方法部分,數據分析部分等等。搭建文章的時候首先搭建好這幾個核心結構和自己的核心觀點,然後順著這些結構一部分一部分地行進下去。寫不下去的時候,就反覆回到這幾個大結構。——這其實在我看來又是使用了“第一性原理”,跳脫出紛繁的細節,從大視角來重觀一篇論文的本質。

  • Know your audience when you are writing. 每個期刊的讀者群、關注點、語言都是不同的,有些時候審稿人一看某一篇投稿就知道這篇文章不是為某個期刊的audience(讀者群)而寫的,適不適合投這個期刊。有些好文章如果投錯了期刊就等於明珠投暗,哪哪都不對。所以,從這方面來講,多去多文獻、熟悉自己領域的期刊、瞭解不同期刊的特點和要求就顯得尤其重要。
  • 對於好的期刊,一篇文章只有一次機會,所以不成熟的稿子不要著急去投,否則等於浪費機會。
  • 文章的格式一定要按期刊的規範進行設置,很多時候一些投稿是因為格式不符合規範而被拒,非常可惜。

Always Have Something Under Review (始終保持有文章在被審閱中)

如何激勵自己多發文章呢?有一個學者說,她跟自己做了一個約定,就是要儘量做到始終有稿子是在“under review” 的狀態(也就是投稿出去還沒有收到最後審閱結果,這個過程一般會持續2-3個月)。這樣自己總是能有所盼望,一篇得到答覆,另一篇還在審閱,下一篇在努力撰寫,源源不斷地行進下去,像在跟自己賽跑,其樂無窮。

先寫到這,歡迎大家分享自己聽到、學到、看到、總結到的經驗,一個蘋果變兩個蘋果,爬完此山再爬彼山,幸福而充實地去追求更厲害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