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對標朋友有用嗎丨你的朋友是你的朋友,你自己是你自己


找工作對標朋友有用嗎丨你的朋友是你的朋友,你自己是你自己

一心網:在找工作時,你是如何判斷這份工作收入是高是低,發展前景又是好是壞呢?

關於這個問題,正確的答案應該是用數據說話,即過去很長時間我們都一直強烈建議年輕人在做人生重要選擇時一定要具有的數據思維。

比如說,眼下正值七月份。前不久,國家統計局剛剛公佈了2019年上半年的國家經濟半年報。其中,正好有上半年中國整體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15294元(其中城鎮居民21342元)。換算到每個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2549元(城鎮居民3557元)。

其中我還需要特別向大家解釋的是,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7元,是將一二三四五線各級別城市收入平均到一起的結果。換而言之,有一二線城市明顯高於這個平均收入,就一定有三四五線城市明顯低於這個平均收入。

而關於不同城市,不同行業,不同崗位,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工作能力的收入相關數據,目前網絡上基本上都能夠找到,上面的全國平均數據只是我用來舉例說明的。在設定自己的求職薪資期望時,先綜合以上數據的作為基礎參考,才有可能得出合理的結果。

關於這個問題,錯誤的答案是什麼呢?就是“我朋友現在在XX單位上班,他現在的收入水平是XX,所以我必須要XX~”

在職場上,秉持這種錯誤觀點的人,數量從來都不少。在心理學上,人們往往很容易對自己的能力認知超過真實水平,但是對身邊其他人的能力認知低於真實水平。

而在這樣的心理暗示和影響之下,人們很容易產生的一種錯覺就是:我的朋友某某某也沒啥能力(甚至還不如我呢),憑什麼他現在收入XX元,我現在收入就得比他低?

而事實上,就像這世上不存在完全一樣的兩片葉子一樣,這世上同樣不存在完全情況一樣的兩個人。所以在找工作時,朋友進入了哪家公司,拿到了怎樣是收入,對於自身的求職來說,可參考性往往並不強。

找工作對標朋友有用嗎丨你的朋友是你的朋友,你自己是你自己

談到“我有一個朋友”這樣的話題,我這裡的確倒是有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職場案例,分享給大家。只不過,這個案例並非正面案例,而是典型的負面案例。

我這個朋友家是一座四五線城市的,從小家境雖然談不到富裕的,但是朋友作為家中的獨生子,倒是一直也比較受到家中的溺愛。所以朋友從小到大,基本從來沒有離開過老家。

等到了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因為老家僅僅是一座四五線城市,當地的平均收入水平只有2000+的狀態。於是朋友挑來挑去,跳來跳去,工資始終都沒能超過3000塊。

眼看著現在年齡已經逼近30歲,至今沒能精通任何一門職場技能,簡歷上更是沒有一條能夠看得過去的職場履歷。而距離他的上一份工作結束,已經又過去了一年有餘的時間。而事實上他的上一份工作,時間也沒能超過一個月。

對於這位朋友,我曾再三勸過他,趁著現在年紀還不到30歲,趕緊離開老家,到大城市裡拼一拼,搏一搏,掌握一門紮實的職場技能,起碼做到自己的簡歷上有哪怕一份還像樣些的履歷。否則過了30歲,那家公司還會招聘這樣一個年紀大,能力差,經驗又幾乎接近於零的“廢柴”呢?

對於這位朋友的職場困境,我曾經不止一次和他進行過溝通。核心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點:第一是看不清大趨勢,在全國年輕人都在順應城鎮化潮流,離開家鄉前往一二線城市發展時,堅持留在經濟發展日漸沒落的四五線老家;第二就是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始終缺乏客觀理性的認識,在找工作時時常抱有我某某朋友還不如我呢,憑什麼他現在收入比我高,所以一再拒絕多個符合其真實工作能力的崗位和薪資,最終成為職場中的淘汰者。

這裡我們又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職場中,企業制定的崗位薪資往往是市場化的,即按照所在城市,所在行業的一般水平,進行設定。如果某求職者認為該崗位比較低,完全可以尋找薪資更高,但同時要求也更高的崗位進行選擇。

而不少求職者在尋找工作時,往往會忽略市場化因素,完全從個人的需求而非能力去索要薪資。比較典型的是:我一個月租房要XX錢,吃飯要XX錢,消費要XX錢,所以薪資必須要給到XX水平,我才能夠接受。很顯然,這是十分一廂情願的想法。崗位薪資由市場決定,而非由求職者需求決定。

如果不能及早認識到崗位的薪資取決於崗位創造的價值,那麼在求職過程中,職場人必然會屢屢碰壁。且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求職者還會錯過許多原本在對應的時間節點中,還算合情合理的工作機會。直到發展成為上文中我提到的這位朋友的情況,才悔之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