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現代環境院”王傳順:醫療設計亟需新內容賦能

和蓬勃發展的醫建行業一路並肩走來,王傳順對“如何獲取設計生命力”這個課題,有了頗為深刻的感悟:一個行業的發展、一位設計師的創作,都離不開創新的賦能,所謂“不破不立”概是如此。

王傳順身上頗有些藝術工作者的氣息——烏黑的中長髮讓人很難想象這是一位出生在五零後尾巴上的設計師;運動鞋搭配一條卡其色長褲,追求著舒適和靈魂的放飛;而在參加一些正式會議時,他往往會配上一件西裝外套,以表達對會議的尊重。

這種重視舒適、兼顧功能的混搭,與王傳順的設計思路很相像——在矛盾中尋找兼顧整體的平衡,同時也不放棄對其中蘊含的創新機會進行探求。

人物名片

“上海現代環境院”王傳順:醫療設計亟需新內容賦能

王傳順,現任上海現代建築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資深總工程師。碩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註冊建造師,國家二級註冊建築師,資深室內建築師;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設計委主任委員,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設計委副主任,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深厚醫療設計根基的養成

創新從來不是無本之木,需要對目標有足夠深入的瞭解和掌控。在醫療設計領域,王傳順的根基不可謂不深厚。

1985年他進入華東建築設計院(下稱:華東院)時,整個國民經濟都處在突破發展的過渡階段,變革氣息濃厚,醫院建設行業也不例外——醫院建築的室內設計,正由建築師統籌向交給專門室內設計團隊逐步演變。進入華東院不久,王傳順就成為“室內設計組”的一員,這個新興部門在當時面臨著頗為嚴峻的挑戰。

“上海現代環境院”王傳順:醫療設計亟需新內容賦能

▲ 王傳順在華東建築設計院

我們那一批室內設計師,當時不僅要對各類空間進行設計,還要負責醫院傢俱的設計。”在華東院的幾年裡,由於國內缺乏成熟的醫院室內設計案例可借鑑參考,他和同事不得不通過查閱國外相關的案例資料、向接觸過國外醫院室內設計的設計師請教的方式,以及通過國內外合作的醫院室內裝飾設計項目,去最大化地汲取養分,他本人也就此打下了極其紮實的醫院室內設計基礎。

八十年代末,經過自身努力和大量的工作實踐,王傳順在醫院室內設計領域已頗有成就;進入九十年代後,他已被任命為華東院室內設計所副主任建築師、副所長。雖然之後事業重心始終在醫院室內設計上,但這種建築師和室內設計師專業素養和實踐經驗,成為他在醫院室內設計領域有所建樹的一大優勢。


“上海現代環境院”王傳順:醫療設計亟需新內容賦能

▲ 王傳順(左一)向彼時的華東建築設計院領導介紹設計方案

時至今日,王傳順對室內設計重要構成——醫用傢俱的發展仍有獨特見解。在他看來,目前這一領域存在很大瓶頸,是整個醫院室內設計的一個薄弱環節。

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各種先進的醫院專用傢俱供給不足。”王傳順闡述道,醫院傢俱的選配,與民用傢俱存有較大差異,雖然裝配式傢俱的出現使其得到一定的緩解,但涉及到醫療多種功能方面,供給側仍有亟待克服的難題。

以最常見的護士臺為例,雖然可以向傢俱廠定製後現場安裝,但是涉及到承載智能化系統,諸如液晶屏幕、呼叫器等功能設備,傢俱廠很難把相應預留接口進行集成設計、預留到位,例如開關、插座等,甚至會出現後期安裝時尺寸上的不匹配現象,導致無法正常使用。

“上海現代環境院”王傳順:醫療設計亟需新內容賦能

▲ 與行業同仁保持交流學習是王傳順一直以來的習慣(圖為他參加1989年的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年會留影)

針對這一問題,王傳順總結的經驗和原則,是醫療傢俱必須從使用者的功能需求考慮,研究不同使用功能,針對不同科室、不同專業甚至不同年齡段病人及醫護人員的使用需求和習慣,從人性化角度出發,同時兼顧加工工藝、安裝和維護的便捷性。

