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數據的價值就是人生的價值。“微粒社會”距離我們有多遠?

“微粒社會”距離我們有多遠?

當今世界,大數據正在改變我們認識世界理解社會的方式,就像望遠鏡讓我們感受宇宙,顯微鏡讓我們觀測微生物一樣,數據把人們和社會切割成了“碎片”,社會變得越來越“微粒”化。


你的數據的價值就是人生的價值。“微粒社會”距離我們有多遠?


“微粒社會”就是世界越來越數據化。我們曾經習慣用“大顆粒”的指標進行認知。比如,一個GDP數字就可以描述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用一個方言、一種食物、一個風俗比喻一個地區;知道姓名性別年齡職務等,基本上就算認識一個人。現在不一樣了,社會蒐集數據的能力極大提高,我們的認知越來越精細。現在我們定義一個人,會通過基礎數據、教育數據、工作數據、消費數據、醫療數據、交往數據,以及工作、生活等個性化行為特徵數據來體現。每個人就像是在顯微鏡下的微粒一樣,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清晰地被識別。社會也一樣,工作、生活、服務等越來越細化,任務、程序、節奏等越來越數據化,每一個“微粒”數據都不一樣,這個社會就叫“微粒社會”。我們常說,不抽象就無法深入思考,不還原就看不到本來面目。微粒社會,既不是抽象,也不是還原,它是一個時代和社會前所未有的變化,我們需要重新認識。


你的數據的價值就是人生的價值。“微粒社會”距離我們有多遠?


“微粒社會”打破了人生髮展的階梯。在原來的“大顆粒”社會里,每個人擁有的身份特徵,比如,大學生、研究生、留學生等,這些大顆粒度的符號,意味著一個人的某些優勢,甚至是一個長期優勢。曾經的農民、打工者等,屬於弱勢群體。現在你會發現,變化正在發生,一個快遞小哥,月收入上萬已經不新鮮;一個“網紅”可以圈粉數百萬;農民在家裡直播農活,帶來的經濟效益翻了幾番。這個變化顛覆了人們對於人生階梯式發展的期待和追求,原本順著它攀爬到某個階梯,就可能有了某個終身依靠的身份和資源。當今時代,人們某些特有微粒的價值和影響,在網絡裡被無限放大。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一個人突然崛起,不管他原來的身份是什麼,也沒有什麼可以保證一個人的地位和財富,也不管他原來的身份是什麼。在微粒社會里,每一個人的信息全部暴露在大數據算法面前,好運氣或者是壞運氣,會突破那些粗顆粒的標籤,精準地降臨在一個個具體的人身上。人生髮展模式網絡化,每個人距離時代頂點都很近,距離突然淪落也不遠。


你的數據的價值就是人生的價值。“微粒社會”距離我們有多遠?


“微粒社會”正改變人們交往的心理路徑。從大顆粒到微粒,社會越來越精緻,世界越來越多元,讓一個人能站的位置和角度越來越多。這也許是一個好消息,畢竟人和人之間更平等了,沒有什麼成為人生髮展的障礙,人們漸漸習慣數據比經驗更值得信賴。但是,越細化就越接近真實嗎?相過親的都知道,介紹人拿出一組數據,對方的身高、年齡、收入、學歷、工作、愛好,甚至相片、視頻等,你要的任何數據都可能給你,但是你能從這些數據認識這個人,熟悉他親近他嗎?微粒正深刻地衝擊著人類社會賴以協作的基礎——關係。有這麼個測試:將手機通訊錄裡的名字,按照親疏程度,一點一點地刪除。到最後,很多參與測試的人發現,和自己最“鐵”的,只有一兩個人,甚至一個也沒有。關於親近疏遠這麼熟悉的情感,在數據微粒面前,竟然不是越來越準確,反而越來越陌生。有人說,現在社會到處都是坑,其實,大多數都是自己的僥倖和習慣給自己挖的坑。只不過,這些微小的習慣我們平時不注意,微粒社會告訴我們,成就我們的是自己的數據,毀了我們的也是自己的數據。


你的數據的價值就是人生的價值。“微粒社會”距離我們有多遠?


“微粒社會”帶給人類社會的挑戰。要想獲得一個人的數據,最根本的是掌控他的時間。現在各種APP應用軟件,都是數據收集器,它們首要任務就是吸引人們沉浸其中,因為數據量大小取決於人們在某個軟件應用上耗費的時間。我們的時間都去哪了?都歸於數據了。一個平臺發起一個活動,每人推薦幾本對自己人生產生影響的、值得推薦給別人的書。突然發現,這個並不容易。因為,這裡面有兩個“微粒”,一是對自己人生產生影響,一個是值得推薦給別人。你會發現,也許真的有一本書影響了你的人生,但它不一定值得推薦給別人,因為,它可能就是屬於你自己人生的獨有痕跡。數據的價值就是人生的價值,你的人生價值體現了你獨有的數據“微粒”。這個“微粒”的價值也許只適合你。

在整個人類發展歷史上,從來沒有像我們今天這樣,肩負起對自己如此重大而孤獨的責任,我們要為自己的一切數據負責,這才是微粒社會對當代人的真正挑戰。一個人數據的價值,就是人生的價值。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那就對自己的數據負責。正如一句詩說的,天空沒有我們的影子,但是我已經飛過,因為,數據就在那裡,永遠不會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