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籍80後“鬼才導演”的追夢記

本報記者連線電影《最美逆行》導演邢博,為您講述——

衡水籍80后“鬼才导演”的追梦记
衡水籍80后“鬼才导演”的追梦记
衡水籍80后“鬼才导演”的追梦记衡水籍80后“鬼才导演”的追梦记

4月26日,由衡水籍80後“鬼才導演”邢博擔任導演的反映支援湖北醫護人員抗疫故事的電影作品《最美逆行》正式開機。這是邢博迴歸主旋律的一大力作,電影自籌備之日起便引起了多方關注。作為家鄉媒體,本報記者第一時間與邢博取得了聯繫,聽他講述自己的追夢記……

“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

邢博生於1983年,童年和少年時代,他的生活軌跡一直在市區人民路、報社街、中心街一帶。說起小時候的經歷,邢博總是說:“從上幼兒園起我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

他的父親邢建中至今還記得邢博幼兒園老師對他的評價:“這個孩子可逗樂兒了,教他拼音、識字、做算術,他既不聽也不看,只管自己玩自己的,倒也不打架不搗亂……”上了小學和初中,邢博的學習成績一直處在班級後幾名並且嚴重偏科,初中畢業後去了一所私立中學就讀。

高一的第一個學期,邢博的語文老師將他的作文《大雪無痕》交給了校長,作文寫得很出彩,校長建議在各班傳閱。但老師和校長很快發現,“這個小子除了作文這一手絕活兒以外,別的科目一塌糊塗。”

更糟糕的是,邢博不知道哪一天迷戀上了電影,偷偷郵購了《電影大詞典》《獨立製片人》等大部頭的專業詞典和專業教科書,還沒日沒夜地寫起了小劇本,搞起了電影策劃,一些當紅影星都被他對號入座“安排”了角色。更讓老師和家長煩心的是,邢博好像著了魔一樣地一遍遍看“三言二拍”及《儒林外史》和《水滸傳》,還想嘗試著把《儒林外史》改編成獨立成章的電視劇。

老師們找他談話,勸他好好學習,他卻擲地有聲地對老師們說:“電影將是我一生的夢。”

五年復讀十年追夢

邢博執著於追逐電影夢想的過程,雖有一腔熱忱但道路十分曲折,這其中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艱辛只有他自己最能體會。

為了追尋電影夢,邢博連續五年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但是每年都是一試二試順利通過,到了三試就被刷下來。復讀到第三年,他在被上海一所高校錄取且報到入學的情況下,為了再考北影而退學,接著又是連續兩年復讀。復讀期間,饒陽中學、衡水十三中、衡水二中都曾留下他苦讀的身影。

五年復讀的煎熬,足可以摧毀任何一個意志堅定的考生。在心理承受能力接近極限的第五年,邢博依然沒考上北影,他不得不暫時放棄“電影夢”,選擇了“有學校就上”的出路,那年他到了衡水學院分院英語專業就讀。雖然在他自己看來當年學習英語是“無奈之舉”,但是學英語的這個經歷卻讓他受益匪淺。

在英語專業學習期間,邢博經過層層選拔,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英語翻譯志願者,並最終成為了奧組委新聞委英語組三組組長,他在奧運期間的誠實工作和良好的協調能力引起了有關領導的注意和表揚。學習英語的經歷後來也為他2011年執導由歐美演員主演的實驗電影《邂逅》排除了語言障礙。

學習英語的同時,邢博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電影夢。大學三年的時間裡他自學閱讀了大量的電影理論書籍,創作構思完成多部電影劇本。他大學即將畢業時,恰逢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業面向全國招生。邢博就抱著破釜沉舟的信念,又一次來到了北京電影學院參加藝考。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這一次,北京電影學院不再是他的滑鐵盧,經過整整10年的努力,邢博終於走進了中國唯一、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專業電影院校的電影導演專業課堂。

“鬼才導演”屢獲大獎

在電影學院學習的幾年裡,除了如飢似渴學習專業技能,邢博還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先後拍攝了眾多微電影、廣告以及音樂MTV,多部作品被特邀參加各大國際影展,數次獲得國際電影節的獎項。他還受邀參加全球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柏林國際電影節,曾榮獲香港國際電影節第五屆亞洲電影大獎以及亞洲年度新銳導演獎,還曾獲得香港國際電影節第五屆亞洲電影大獎短片最佳導演獎。

幾年後,懷揣著北京電影學院本科畢業證及導演學學士學位證書的他,先由電視廣告的編導助理幹起,靠拍微電影、廣告以及音樂MTV歷練身手,再到獨立執導院線電影。兩年內他又獲得了巴黎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澳門國際電影節、第十八屆大學生電影節、中國國際微電影節、紐約國際電影節等電影節的最佳影片提名;從業第四年,他就已經成為了亞洲電影投資基金會(HAF)的項目扶持計劃人,成為了上影集團青年導演扶持計劃人和上影集團簽約導演。

百度百科上“邢博”的詞條這樣說:“導演邢博,中國內地80後新銳電影導演的傑出代表,中國第八代電影導演代表人物。”作為目前華語影壇人氣旺盛的商業片導演,邢博曾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執導了5部院線電影,成為目前為數不多的高產量高品質商業片導演之一。在2014年,邢博憑藉驚悚片《封門村》立足國內類型片市場。隨後又拍攝了《詭影危機》《隔壁驚魂》《夜闖寡婦村》等一系列驚悚影片,憑藉這些電影作品獲得觀眾和業內的上佳口碑,被眾多媒體讚譽為中國內地80後“鬼才導演”。

作為中國第八代電影導演傑出代表人物,邢博的電影作品獨具個人風格。除了專注於懸疑驚悚片創作外,邢博極具創新的創作理念也開闢了電影的全新喜劇風格。其執導的《我要上“頭條”》突破常規喜劇電影的陳舊套路,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視聽效果。

在連線的過程中,邢博坦言:“我從小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優秀學生,後來做上了電影夢,我就認準一條路一直往前奔,最終如願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其實導演沒想象中那麼神秘,這一行也許更像是當木匠,要想幹好,首先要熱愛到痴迷的狀態,再就是腦子裡要不斷構思‘傢俱’的新款式,剩下的就是付出努力把活兒幹漂亮。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區別也許就在於選擇的行業不同。”

致敬家鄉68位最美逆行者

《最美逆行》是邢博迴歸主旋律的作品,描述了廣東支援湖北醫護人員以及廣州、武漢的高鐵乘警們在本次疫情中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疫情之下沒有旁觀者,以鍾南山院士為代表的醫務工作者衝在一線,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我有信心也必須把這部電影拍好。”

因為影片是抗疫題材,一段時間以來,邢博時刻關注國內以及家鄉疫情的變化。他請記者代他向家鄉父老問好,特別要向68位衡水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致敬:“咱們衡水人有韌勁,困難面前絕不會低頭。這次雖然以廣東的醫療隊隊員為原型拍攝電影,但是家鄉的68位逆行者同樣是最美的人,他們身上同樣具有無私無畏的人間大愛。”

連線即將結束時,邢博深情地說:“我是從衡水走出去的,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為我們衡水的經濟、文化教育傳媒事業做些事情。最後祝願我的家鄉越來越美,家鄉人民越來越幸福……”

本報記者 劉曉菲 實習生 王雪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