另一方面,隨著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綠色醫院理念的深入,醫療傢俱的綠色環保、經濟耐用等特性,也日漸成為室內設計師選材的一大硬性標準。

不同的專業和工序存在一定的脫節,需從中協調、集成。”他坦言,這是一個行業問題,因為醫療傢俱特殊的功能性,需要專業的研發和集成設計,但多數傢俱廠出於控制經營風險的考慮,很難投入這部分不菲的資金。

不過王傳順對這個問題的解決還是比較樂觀。他相信隨著醫院建設的不斷髮展,醫用傢俱需求的不斷擴大,相應的傢俱生產標準規範會逐漸出臺,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專業供應商,願意在研發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和資金。

這個信息需要由包括我們設計師在內的各界力量,共同去主動呼籲、倡導,最終讓市場做出正確選擇。

裂變是最好的創新土壤

中國醫院建築設計的持續發展,催生了內部專業的細分裂變。尤其是最早裂變出來的醫院室內設計領域,其發展訴求的增大,為設計師們提供了更廣闊的施展空間。但這也意味著,原本應一體化的醫院建築設計,因“割裂”帶來的影響也會更加明顯。

“上海現代環境院”王傳順:醫療設計亟需新內容賦能

▲ 使用至今的上海地鐵LOGO,是出自一位醫療設計師之手——王傳順的早年設計作品之一

統籌整個建築設計效果的是建築師,室內設計師應該幫助他來細化、完善設計和實現室內空間效果。”王傳順認為室內設計師的發揮,絕不能與建築本身即建築師所定義的設計風格割裂,室內設計應該與建築設計實現高度契合。在復旦大學附屬廈門中山醫院項目上,他就將“室內設計與建築風格一體化”的理念做了經典演繹。

該項目選址於廈門五緣灣片區,建築師也據此對相應的地理與人文環境元素進行了融入展現。接手該院室內空間設計後,王傳順明確提出一定要在平面佈局及造型上充分解讀並尊重主體建築風格,圍繞“源、緣、園”三個字展開,即醫院室內空間要延續生命之源、醫患之緣、生態之園的寓意。

“上海現代環境院”王傳順:醫療設計亟需新內容賦能

▲ 廈門中山醫院門診大廳的室內設計實拍圖

室內空間設計層面,他將門診大樓確立為通透、簡潔的風格,造型以圓弧形元素為主體,色彩上則主打溫馨的淺暖色與淺灰色,通過材料的變化,以及標識引導系統設計上綜合配合,營造出醫療公共空間特性與氛圍;在裝飾手法上,他注重細節的處理,體現無障礙和人性化設計理念,同時使室內空間造型更加通透流暢;在燈光設計上採用白色亞克力發光燈片為主,以廈門白鷺羽毛為靈感成其造型,融入地域文化,體現“和平與聖潔”的療愈氛圍。

尊重建築師和建築本身,是室內設計師進行創作、創新的一大前提。”當然,這種尊重並不意味著室內設計師要成為“附屬”。恰恰相反,王傳順認為室內設計師完全可以通過一些創新的設計和材料應用,去解決、優化建築設計階段未能或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他曾採用將一部分吊頂嵌入的暗藏式設計手法,結合吸聲板材料的使用,巧妙化解了門診大廳常見的“迴音”問題。

未來醫療建築設計的裂變還將持續。

”王傳順表示,專門的醫療工藝流程設計單位出現,就是這種趨勢的一個重要體現,甚至於室內設計本身未來也或許會進一步裂變為軟裝、標識、傢俱等多個更細緻的專業領域。屆時,“建築一體化”的設計原則和理念,其價值和意義會變得更為突出。

