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寶"和解"方案浮出水面,退還20%保證金,有人無法接受,中行迴應


原油寶

圖/視覺中國

01

“原油寶”轉機

中國銀行“原油寶”穿倉事件發生近半個月後,5月4日國務院金融委第二十八次會議上提出“要高度重視當前國際商品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部分金融產品風險問題”。金融委的表態被認為正是對應近日發生的“原油寶”穿倉事件。

5月5日,中行擬與原油寶投資者達成“和解”的方案浮出水面。

有投資人表示,已經收到了中行電話約下午前往開戶行面談。在面談中,中行給出一份協議,表示負油價部分的損失由中行承擔,也就是說投資人不用再被倒扣,此外還將賠償20%保證金,多扣的部分會退回。

中行亦在晚間發佈最新回應稱,目前中行相關分支機構正按意見積極與客戶誠摯溝通,在自願平等基礎上協商和解。如無法達成和解,雙方可通過訴訟方式解決民事糾紛,中行將尊重最終司法判決。同時,中行保留依法向外部相關機構追索的權利。

原油寶

02

分支行拋出的和解方案

5月5日, 一名深圳的投資人表示,已經收到了中行電話約下午前往開戶行面談。在面談中,中行給出一份協議,表示負油價部分的損失由中行承擔,也就是說投資人不用再被倒扣,此外還將賠償20%保證金,多扣的部分會退回。但該投資人表示無法同意,因此尚未與中行簽署協議,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可以接受的條件是按照4月20日22點的價格(約11.7美元/桶)進行結算,因為這個時間之後,他已經無法交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不少投資人群中,看到有若干原油寶的投資人表示已經接到中行電話,但是對於目前中行給出的解決方案,不少投資人表示暫時無法接受。有些人要求按照4月20日22點的價格進行結算;也有投資人要求按美國正式測試負值的時間(即4月15日)的結算價來結算,要求退還所有本金,“因為我們籤合同的時候,沒有負值這一說法,既然4月15日芝商所改了交易規則,那也就說明之前所籤的合同應該作廢。”

不過也有投資人表示可以接受中行的和解方案,“畢竟投資有風險,也要尊重遊戲規則。”

另據財新報道,此次原油寶1000萬元以下客戶,有機會從中行拿回20%的保證金。1000萬元以上的大戶,需自行承擔全部保證金損失,至於穿倉的部分由中國銀行承擔。不過在投資人群裡,記者並沒有發現這樣的大戶出來表態。

券商中國拿到的一份和解協議也顯示,投資者因負油價意外情況產生的負價虧損將全部由中國銀行承擔、銀行將不再追償,因負價虧損劃扣的保證金中行將進行退還。除了承擔負價虧損外,中行還將對受損客戶進行補償。

原油寶

(圖/券商中國)

03

監管層態度明確

5月4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第二十八次會議。會議指出,要高度重視當前國際商品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部分金融產品風險問題,提高風險意識,強化風險管控。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適度性,提高專業性,尊重契約,理清責任,保護投資者合法利益。

金融委此次會議提到“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適度性,提高專業性”,分別有何含義?

一位期貨從業人士分析稱,控制外溢性可能是指“金融衍生品歸金融衍生品,不能因為金融衍生品發生了賠付,導致向其他行業擴散,不能影響到其他銀行,或者從銀行延伸到實體經濟”。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說:“重視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外溢,對國內金融機構來說,刻不容緩。控制外溢風險,要控制產品風險,注意產品風險的適度性,要暫停高風險產品。像原油寶維權這類和國際期貨市場掛鉤的高風險產品,要停止發售。”

此前,在投資者列舉的產品設計漏洞中,適當性問題是質疑聲最大的問題之一。

有投資者透露,中行原油寶一開始僅1桶起售。另一位投資者則認為,中行對原油寶產品的推銷行為違反了適當性匹配原則,即對投資者銷售與其風險承擔能力不匹配的產品,這在業內是非常嚴重的合規問題。

04

原油寶穿倉事件回顧

“原油寶”的糾紛一波三折。4月21日,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出現歷史負值的結算價-37.63美元/桶。受此影響,中國銀行原油寶美國原油5月合約出現了“穿倉”,投資人不但本金全部賠光,還要倒欠銀行一筆錢。

負價格一事引起軒然大波。隨後投資者陸續收到中國銀行的扣款和欠款催繳短信。期間中行也多次發表聲明表示,會“盡最大努力維護客戶合法利益”,但是一直沒有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如今中行的處理辦法逐漸露出水面,但事件的平息還有一段路要走。

值得注意的是,就原油寶問題,多家銀行已著手“補漏洞”。如建設銀行最新公告就公告了對賬戶商品業務的調整。

原油寶

在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的同時,建行對賬戶商品業務進行系統升級,增加實時強平功能,

鑑於目前價格風險及流動性風險,為保護客戶利益,該行將根據市場情況,擇機對部分產品進行轉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建行在公告中稱,當國際商品市場價格趨近零或合理預期將出現負數價格時,該行將暫停全部或部分賬戶商品業務交易,調整合約到期處理時間和處理規則。

05

雷曼“迷你債券”賠償方案


原油寶

香港的雷曼迷你債券風波始於2008年,在當年的金融風暴中,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倒閉,導致其之前發行的金融衍生產品價值暴跌,香港是迷你債券發行量最大、涉及面最廣的地區,事件引發了當地大批投資者的強烈不滿,投資者聲稱在購買該產品時受到銀行員工的誤導,並由此走上了漫長的索賠之路。

2009年7月,在香港監管機構的壓力下,銀行同意回購散戶投資者手中的雷曼兄弟迷你債。這些銀行向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償還所投資款項的60%左右。

2011年3月27日,香港銀行公會公佈了雷曼“迷你債券”事件最終處理方案的建議,16間分銷銀行向符合資格的客戶收回抵押品並提供額外特惠款項。據悉,符合資格投資者可以獲得相當於最初投資本金85%至96.5%的補償。

雖然雷曼“迷你債券”新和解方案賠償額最多達九成,但據悉,仍有香港雷曼投資者對賠償不滿意,堅持百分百賠償。

整合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經濟網、券商中國、經濟參考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