“上海現代環境院”王傳順:醫療設計亟需新內容賦能

在他的理念中,高度細分讓各方設計師的協作顯得更為重要,只有同時考慮了建築風格、醫療功能需求以及藝術性、人本思想空間感受的室內設計方案,才真正站得住腳。

王傳順認為,室內設計細分化的發展趨勢,也讓設計師們有更多的精力把設計作為一種創作而進行藝術、功能等多角度的創新應用,或將成為這一領域發展成熟的重要推力。

未來更為明顯的趨勢,我認為是要把更多高科技含量的技術設備與室內設計結合,讓醫院空間使用者能更方便地去體驗、享受科技發展的成果。”王傳順說,這是挑戰也是機遇。

我們的未來,需要一些新內容支撐

恰如王傳順所言,包括醫療科技在內的各種應用技術的飛速發展,誠然為室內設計師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現階段尤以醫院信息化建設和智慧醫院建設為首。

醫院信息化、智慧化建設,讓室內空間設計需要更多考慮醫院物流系統、各類先進設備、先進技術以及先進管理理念的應用,這對空間設計的細緻化、系統化、合理化都有更高、更嚴格的要求。

這些因素催生著新的醫院建築設計生態,也讓王傳順有了“醫院室內設計需要一些新內容來支撐發展提升”的感慨。

只不過,他所指的“新內容”並非全都是高新技術應用所需要的,既有的設計元素也可以通過創意性地組合應用,成為新內容的一大來源。

以前都是一些傳統的設計,讓人看得比較疲憊了。”以常見又不起眼的燈光為例,王傳順認為燈光的使用理念已經在發生變化,過去只是一個單純的照明功能,而今天卻有更多的效用。

“上海現代環境院”王傳順:醫療設計亟需新內容賦能

▲ 在太原婦幼保健院中通過燈光、造型和顏色的組合貫徹“人文關懷”理念

例如,燈光可以作為一種提升空間品質的補充元素,以漫反射的形態呈現,能讓空間更豐富、更完美,或者用一些弱化的燈光來營造空間氛圍。同時,還可以根據醫院內部不同空間的功能訴求,對燈光效果進行組合設計。

在近期所設計的多傢俬人醫院和三甲醫院的特需樓過程中,王傳順在燈光方面大膽地進行了組合應用。例如,美中嘉和醫院項目設計過程中,他充分考慮到該院會接待很多罹患腫瘤疾病的病人,心情普遍壓抑,因此他在廣泛採用暖色調燈光,烘托溫馨靜謐感、緩釋病人的情緒,使其以更自然的心態接受治療;在重點診療區域如輸液室、診室等空間,則將燈光調節為偏亮的狀態;而在候診室、休息區等空間,又有所區別的設計出優雅淡然的燈光氛圍。

縱觀王傳順的醫院室內設計作品,他對包括燈光在內的暖色系運用頗為偏愛。無論是廈門中山醫院、太原婦幼保健院等數十萬平方米的超大型醫院,還是合肥離子醫學中心等數萬平米的項目,在接待區、護士站、病房區等人停留時間較長的空間內,他都大量採用淺色系,配合極具質感的材質進行裝飾。在進入這類裝飾風格的空間後,會不禁感受到一種安詳、溫暖甚至有一點清爽的氣氛,極大緩解了病人的緊張感和醫護人員的疲勞感。

“上海現代環境院”王傳順:醫療設計亟需新內容賦能

“上海現代環境院”王傳順:醫療設計亟需新內容賦能

這一“偏愛”,其實是他對醫院室內空間本質理解的一個直接反映——滿足功能需求前提下,最大程度考慮人的體驗感,尤其是空間氛圍的療愈、安撫效用。

只要能提升空間的整體使用感受,室內設計就是成功的。”他認為,未來醫院室內設計的一個發展趨勢就是要通過“軟裝”的深入探索優化,也包括與科技相結合,不斷強化患者的空間使用體驗感。


“上海現代環境院”王傳順:醫療設計亟需新內容賦能

▲ 為推動行業發展進步,王傳順(前排右一)積極參與編制《醫院室內裝飾裝修技術規程》

而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室內設計師處理好一個複雜的過程,包括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系統性的思考和視角、跨專業、跨領域的協調意識和能力等。“畢竟,醫院室內設計是一個精細活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